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是2020年,但是依然有人會通過暴力教育孩子,近日網上就流出一段小女孩在家被打的視頻:
視頻不長,但是小女孩被大人連續打了9巴掌,臉部、手部、背部都被波及到,力氣之大甚至把孩子拍到3次,拍攝者稱還能聽到巴掌的聲音,對此他非常生氣,覺得孩子這么小不懂事很正常,不能這么教育。
打人者是媽媽,原因是不好好吃飯
該視頻出現在網絡后,立馬引起了當地市民政、婦聯的關注,并且當天晚上10點找到了當事人。據了解,視頻中的兩人是母子關系,女兒目前只有3歲。事情發生在當天下午的6點,打孩子的原因是她沒有好好吃飯。
幸運的是,雖然小女孩被打的挺重的,但是并無大概,背部稍微有點皮外傷,精神正常。相關部門也已經聯系了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回家,并且對打孩子母親進行了批評教育。
打罵教育,帶來的只有“惡”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用暴力去解決,然而這么做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
1.孩子容易自卑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比較順從,這是因為他們害怕被毆打,迫不得已變得很聽話。長此以往,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不小的損傷,變得非常自卑,有些孩子甚至走上了自暴自棄的道路。
2.孩子脾氣暴躁
孩子有著極強的模仿力,所以如果在家里總是被爸爸媽媽打,那么在外面就可能打其他孩子。而這種暴力性格一旦形成,那么就很難改掉,并且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他們會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性人格。
3.孩子容易撒謊
不少家長一發現孩子犯錯就打罵他,久而久之孩子為了不再被打就會撒謊,因為只要說一句謊話就能免受打罵。然而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去掩蓋,所以孩子會逐漸養成撒謊的習慣。
4.孩子性格懦弱
經常被打的孩子,會對家長產生恐懼感,不敢接近。家長無論讓他做什么的,他都無條件服從,不管這件事情對與錯。而在這種絕對服從的環境下長大,孩子的性格會變得非常懦弱,未來比如社會也容易被欺負。
5.孩子容易固執
經常打罵孩子,不僅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還會導致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為此不少孩子會故意搗亂、反抗,你想讓孩子往東他偏要往西,反正就要惹你生氣。另外還有些孩子越被打越不愿意認錯,并且還會有離家出走的情況。
已經習慣打罵教育,該如何調整
有不少家長反應,自己性子比較急,也已經有兇孩子的習慣了,那么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改正呢?
1.保持平常心
每個人都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當非常生氣想要責罰孩子的時候,不妨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被父母打罵后的心情,并且考慮一下這么打罵孩子到底合不合適,然后等到心情平復之后,在處理孩子的事情。
2.要多多學習
沒有一個人天生會當父母,必須要經歷一個摸石頭過河的過程,而在這期間,家長們就要努力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并且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育兒方法。切記千萬不要照搬別人的育兒經驗,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發展都不一樣,教育方式也會有所區別。
3.想辦法合作
現如今的孩子大多比較早熟,自我意識比較強,所以他們大多不喜歡被命令,而是希望能和家長合作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游戲、或者探險等等。所以要改變說話方式,用比較溫和的方式引導孩子。
4.要熱愛生活
如果家長不熱愛生活,總是被一些小事情所困擾,那么情緒就會比較差并且會把這些負面情緒帶到教育孩子中。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會熱愛生活,積極面對困難,這樣才能教育好孩子。
5.拋開壞情緒
在教育孩子之前,我們要先確認自己的情緒怎么樣。如果你現在心情不好,或者有負面情緒,那么就先不要去和孩子接觸,而是等到調整好情緒之后,再去教育孩子。
6.教育要統一
有些家長一天一個想法,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不知道到要做什么,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懷疑或者是自相矛盾的感覺。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統一,尤其是要其他家庭成員通氣,不要你在教育而奶奶卻在旁邊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