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前段時間,張培萌的妻子張漠寒在網上自曝被家暴,張培萌出軌。在婚姻存續期間,女方懷孕、月子及哺乳期間,張培萌沒有停止家暴。從事件整體來看,張漠寒一直有能力自救,卻直到事情發生嚴重后果才提出離婚申請。很多家暴,除了暴力還有控制,很多女性限于文化和知識無法自救,然而像張漠寒這樣有能力、有知識、有人脈卻依舊還遭受家暴的女性,就有些難以理解。這些生存在法治社會的高知女性是如何遭受家暴而不知自救的?到底發生了什么阻止了她們的自救?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議題。文化中對夫妻、親子之間的權力的界定不清,藏著孕育暴力的土壤。夫妻有肌膚之親,關系間為負距離。所以夫妻間的距離和正常交往時的距離不同,不太好掌握。夫妻有相互體諒和幫扶的作用。一方犯錯,對方會認為有義務去幫助他。這本是夫妻這個組合有優勢的部分。但是人都是貪心的,若是一開始幫助一點點有效的話,為何不能提出更大的要求。若是一點點錯誤,可以得到包容和原諒,那么為什么不能再放肆一點呢。社會文化也對家庭抱有同樣的期待,希望家庭能夠塑造和改變一個人。通常一方有問題的時候,會對另外一方說“你管管他”。若是一方有暴力行為,也會被訴諸于環境因素,如太憤怒了,喝酒了等。通常情況下,不會因為一次暴力行為就要求離婚。總是希望對方只是一時失手,本質上是不壞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也是張漠寒經常用在張培萌身上的一句話。執法部門也會對婚姻中的暴力行為另眼相待,無法對出手傷人的一方進行和無關人員傷人一樣的處理方式,原因在于原告很容易臨陣倒戈,反而站在傷人的一方。在張培萌的案例當中,出警過程中,張漠寒還主動向警方求情。社會對女性成功的評價過于僵硬,家庭成功是女性成功的最高標準。而一個體面存續的婚姻關系,是評價女性最硬性的標準。女性之間的話題總離不開如何尋找對的男性,如何經營婚姻。所以婚姻的失敗,很容易讓女性聯想到自己的失敗。會讓女性更容易選擇原諒對方。這些社會因素雖然會導致女性求助意愿減弱,然而這并非占最主要的原因。在一場能夠自救卻不自救的家暴里,女性并非只是受害者,而是共謀。對施暴者的縱容體現在對暴力行為概念弱化——經常體現為“和稀泥”。和稀泥是如何操作的呢?就是偷換概念。就以家暴這個詞來說,跟這個詞相關的詞是,“打人”,“傷人”,“輕輕碰一下”。實施者強調主動意愿和動作,而接受者形成概念在于后果。所以,實施者感覺”輕輕碰一下”,接受者感覺到疼痛,也會覺得實施者”打人”。但是這種誤差并不難解釋,只要雙方站在平等地位上,稍微一溝通,就能夠減少誤會。但是,在這個案例當中,有理由相信,這對夫妻沒有對“家暴”的概念探討過。丈夫張培萌和張漠寒在面對警察時,用的也是“打人”這個詞。所以,張培萌否認家暴,否認的是帶惡意的嚴重傷害和長期的控制。在張漠寒的聲明當中也說過,張培萌對她的家暴,“相當有分寸”。所以在張先生眼中,他只能算是一時憤怒失手打了人,并且還分得清輕重呢,怎么能算家暴。我家先生有時候也會沒輕沒重拍我一下。這時候我會嚴肅告訴他這是在打我,他會一臉震驚的告訴我他覺得“這不過是鬧著玩”。但是在我嚴肅的警告下,減少了這樣有事沒事拍我一下的行為。夫妻雙方身體界限本身就模糊不清,若是不能理清動手輕重,很容易就“越界”。一次次的越界,就很容易積重難返了。

況且,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軀體力量和反應敏捷都遠超一般人。他們的“輕輕一碰”,對于弱小的女生來說就可能栽個跟頭。吳京的妻子謝楠也曾經被吳京誤傷過。
在這個案例中,若張培萌認為他只是“憤怒失手打人”,夫妻之間也只在“為什么這樣對我”這個層次上探討。概念上的模糊,就很難對施暴者形成有效的威脅,就更難形成有效的約束。原諒暴力累計道德資本。在每對家暴之后,夫妻雙方有一個蜜月期。在這對案例當中也有“每次道歉都特別誠懇”。甚至在警察來之后,演出了“賠錢和道歉”的戲碼,用5200塊錢來表達了伉儷情深。這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舉動,在施暴者眼中,就是用這樣小的代價就能換得肆無忌憚,那么下一次,還猶豫什么?而對于張漠寒來講,這樣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也是有理由的。在張漠寒和張培萌的一則視頻中,張漠寒說了一句話,“你還跪著哭著求我呢”。而且張漠寒讓張培萌拿椅子站在,張培萌也拿了。只說了一句“拿著就拿著”。每一次對施暴的原諒,張漠寒就累計了一次“道德資本”。這個道德資本在他們之間有什么用,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個好處至少超過了“被打”。張漠寒和張培萌的婚姻與其說一方壓制另外一方,不如說雙方都痛苦的互相糾纏。張漠寒對張培萌暴力的原諒,使得她擁有了壓制張培萌權利,而張培萌對張漠寒的忍讓,也讓他產生了暴力的欲望。雙方都互相忍讓,相互報復。這一場家暴,說是夫妻共謀,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只可憐一眾吃瓜群眾,白白浪費了感情。這對夫妻,自己在家里鬧還不行,最多不過是法院就能結束的事情。一條微博,將眾人都卷入了這一場家庭戰爭當中。張漠寒在微博說事情沒那么簡單。從頭到尾,也沒看出她自己將這些照片直接遞交法院怎么就解決不了。她為什么要將微博放出?為什么將眾人都拉入到這場戰爭當中?這和她和張培萌的形成這樣糟糕的婚姻的思維如出一轍。如果她覺得自己足夠重要,她可以直接和張培萌討論家暴、打人的定義。在他打人的第一次就告訴他,你不能這樣對我。如果她覺得自己重要,她可以在第一次報警的時候,直接將張培萌送進警察局再起訴離婚。如果他覺得自己重要,她不會愛別人超過自己,允許別人在自己身上動手。她覺得自己不夠重要,傷害自己沒關系,必須要傷害波及到家人才停止一切。這還不夠,她還覺得自己不夠重要,必須要所有人都要說張培萌是錯的,自己是對的,她才覺得自己有資格起訴離婚。可是,明明起訴離婚的權利她一直都有。從來沒有人剝奪過、不允許過。剝奪這個權利,不允許的人明明只有她自己。張漠寒只不過是一個極端個案,但是她的案例給全體女性一個啟示。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而非關系,自己對自己身體具有全部的權利,自己本已富足。這些話不過老生常談,但是不管說多少遍,多少個人說,依舊有很多女性不相信。即使她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成就,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依舊相信關系比自己重要。其他人對自己的認可比自己重要。受了委屈更多的是算了,忍讓,讓人占自己的便宜。可是事實是,若自己守住自己的邊界,其他人也會自在。占人便宜的人也算是欠人情誼,隨時等著別人清算的滋味也不好受。《賢者之愛》中,女主從小都什么讓著女配,連老公都讓了出去,才實行了長達18年的報復。其實,如果女配第一次提無理要求的時候,堅定地說不,就沒有后邊所有人的悲劇了。家暴當中,若女性在最開始堅定地說不,也不會波及家人和無辜的孩子。我并非指責,而是提示家暴中有能力自救的女性,悲劇有你的一份責任。主播 | 姝璇,情感電臺主持人,用心聆聽和講述故事,用聲音陪伴你的成長。公眾號:一顆小shu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