大約在公元1017年北宋年間,
有一名躊躇滿志的古代青年人,
他的名字叫柳永,
在宋真宗天禧元年時進京城趕考。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變,字景莊。
他沒有為我們留下太多的生平記載,
以至于現在也不知道他確切的生卒年月。
我們現在只知道他大約在30歲時便告別家鄉,
到京城求功名。
詩書滿腹,學富五車的他,
幻想著未來會有一番大作為。
憑自己的才華他相信自己一定會金榜題名,
可是造物弄人第一次考試沒有考上,
他不在乎只是長袖一揮輕淡的一笑,
因為他的家族都是朝廷的大官,
父親、哥哥已經給自己做了很好的榜樣。
填詞道:“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
等了5年,第二次開科又名落孫山。
這回他忍不住發了牢騷,
便寫了那首著名的《鶴沖天》,
詞中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把寫詩填詞的才子說成是不當官的公卿宰相,
白衣,是表示平民的身分。
他又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認為做官是“浮名”,還不如喝酒、唱曲。
沒想這首詞被當朝皇帝宋仁宗牢牢地記住,
在發榜欽點時看到柳永的名字,
宋仁宗御筆一揮批注:
“此人風前月下,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詞。”
宋仁宗也應該屬于柳永的粉絲,
但他卻給了柳永致命的打擊 。
宋仁宗的這一筆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柳永一介窮書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來源,
只有賣詞為生,
從此柳永流落在煙花酒巷,
倚翠偎紅,寄情子秦樓楚館。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
生活潦倒的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
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
在“淺斟低唱”中尋找寄托。
因為皇帝說過讓他“且去填詞”的話,
所以他自稱“奉旨填詞”,
并且是開天辟地第一位專職詞人,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皇帝欽點詞人,
也是專門為妓女作詞的第一人。
柳永在《鶴沖天》詞中說:“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
意思表達的是沒有在政治上飛黃騰達,
怎能不盡情狂蕩呢?
他又說:“且憑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
意思是就這么過著尋歡逐樂的浪蕩生活里,
青春的日子是只有短暫的一會兒的。
這表明柳永功名失意之后,
采取了一種玩世不恭、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
因而沉迷于風月場中,
他的詞在描寫妓女時便經常流露出淫靡頹廢的情調。
由于長期處身下層社會,
出入秦樓楚館,
與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婦女朝夕相處,
所以了解她們詞中表現的感情傾向同情多于玩狎,
其中也有反映他企圖從妓女中間尋覓知音和慰籍的詞句,
對妓女確實表現了一往深情。
柳永并不能如晏、歐那樣身居高位,
養尊處優有蓄妓自娛的條件。
如《憶帝京》詞說:“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這是對妓女說的,
意思是你使我永遠地牽掛在心上,
但我沒法和你長在一起,
辜負了你的千行眼淚。
還有《蝶戀花》詞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意思是我瘦得衣帶都松了,
但不后悔為了她我不顧惜自己形容憔悴。
他寫婦女不著重在對外貌神情的描摹,
而往往在刻畫內心活動方面用力。
寫出她們的柔情密意,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之心。
生活的壓力生活的體味,
皇家的冷淡使他一心去從事民間創作,
柳永有時還為自己飄流不定,
違背了比翼雙飛的誓言而感到悔恨交加。
并且由于經常交往,
他對妓女的處境和內心都有所了解,
聯系自己的失意潦倒,
不免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
柳永的《集賢賓》詞也描寫她們向往“和鳴偕老”的愛情,
希望擺脫“斂翠啼紅”的悲慘生活。
但作為一位受歧視和排擠的失意文人,
對那些色藝俱佳而又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女性,
往往懷有深切的愛憐和同情。
稱贊他們,“心性溫柔,品流詳端”,
“交談閑雅”(《少年游》)。
正由于這樣,
柳永這些歌詞廣泛傳唱于宋元時期的歌妓之口。
當時民謠說“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就說明柳永的“粉絲”到處都有,
正統的文化人不太喜歡柳永,
然而,柳永的粉絲卻是歷史上,
最狂熱最忠誠也最具規模的“粉絲”。
柳永生活在宋初太宗、真宗、仁宗三朝,
社會相對安定,在農業、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
商品經濟空前繁榮,
出現了許多商業都市,
東京(開封)、成都,興元(南鄭)、杭州、明州(鄞縣)
廣州等大都市都十分繁華。
我們看,在柳永的筆下,
有巍峨的宮殿:
“連云復道凌飛觀。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蒨。翠華宵幸,是處層城閬苑。”(《傾杯樂》)
有熱鬧的街市:
“九衢三市風光麗,正萬家、急管繁絃。鳳樓臨綺陌,嘉氣非煙。”(《看花回》)
有熙攘的游人:
“路繚繞。野橋新市里,花銥枝好。引游人競來喧笑。”(《小鎮西犯》)
有喧闐的鼓樂:
“風暖繁絃脆管,萬家競奏新聲。”(《木蘭花慢》)
還有清明踏青、中秋賞月、元宵觀燈,真是五光十色。
北宋城鎮的發展繁榮和社會的富庶,
首先在柳永詞里得到較為突出的表現。
《笛家弄》詞寫汴京的清明時節的盛況,
太平時間長了物產豐富人民安樂,
小孩只知道唱歌跳舞老年人也沒有見過戰爭,
所以一個節日接著一個節日,
各有游覽觀賞的內容,
這種情況在柳永的詞里得到了大量的反映。
“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
這是寫:有坐著船在水上游戲的,有在野外擺宴的,
池塘的水好像染過一樣碧綠,
堤岸上的樹木房舍像彩繡一樣美麗,
“蘭堂夜燭,百萬呼盧,畫閣春風,十千沽酒。”
這是寫住在畫棟雕梁的高樓深遠里的人們,
有的在賭博,一賭就是百萬錢,有的在喝酒,
也是花上萬的錢去買酒。這都是都市的豪華生活。
他的《迎新春》詞又寫汴京元宵之夜的景象,
“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燃絳樹。”
千家萬戶,大街小巷,都點上花燈,婦女都出門賞燈。
在這類詞中,
柳永沖破小樓深院綠窗朱戶的樊籬,
把目光投向廣闊的大自然,
故境界闊大氣象高遠,
呈現出壯美的特色。
對都市生活的描繪,
尤以《望海潮》詠杭州最負盛名,
這首詞結合街市的繁華湖山的秀美,
江海的壯麗來贊美杭州的形勝和繁華,
柳永萬萬不會想到他的一首詞,
竟然會有了傾國紅顏的妙用。
歌唱錢塘自古繁華的《望海潮》,
引得金國名將完顏宗弼即《說岳》中那位金兀術先生,
擲卷興嘆誓要奪取宋室大好河山,
北宋因此而亡。
當時金國皇帝完顏亮,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戰爭,兩個民族間的血與火,
生靈涂炭,悲壯的抗戰和淪亡,
就這樣在閑談中添染風雅,
變得朦朧而古舊化作書本上輕飄飄的一頁。
柳永的《望海潮》是這樣寫的: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城里總是有歌聲有音樂與舞有月夜湖上泛舟的人,
湖山,花木,風物之清嘉,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時美景中生活的人們。
柳永是后來人們劃分出婉約派的當家,
但《望海潮》豪放婉約和豪放,
本來就是人生的兩個刻面。
柳永成名很早但人生卻是坎坷崎嶇的,
按當代人成功學說他的一生是失敗的,
沒有那個詞人可以這么郁悶的過一生,
卑微的混在妓女群里靠妓女們的資助才可以生活。
雖然柳永在1034年中了進士已是半百之年,
然后在各地做了些小官成了真正的宦游人,
長期遷轉徙調官場上也不得賞識,
詞作中盡是郁郁之意最后于客居中病逝。
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
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
在她們的主持下以青樓為主的民間,
搞了非常隆重的柳永遺體告別儀式。
有位名妓謝玉英北宋仁宗時,
色佳才秀最愛唱柳永的詞。
那一年柳永才高氣傲惱了仁宗不得重用,
中科舉而只得個馀杭縣宰,
途經江州,照例浪流妓家,
結識謝玉英見其書房有一冊“柳七新詞”,
都是她用蠅頭小楷抄錄的,
因而與她一讀而知心,才情相配,
臨別時柳永寫新詞表示永不變心,
謝玉英則發誓從此閉門謝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結識了許多江浙名妓,
但未忘謝玉英,
任滿回京到江州與她相會,
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
柳永十分惆悵在花墻上賦詞一首,
述三年前恩愛光景又表今日失約之不快,
最后道:“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善賦,試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
謝玉英回來見到柳永詞,
嘆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
就賣掉家私趕往東京尋柳永。
幾經周折謝玉英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柳永,
久別重逢種種情懷難以訴說,
兩人再修前好謝玉英就在陳師師東院住下,
與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來柳永出言不遜得罪朝官,
仁宗罷了他屯田員外郎。
死的時候很凄涼棺木寄放在鎮江的寺廟里,
一說葬在棗陽縣的花山,
由于他沒有家室與后人,
妓女們每到清明節遠近許多人帶著酒食,
在他的墓地祭奠飲宴,叫做“吊柳會”。
謝玉英痛思柳郎,
哀傷過度兩個月后便死去,
陳師師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柳永雖然一直為不能出仕而苦悶,
但也許是宋仁宗看人更準,
柳永就是一個適合在風月場中混的人,
并且把詞引入了一個在當時社會是另類的領域,
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經了歷史的風雨柳永這個沉迷于愁苦,
不思解脫的詞人卻逐漸走入了現代人的心靈。
柳永之詞作確多為男女情事的歌妓詞,
《全宋詞》收錄柳詞212首。
其中歌妓詞是149占全部詞作的7成,
這些200多首詞作中詞牌120多個,
大部分是前所未有為柳永自度所創,
從形式上看柳永的貢獻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擴展為慢詞。
翻檢一下《樂章集》,
與唐五代詞同調名的詞作不少,
但篇幅卻長得多,如《定風波》,
在敦煌曲子詞中是六十字的小令,
柳詞“自春來慘綠愁紅”已衍為一百字的長調。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
他精通音律又熟悉民間新曲,
科場失意宦途坎坷,
使柳永以畢生的精力從事詞的創作,
他對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后來改名永才在景祜元年(1034)考中進士,
做過睦州推官,
定海曉峰鹽場鹽官、余杭縣令、屯田員外郎等小官。
詞從晚唐以來主要作為娛賓遣興的工具,
其內容總不出男歡女愛離別相思。
北宋前期詞壇文人填詞大致承襲唐五代花間詞風,
而以晏殊、歐陽修為盟主,
與晏、歐幾乎同時詞壇上異軍突起,
出現了以柳永為代表的“歌者之詞”,
蹊徑另辟從詞的內容、表現手法到語言風格,
都令人耳目一新,給文人詞輸進了新鮮血液。
盡管柳永難免媚俗但較之歐陽修,
晏殊等婉約派他才是更直接,
更坦率也更接近百姓。
原先很有錢的家伙偏偏得罪皇帝自稱“奉旨填詞”
逍遙人間戲煙花:“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一生沒有成家,卻有很多女人為他迷癡,
死后還是風塵女子們為他作的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