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丨寧語
在整個娛樂圈中,李健可謂是一股清流!
他是畢業于清華電子工程系的理工男,骨子里卻有詩人一樣的浪漫。
在最近的一檔音樂節目《一路唱響》中,李健又憑借金句“拒絕成都就是拒絕生活”,而登上了熱搜。
在節目中,他抱著吉他彈唱保羅·麥卡特尼的老歌,對各種樂其如數家珍,被譽為“樂器百科全書”。
他身上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寶藏等待被挖掘,每一面都讓人耳目一新。
47歲的他,身上毫無中年男人的油膩感,永遠幽默且儒雅。
連詩人余秀華也曾公開示愛說,夢中情人的最佳人選,是歌手李健。
李健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能俘獲一大批女性的芳心呢?
有豐富愛好的人,自帶愉悅感
周國平在《安靜》一書中寫到:
一個人要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只要你有自己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
而李健就是這樣一個,有愛好有情趣,在任何時候都感覺內心富足的人。
1988年,剛上初中的李健,受影視男主角和港臺音樂人的影響,覺得彈吉他“很帥很拉風”,便萌生了擁有一把吉他的愿望。
為了滿足他的愿望,母親硬是用兩個多月的工資,給他買了一把紅棉吉他。
從此,吉他成為李健真正的音樂啟蒙者,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1993年,上高三的李健參加清華大學的文藝冬令營,因一首《說句心里話》為高考加了50分,順利被保送到清華。
當時的清華,因為有高曉松、宋柯這些音樂才子的折騰,而流行起了彈琴唱歌撩妹的風氣。高曉松甚至還退學去組樂隊。
但為了讓父母安心,他沒有“不務正業”。
畢業后,李健找了一份“鐵飯碗”的工作。
直到校友盧庚戌找到他,說:“你還想不想唱歌,想不想一起唱歌?”
兩個人興趣相投,組成了校園民謠組合“水木年華”。
當年,他們僅憑借一首《一生有你》,就紅遍大江南北,而且榮獲最佳金曲獎。
但好景不長,2002年市場上流行喧囂熱鬧的音樂,而他則更喜歡做安靜的音樂,于是退出組合。
他有自己的原則和堅持:人生最大的罪過,就是為了混口飯吃委屈自己的志趣。
這種堅守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不迎合不妥協的處事方式,他做過不止一次。
有人曾問他,參加《我是歌手》的初衷。
他回答說:“我首先是為滿足自我表達的愿望,先悅己,而后才能悅人。”
有記者曾走進他的書房,看到一整墻的唱片和書,被震驚到了!
問他為什么讀這么多的書?
他回答說:
“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于狂妄。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越會意識到自己的匱乏。”
正如張德芬老師在《愛到極致是放手》一書中所說:
“一個內在豐富的人,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心力讓自己成長。
人在不斷充實自己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自得其樂的能量。”
他們充分尊重自己的愛好,也能“最大限度享受生活給你的一切”,這樣的人,內在自然豐盈。
內在富足的人,不貪戀外界誘惑
李健離開“水木年華”組合后,也曾過過一些清苦的日子。
經濟最落魄的時候,連隔壁賣煎餅的大媽都同情他。
但他從不自怨自憐,而是平靜地回憶說:“我過得挺好的,生活水平放低了,但溫飽無虞。”
精神上富足,能溫飽便已滿足。
一個人內心堅守的信念,低處時是考驗,高處時更見分曉。
消失很久的李健,直到2010年春晚,王菲演唱一首《傳奇》后,才又被大眾熟知。
一夜之間獲得眾多關注,令他無所適從,依然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靜地寫歌。
而讓他又一次爆紅的,是2015年參加了《我是歌手》。
之后,各種商演等帶著名利誘惑的工作邀約,紛至沓來。
但他都一一拒絕,甚至為了安心寫歌,飛到國外“避風頭”。
不讓名利損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沉浸于自己喜歡的事,內在堅強且穩固。
眾人視他為偶像,他提醒大家說:“成為偶像是非常危險的,我沒你們想得那么高尚。”
高曉松曾評價說:“我們身邊的這一波兒人都不是當初的模樣了,只有李健還是當年那個李健,陪在他身邊的還是孟小蓓。”
是啊,無論是對待事業還是愛情,他都深情且專一。
回望我們身邊,很多男性最被詬病的惡習,莫過于酗酒、賭博、出軌,甚至其他更嚴重的犯罪。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內在空虛。需要不斷向外抓取,去證明自己的魅力,去讓自己看起來更富有。
所以,那些思想匱乏,內在貧瘠的人,就很容易吸引那些破壞他生命能量的人事物。
如此,他就會永遠被一股內在的空缺感所追趕,停不下來。
但如果一個人本身充滿了正面快樂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會和他產生共鳴,被他吸引而來。
這是一個不斷吸引的循環,當你把幸福的源泉放進內心時,你本身就自在圓滿。
內心豐富的人,能體察他人感受
在關系中,女性期待的是感覺,而男性考慮的是目的。
他們不擅長表露自己的感情,覺得會降低自己的力量感,感覺自己會被操控、被馴化。
但其實一個真正能夠打開內心的男人,他才是有力量的。
他會柔軟地打開自己,去歡迎自己的另一半。
李健與妻子孟小蓓雖然沒有孩子,但他們“一生都在度蜜月”。
二人的相處方式,從孟小蓓的微博里就可以看出一二。
李健會對妻子說:“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否則只是無意義的留白。”
李健倚門看妻子整理茶室,問妻子“咱倆現在這個狀態打一成語?”
他自答:“袖手旁觀。”
言辭中的稱呼,每一句問答,都暗藏夫妻間的情趣,同時也飽含情意。
她喜歡詩情畫意的生活,他與她志趣相投。
同時,對他人的深情,李健也不回避,而是敞開的態度。
詩人余秀華曾給李健寫過4首情詩,包括《我喜歡你,李健》、《遠方的你》、《我們何以愛這荒唐的人世》、《我要拄著拐杖去和你相愛》。
外人覺得她是癡心妄想,對于李健也是種打擾。
余秀華只認為自己是自顧自地喜歡而已。
但她卻在《夜夜談》節目上,收到了李健為她錄制的視頻。
李健說:“在我看來,余秀華就是為詩歌而來,希望她永遠保持在云里寫詩,在泥里生活的狀態,也是現在作為我自我鼓勵的一句話。
我很喜歡她的詩,我更期待她未來的詩,永遠都是有機地,從土地里自覺生長,有生命力的詩。”
一段話充滿了善良和尊重,讓余秀華感覺到被看見,溫暖又不逾矩。非常難能可貴!
反觀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婚姻出問題,都是因為男性都相對理性,少了這種情感的共情和體貼的能力。
還記得之前爆火的“56歲自駕游阿姨”蘇敏嗎?
在她決定開啟自駕游之前,經歷了幾十年令人窒息的婚姻。
其丈夫是個自私的人,剛結婚時還會給妻子生活費,但后來除了養孩子自己花錢,其余疑一律AA,在家務上更是做甩手掌柜。
不僅經濟上受到限制,精神上蘇敏也遭受丈夫的百般挑剔。
無論是飯做得不好吃,還是孩子帶不好,她都會被罵一頓,好像她連呼吸都是錯的。
后來,蘇敏在網上火了,對于她在網上的抱怨,丈夫只覺得她是矯情。
養孩子的錢都是自己花的,怎么就沒盡到做丈夫的責任了?
我們曾以為,男性只要會養家,沒有不良嗜好,就是一個不錯的丈夫了。
但如今,也期待更多男性看到:現在的女性,她們更加注重伴侶對自己的精神滋養。
人在親密關系中,需要的不僅是金錢,而是身體、情感、心靈諸多層次,都需要得到呼應和同步。
如何成為一個內在豐富的人?
遇到一個能為你提供物質和精神滋養的人,固然是幸運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先成為這樣的人。
德芬老師說:“如果你是一個不斷修煉自己、內向反思的人,你也在逐漸擴大自己的內在空間,有更多的余地去包容對方,給對方他需要的靈魂滋養。”
該如何成為一個內在富足的人呢?
1、發展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沒有愛好和特長的人,容易把情感需求,放置在他人身上,要求對方來時刻安慰你討好你。
但每個人都可以有一些長久且正向的愛好,你在其中能獲得真正的享受,任何時候都能自得其樂。
當蘇敏阿姨走過大江南北,看多很多風景,交到很多朋友,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后,丈夫如何對她就變得沒那么重要了。
2、當關系感到痛苦時,學會修得自我圓滿
生活中有太多種情形會讓人感到痛苦,比如沒錢、失戀、離婚等。
你要學習的,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感到幸福快樂的能力。
當你覺得沒錢會讓你痛苦,你就學著讓心靈在沒有錢的狀態,也能夠快樂的境界。
這種轉變確實不容易,需要很多療愈方法的協助,才能讓你去創造自己生命的起價。
但這種做的好處是,你內在真正的快樂、自由,從不會被任何人事物奪走。
無論外界發生什么,你都能沉著應對,維持自己內心的喜悅。
雖然艱難,但卻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