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農(nóng)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少有人再用上柴火燒飯,畢竟燒柴火比較費時間,且木材也不是那么好找,大家通常都會用上煤氣或天然氣烹飪飯菜,比較方便快捷。只是在春節(jié)來臨時,很多家庭蒸饅頭、包子還會燒上柴火。其實在過去,柴火燒飯在農(nóng)村比較多見,大家也要去山林中砍柴。砍柴的木頭也有講究,需要尋找易燃的樹木,如果是大樹的話那就沒必要了,如果樹上尖刺比較多,也沒多少人會選擇。今天要說的這種樹,它的樹干上渾身都是刺,讓人看了生畏,其實它的名字就是蒙子樹,在以前可謂是一無是處,連砍柴都嫌棄,如今反而身價大漲,在木材市場上深受歡迎。蒙子樹是一種小喬木,其高度為2-15米,喜歡在河谷石壁上,葉片呈現(xiàn)卵形,葉背看起來很是光滑,長為5cm,寬在2cm左右,邊緣有鋸齒。在每年5月份迎來花期,花瓣為黃白色,花朵比較小,到了9月份時果實就會成熟,其顏色為黑色,為3-5mm。蒙子樹對溫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在長江以南的地方都能生長,而在云貴川比較多見,多出現(xiàn)在500-2000米海拔范圍內(nèi),樹干上的長刺比較多。在喜光的地方比較多見,也可以很好的耐陰,在溫暖的氣候條件下長勢更好,也能耐寒耐旱,對土壤沒有太多的要求,不過在肥厚的土地中長勢更好,生長速度相比更慢一些。樹干上的尖刺比較多,這一定程度上保護它們,讓其得以安靜的生長,也正因尖刺太多,農(nóng)民一直不愿意招惹。蒙子樹原本并沒有太多的關(guān)注度,它長得比較嚇人,也沒有什么特殊香味,除了刺比較多也沒什么不同。不過將其進行去皮后,再經(jīng)過打磨,其木質(zhì)色澤就會有所變化,由原木色轉(zhuǎn)變?yōu)榧t色,其質(zhì)感如同紅木一般。對紅木大家并不陌生,它的價值昂貴,一直是名貴木材的象征。只是它比較昂貴,因此在過去也被大量的砍伐,目前存量稀少,其色澤在家具中為極品。而蒙子樹的樹木卻有著和紅木相似的色澤,因此也引來了大家的圍觀。只是,蒙子樹并不能加工成家具,它的質(zhì)地相比之下更堅硬,樹形不是太筆直,一般會以彎曲形狀示人,很難加工成家具,只適合制作成小件的文玩或飾品,也會被加工成拐杖。因樹枝上尖刺多,它也被用來放手里擺弄,從而按摩手掌,備受文玩收藏者的喜歡。而在玩弄中,它的木材也會變色,磨到最后則會形成透亮紅潤的色澤。如今蒙子樹的價格也在持續(xù)上漲,一棵能賣出上千元,其文玩成品更是高達上萬。而它在加工時,需要先進行去皮才行,再進行打磨、鍍油,之后蛻變成成品。它的木材生長速度慢,很容易開裂,因此選擇合適的木材并不容易,也難怪它的價值這么高。【感謝您看到這里,大家能點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和【贊】嘛,謝謝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