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消息:打虎親兄弟,背詩四胞胎超萌!點開視頻,哇塞,四個娃又聰明有萌,讓人艷羨不已。
人民日報刪除了這條微博(原因下面說),好在@揚子晚報還有相關內容,趕緊截圖。
本來,看完視頻美媽就準備刷下一條,結果突然看到了這么條評論:
似乎另有隱情,突然覺得該好好扒一扒。趕緊定位2016年1月11的《暖暖的新家》,下面是這期節目的視頻,總計一小時。
節目開始,四胞胎亮相,“龍嘯翰霖”四字也體現出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期望。
接下來就是常規的煽情套路,懷孕之兇險、養育之不易!
最后進入正題,家里人多空間少,希望節目組和設計師幫助改造裝修,改善居住環境;
而設計師看到這家人的窘境,毅然決然的接下任務,并且給出了一個60平米7人住的裝修方案。
其實看到這里,美媽覺得一切都很正常,滿滿的正能量啊。唯一的疑問是為什么是7個人,是節目組出錯了嗎?
當然不是,多出的這個人是她↓↓↓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不認真,節目都進行接近一半了,我都沒有發現提起過這個姑娘,首次出現也是類似全家福的性質,那么她到底是誰?
節目進行到31分鐘,正當設計師討論裝修方案時,圖片中的小姑娘出現了,而節目組打出的字幕是不!速!之!客!
但是在后面美媽了解到,這是四胞胎的姐姐。
是的沒錯,這是姐姐,自始至終都沒有被提到的姐姐,一直以為這個家庭只有四個孩子!
接下來這段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原來3室的房間被改成兩室,姐姐的房間被取消了;而作為家庭成員之一的姐姐,自然想要了解自己以后住哪。
然而設計師并沒有回答姐姐的疑問,一直以自己是設計師倨傲,甚至最后直接尥蹶子走人。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這里附上姐姐和設計師起沖突的視頻。
后面姐姐的一段采訪讓人心疼:“看到房子的時候,我心里的想法是,不管再怎么小,哪怕是個儲物間,都能放下一張床,能讓我在這個家還有一張床的位置,就夠了……”
不難看出,姐姐在家都不怎么受一家人待見,之前雖然有個獨立的房間,但是一大半地方都被當做了儲藏室;自己孤獨無助的時候,只能跑到公交站臺數車;四個弟弟可以學跳舞、樂器,而她卻只能自己勤功儉學賺學費。
撕開華麗的外表,看到的真是不堪入目。
繼續看節目,到了收房的日子,自然是各種“哇,哇,哇”,廚房大了、洗手間方便了、吃飯桌大了、客廳也能當跳舞廳了,就連媽媽也能有自己的化妝臺,那姐姐的房間呢?
節目組立下了一個大大的flag,難道是個大驚喜?最后答案揭曉:我們從廚房辟了個空間,給姐姐當房間?
裝個隔板,安上一個放在書房的單人隱藏床就能當房間了,你們仿佛在逗我笑!
這么說起來,廁所是不是應能辟出一塊當房間?怎么不敢采訪一下姐姐的心情?
當然,設計師也給出比較“合理”的解釋:這是動態設計,因為姐姐以后可能要出去租房住。原來讓姐姐睡廚房就是動態設計,你真當大家都不懂設計可以隨便忽悠?
所謂的租房也是委婉的說法,其內心可能是姐姐總要嫁出去,給她獨立房間太浪費了吧?
簡直可笑,美媽娘家的房間一直都在,母親也一直收拾的干干凈凈好嗎。
節目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好想了解這家人的后續生活。
于是我在微博上找到了@深圳四胞胎的微博,結果發現在這個家庭中,爸爸才是大BOSS!
首先是政治思想方面,拿著國家的補貼和社會的資助,卻在微博上發布大量反動言論:
似乎是被曝光了,這個爸爸在一天之內緊急刪除了數萬條微博,真的不嫌累啊!
其次就是對女兒的態度,雖然沒直接說出來,但是其一言一行透露著重男輕女:
姐姐22歲被逼著結婚,就連房產也只想留給兒子。
不僅是對女兒,對媽媽也是:
這是節目上一個片段,媽媽蹲在廁所里洗衣服,那么爸爸在哪里?家務只能由女人做?
最后這點更可怕,這個家庭似乎還有一個女兒,但是在所有節目中,都沒有被提過。這女兒哪去了,是被送人了還是被賣了?細思極恐!
現如今四胞胎參加各種節目、比賽,連帶著爸爸媽媽都風光無度,而姐姐只能永遠當幕后,默默奉獻……
如此奇葩的家庭觀,如此可怕的父親,媽賣批已經無法形容我的心情了!
呵呵!
明天我的同事Mason將會發送一篇深度分析,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