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上熱搜的“殺妻冰柜藏尸案”7月5日迎來二審宣判,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人朱曉東故意殺人上訴一案,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審對朱曉東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判決,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去年8月一審的時候,朱曉東就已因殺害妻子楊儷萍并藏尸冰柜三個月多月而獲判死刑,但近一年來,朱曉東的家人上訴請求從輕處罰,才使得這件案子始終被媒體聚焦。
“殺妻冰柜藏尸案”案情回顧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到相關的報道,這一案件發生在2016年10月17日。
29歲的朱曉東與妻子楊儷萍原本感情甚篤,2015年12月31日登記結婚。但在步入婚姻幾個月后,朱曉東就開始婚內出軌。第一段婚外情被妻子楊儷萍發現后,朱曉東寫下了保證信,發誓會和對方斷絕關系。2016年8月,朱曉東再次出軌。
其實自結婚以來,兩人因朱曉東出軌而引發的矛盾一直存在,常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發生爭執,還去過民政局離婚,最后沒離成。
2016年8月,朱曉東通過網購的方式買了6、7本關于死亡現場、死亡啟示之類的書;9月中下旬,朱曉東購置了冰柜;10月17日殺害妻子并藏尸冰柜后,11月朱曉東購買了一個攝像頭,安裝在冰柜對面的墻上,時刻監視家中的動靜。
在動手前,朱曉東哄騙妻子楊儷萍辭職,這樣在他動手之后,就可以不那么快被同事發現楊儷萍遇害的事實。之后在一次爭執中,朱曉東死死掐住了楊儷萍的脖子,導致楊儷萍機械性窒息死亡。
看到楊儷萍被自己掐死后,朱曉東沒有選擇報警也沒有撥打120試圖挽救,他只是靜靜地看了三個小時,然后將自己妻子的尸體放進了冰柜。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殺害楊儷萍之后,朱曉東竟然若無其事地繼續生活。他不僅和平時一樣每天下樓遛狗,還以妻子的口吻通過手機和其家人朋友保持聯系,偽造楊儷萍還活著的假象。甚至,他還通過轉賬、透支楊儷萍信用卡的方式獲得人民幣近15萬元,供自己揮霍,喪心病狂到用楊儷萍的身份證到酒店開房與異性約會。直到楊儷萍父親60大壽,要小兩口回家參加生日宴會,朱曉東才自知瞞不下去,在父母陪同下自首。
嫌犯朱曉東母親:
他還是小孩,下手后害怕了
而東窗事發后,朱媽媽是這樣評價自己兒子的:
朱曉東是個小孩子、也是乖寶寶,膽子很小,話很少。
對于自己兒子殺了楊儷萍這件事,朱媽媽認為:
我兒子現在這樣,我也難過。再說這個事情,他是無意的,他是失手的,他也難過,要知道這是他最喜歡的老婆啊。這個事情確實是我兒子不對,下手了馬上報警搶救,他是害怕呀,他也是小孩,也沒經歷過什么事情。
朱曉東已經29歲了,婚后出軌,處心積慮的殺了自己的妻子,藏尸冰柜,卻仍舊是朱媽媽眼中的“乖寶寶”。據楊儷萍父親介紹,案發至今,朱曉東家人從未聯系過自己,也從未表達過歉意。
楊儷萍的尸體被發現時,由于長期低溫冰凍,渾身呈紫紅色,皮膚干裂,身形蜷曲,干瘦得不成樣。而縱情聲色的朱曉東在聽到自己被宣判死刑時,卻認為判刑過重,法院忽視了自己的自首情節,并在宣判當天下午就提出了上訴申請。
他殺妻藏尸冰柜,但他都自首了啊,他下手后就害怕了,你們就不能放過一個膽小的才29歲的乖寶寶嗎?
我們不能。
泰國墜崖孕婦婆婆:
你又沒死,為什么報警,抓我兒子?
和“殺妻冰柜藏尸案”中朱媽媽一樣,認為自己兒子是乖寶寶的還有這位母親,泰國墜崖孕婦的婆婆。
王女士懷孕3個月,和丈夫俞某去泰國旅游。在烏汶帕登國家公園的懸崖前游玩時,俞某將王女士推下了34米的懸崖。大難不死的王女士被救起后,俞某威脅王女士不許說出真相,否則就殺了她。
好在王女士在重癥病房蘇醒后,巧妙機智的向警方說出了實情:丈夫無心工作,之曾有案底,沉迷賭博和游戲,背負巨額賭債。當日是丈夫推自己下懸崖,很可能是想殺死她后,用她的財產還債。
而當警方抓捕俞某后,俞母只來探視過王女士一次,不僅絲毫沒有表達歉意,甚至還希望王女士可以對警方說謊,包庇她兒子,謊稱是王女士自己摔下去的。
在被王女士拒絕后,俞母惡毒辱罵王女士及其家人,并稱:“你又沒死,為什么報警,抓我兒子?”甚至企圖將殺人的罪名推諉給俞某的紋身,宣稱是小惡魔紋身驅使的俞某殺人,讓律師想辦法做無罪辯護。
俞某親手推自己懷有三個月身孕的妻子下懸崖,在他母親眼里卻是“無罪”。不僅毫無歉意,還指責王女士小心眼,甚至荒誕的認為是紋身殺人。全天下都有錯,只有她的兒子是清清白白無辜“無罪”的。
被震碎三觀的網友只好感慨道:有這樣的媽,養出一個殺人犯兒子不足為奇。
盲目溺愛,糊涂家長還要毀掉多少孩子
朱媽媽和俞母式的家長并不少見,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會犯錯,自己的孩子全天下第一乖,調皮搗蛋是可愛,偶爾撒謊是機靈,為了孩子的幸福,她們可以與全世界為敵。無論孩子想要什么,都無條件地順從滿足。
這不是偉大的母愛,這是盲目的溺愛。
盲目溺愛的后果就是會造成孩子的自我為中心,他會漸漸認定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整個世界應該是圍繞著自己而運轉的,自己的感受和幸福大過一切,任何人都不該違逆自己。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在家中被盲目溺愛的孩子一旦走入社會,就會發現自己不過也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枚路人,這樣的心理落差又有幾個孩子能接受得了?
接受不了的孩子,要么走向自暴自棄的極端,變得憤世嫉俗、不愿與人交往;要么走向拼命報復的極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侵害他人的正當權益。到頭來,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他人。
沒有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愛亦有度,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自私貪婪、眼中只有自己的人,教會他控制自己,擺平心態,正確地去認識這個世界。
不要讓你的糊涂和盲目溺愛,毀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