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小滿。小滿,意指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俗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華南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征。在南方地區,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進入小滿以后,氣溫明顯升高,雨水開始增多,濕熱之氣交結,氣候悶熱潮濕,易導致人們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又易致濕疹瘡癤,膚痛膚癢。因此,小滿節氣是脾胃病和皮膚病的高發時段,此時養生應注重清熱健脾祛濕。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清熱祛濕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冬瓜、苦瓜、絲瓜、蘆筍、水芹、西紅柿、西瓜、梨、香蕉等蔬果不但清熱瀉火,還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蛋白質等。山藥、赤小豆、薏苡仁、綠豆、黃瓜、黃花菜、荸薺、黑木耳、藕、胡蘿卜、鯽魚等既能清熱祛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少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羊、狗、鵝肉類等。此外,小滿時節,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于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為四季二十四節氣中最多,所以,應及時適當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物質。故,該節氣的湯品也十分重要,宜淮山赤小豆節瓜豬腱湯、薺菜生姜魚頭湯、西洋參紅棗生魚湯,千斤拔雞腳湯等,這些湯品具清熱、養陰、祛濕、暖胃、溫補等功效。材料:涼瓜1個,黃豆50克,排骨500克,生姜3片。① 先用清水把苦瓜、黃豆、排骨、生姜洗凈;黃豆建議提前2小時泡好;③ 排骨切成段狀,把洗凈的排骨和雞腳放燒開水的鍋里焯一下,以便更好的去掉血腥味;④ 將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煮沸,沸后改文火煲1小時,調入鹽即可。赤小豆50克、淮山50克、豬腱肉500克、陳皮1/4個、生姜3片。功效:這款湯水適合孩子飲用,具有健脾開胃、利水祛濕的功效。芹菜胡蘿卜木耳炒肉絲:
材料:芹菜300克,木耳50克,胡蘿卜半根,豬肉150克,鹽適量。
做法:
1、木耳泡開、洗凈;芹菜洗凈、切段;胡蘿卜、豬肉切絲備用;
2、開火將油燒熱放入肉絲煸炒,后依次放入胡蘿卜絲與木耳翻炒;
3、再放入芹菜翻炒幾分鐘,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降壓降脂、益肝明目。
薄荷蛋餅:
雞蛋里加入少許鹽打散成蛋液,薄荷葉洗凈后撕片,紅椒洗凈切小丁。全部材料加幾滴香油混勻,熱油鍋倒入蛋液均勻平鋪鍋底,蓋上鍋蓋小火燜2~3分鐘至蛋液表面凝固,將蛋餅翻面,再燜1分鐘即可。① 先將薏米和綠豆用清水洗凈,然后用清水將薏米和綠豆浸泡隔夜;② 第二天,將浸泡薏米和綠豆的清水倒掉,然后將綠豆和薏仁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飲用水,用大火燒煮;玉米粒100克,枸杞25克、百合15克(鮮百合30克)。② 加入枸杞,泡開的干百合(如果有鮮的更好),再轉小火煮5分鐘即可。功效:祛濕健脾,玉米營養豐富,含鈣量可以和牛奶媲美;配以枸杞、百合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做法:將山楂去核洗凈,鮮馬蹄去皮洗凈,一起壓榨成汁,倒入杯中。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功效:具有滋陰開胃、利尿通便的作用,可用于不欲飲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