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惠農圈,已獲取原創授權
2020年,國際大米的價格已經接連三次大漲,亞洲的大米出口國,因受物流的限制和為本國安全考慮,并沒有太多的大米出口,目前也只是泰國的大米大量出口,但價格卻直線上揚。4月6日,泰國的大米已經漲到了564美元/噸,超過了2013年來的最高水平,而目前米價還在上揚,4月10日時就漲到595元每噸,同比上漲了163美金/噸。
印度作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最新消息是繼續“封國”,延長到5月份,這就意味著稻米無法進入國際市場,而越南也限制了出口,本月只限制在40萬噸內。
一、國內米價升溫
因受國際的影響,不少民眾都有屯糧的意愿,很多網友購買了幾百斤大米,并將其拍照上傳。從3月31日開始,江蘇、安徽等地的粳稻就開始快速漲價,到廠價為1.25元每斤,出米率為70%,而在4月第一星期,價格就已經上漲到了1.4元每斤,這是非常罕見的長速。
也正因此,東北的大米也紛紛提價上漲,米企也在紛紛尋求糧源,并拿出高價收購,不過很多貿易商們也坐地起價,抬高大米的收購價。盡管超市大米價格提升,但大家的購米熱情還是高漲。
不過隨著企業的開工率漲至100%,大量的新大米問世,從而讓百姓的需求得到滿足,稻價的上漲趨勢也受到影響。但糧油企業以及粳米的期價都在上漲中,短時間的資本市場熱情很高。
二、稻米投放加大
其實我國的稻谷一直比較充足,從2017年開始就已經在去庫存,主要還是庫存量太大,2019年的稻谷庫存量高達1.75一頓,消費比多達86.2%,遠大于國際的17-18%,直白點說,臨儲庫存量足以滿足全國人1年的食用需求,而我國每年的稻米消耗量也才1.58億噸,可以說每年都有大量的結余,甚至還轉為飼用,2019年的大米出口量也達到了275萬噸。
截止到3月底,中晚稻的收購量為7743萬噸,而粳稻的收購量為4594萬噸。而在4月10日,國家發布了一個新公告,在4月17日時,將會增加粳稻的拍賣工作。早在3月底粳稻的托市就已經結束,僅僅17天就啟動陳粳稻的拍賣,這是非常罕見的一幕,而在2019年粳稻5月21日才拍賣的。
17日拍賣的稻谷為217.2萬噸,相比前一周來說,投放的數量提升了97萬噸。此次的拍賣,將會穩定國內的稻米價格,讓稻谷的行情能夠降溫,恢復到3月份的價格,畢竟我國并不缺少稻米,價格沒有上漲的支撐點,2019/20年的庫存量還很大。
目前國內的早稻育秧率高達98.1%,除浙江外,其他地區已經基本結束,且如今的天氣比較好,適合早稻的生長,預計今年的行情依舊不錯。
很快天氣就要全面轉熱,濕度加大,大米很難保管,因此民眾盡量別去囤積大米,不然很容易就會壞掉,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