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8周年:這個比“梅婷”更幸福的女人,終于被曝光了......
前些天,微博上一個#國產愛情片不會談戀愛了#的詞條高掛熱搜。
因為最近層出不窮的“愛情爛片”,一次次沖擊觀眾的底線。有了這些“爛片”對比,更能突顯《父母愛情》這部劇的經典。作為一部評分高達9.5分的好劇,許多觀眾在劇荒時總會將它翻出來再看一遍。初看這部劇,因為主角是安杰,所以習慣代入她的視角去體驗劇情。直到最近重溫,我發現作為女性,安欣身上卻有更大的魅力。而這份美,源于安欣跟歐陽懿之間,那份浪漫的相許之愛。故事發生在動亂的年代,安家因為被扣上“資本家”的高帽,整個家庭舉步維艱。而安欣更像個懂事的姐姐,風雨飄搖之中沒有被苦難磨平棱角,堪稱“人間清醒”。哥嫂是這個家的主心骨,他們希望妹妹安杰嫁一個軍官老公,幫家族盡早撤掉“資本家”的高帽。安欣考慮的卻是妹妹的幸福,她深知婚姻不是買賣,而關乎妹妹下半生。安欣是整個家的基底,散發著母性的溫柔和睿智。在妹妹需要的時候,她總能以旁觀者的角度,給出適當的建議。安欣對妹妹關懷看似淺淡,實質暗含著她清醒而獨立的生命哲學。安欣的丈夫歐陽懿,是一個留學歸來,恃才而驕的知識份子。回到青島第一天,剛下火車看來只有安欣來接他,歐陽懿開口就是抱怨:“我好不容易調回來,你們家人總該有個姿態吧?”歐陽懿雖然沒有壞心眼,但是心底一直以“文人”身份自傲,時常不分場合地大放厥詞。每次他口無遮攔時,安欣總會提醒他:“你管不住你這張嘴呀,有你吃虧的那一天。”她深知,歐陽懿的思想和當時環境格格不入,一旦說漏嘴,必定會招來禍端。這不是夫妻之間互揪尾巴,而是“愛之深切,計之深遠” 。其實安欣打心底喜歡的,也正是這樣耿直又傲氣的歐陽懿。在外人看來,歐陽懿就是一個狂放不羈的“酸書生”,唯獨安欣欣賞他的才華,他的滿腹經綸。歐陽懿喜歡的,也是能夠看到自己才華,知書達理的安欣。安欣偏偏甘愿收斂光芒,在風雨飄搖的年代里,護歐陽懿周全,讓婚姻細水長流。對于他們來說,彼此的存在就是能夠產生靈魂共鳴的靈魂伴侶,擁有同樣的價值觀跟興趣。同時,又能友善地包容對方的差異,愛著對方原本的模樣。高傲的歐陽懿調回青島沒多久,果然如安欣說的,因為“那張嘴”被流放到海島上。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家里人都不希望安欣跟著一起去島上過苦日子。安欣知道,以歐陽懿的傲氣,如果放他獨自離開,這次分離可能就是永別。一面是跟隨愛人默默受苦,在流放中消磨自己的大好青春。結過婚的人都明白,換一種生活容易,換一個愛人很難。何況他是你難得的靈魂伴侶。安欣誠然是去受苦,但她也是去接納伴侶本性不完美所帶來的后果。最難能可貴的,是她滄桑歷盡以后,也從中洗練出高潔的自尊自愛。哪怕搬離大別墅,住在海島的破屋里,她依舊保持自己的生活格調。房間永遠收拾得整整齊齊,把雙胞胎女兒教得跟她一樣知書達理。大大咧咧的江德華上島看到安欣,第一句話就是:“他大姨,你咋變成這樣了。”雖然日子大不如前,但是就像她照顧安杰坐月子說的一樣:“我并沒有低人一等。”原本手無縛雞之力,只會喊不平的他,開始適應島上的生活。唯有在每一次風浪中,你看見了他的臣服和努力,他體會到你的耐心陪伴。婚姻也才能在“相許”之中穩穩的行駛在時間的長河中。劇中,面對歐陽懿的改變,安欣看在眼里,內心更堅定他是個好老公。安欣的耐勞,歐陽懿也看在眼里,嘴上沒說,心里早就為以前的輕狂而愧疚。兩人的相互接納與成長,也在這段漫長的苦難之中,一步一步完成。歐陽懿哭的不僅是自己沉冤得雪,更是感激家人默默的陪伴與支撐。人無完人,當伴侶犯了錯而孤立無援,你選擇陪伴,是情;你選擇割裂,是理。安欣以“心”相許,也許這半生走來有些坎坷,但時間證明她是對的,因為歐陽懿沒有辜負她,而且也回應了同等的細膩與溫情。它是一份白紙黑字的合約,宣稱兩個人以清醒的姿態跟對方結合,成全對方,也保全自己。第一任丈夫渾身上下都是魅力點,事業有成,為人正直,對老人孝順,儼然是個高質量伴侶。結果,原本體貼溫柔的丈夫每天專注事業,把她丟在一旁,仿佛結婚是為了有個人顧家而已。第二任丈夫恰恰相反,經常關心她。平時她加班,他都來接送。可是結婚之后,她發現這個丈夫控制欲特別強,有時候開會晚了,也會收到丈夫的“電話轟炸”。來訪者抱怨,我每次都以為找到合適的伴侶,為什么婚后卻完全合不來?其實婚姻出問題,雙方各有一半的責任。我們往往會遮掩自己,放大別人。她們在還沒有跟自己建立關系之前,就尋找能和自己發展關系的男人;她從一個男人跑向另一個男人,尋找自己內心缺失的東西。我現在感受如何,是不是把某些需求投射出去了?我的欲望背后是什么?當我們向伴侶索求失敗時,也能及時聽見內在的渴求,用其它途徑來補足,而不是迅速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看不見的契約》中有一句話:“我們選擇的伴侶,正是那個在我們看來能幫助我們實現價值的人。”一段好的親密關系,是雙方在歸屬感和價值感上有共同的追求。現在拿一張紙,寫下你認為伴侶在這段關系中需求的東西,比如精神層面的安全感、寬容、情緒開解,生活層面的金錢支撐、人際關系、等等。將兩張紙上符合情況的內容標注出來,這就是你們認同這段關系的地方;同樣,如果你不認可對方寫的內容,這說明他對你的價值追求有所誤解。畢竟兩人不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價值追求必然會有偏差。更重要是通過共同價值,加強彼此的歸屬感,讓關系循序漸進到“相許之愛”。兩人相處,多少會有矛盾的時候。有時是因為不經意傷了對方自尊,有時是忍受不了對方某些缺陷,這會導致我們的“相容力”下降。這時候可以去覺察,這個矛盾對于彼此來說意味著什么,它會損到我們的共同價值嗎?如果沒有損害共同價值,這段關系的根基還在,其余的矛盾也只是“擦傷”而已。我們要告訴自己:這就是我和他“存異”的地方,它是來提高我們“相容力”的。你不能強求身邊的人都和你一模一樣,親密關系如此,人際相處如此。“相許之愛”是清醒的,它像一份合約:結婚前雙方是平等的,先找到共同的價值感,同時看出了彼此內心缺失的地方。結婚后呢,就在不斷的磨合跟矛盾之中保持好分寸,實現更高的共同追求。關注【張德芬空間】視頻號
轉發該條視頻,即可免費領取體驗營你是否有慢性疼痛,
身體緊繃僵硬、亞健康?
你是否缺乏安全感,
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情緒?
你是否自我價值感低,
容易受他人的意見所影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