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抑制劑相比,服用托法替尼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癌癥增加,需要進行一項試驗評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和癌癥風險。 來自美國梅奧診所的Steven R. Ytterberg等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隨機、開放標簽、非劣效性、授權的、安全性終點試驗,納入50歲及以上接受甲氨蝶呤治療的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他們至少有一個額外心血管危險因素。患者按1:1:1的比例被隨機分配接受每日兩次托法替尼5 mg或10 mg,或TNF抑制劑治療。主要終點為MACE和癌癥,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如果與TNF抑制劑相比,聯合劑量的托法替尼的危險比雙側95%置信區間的上限小于1.8,則表明托法替尼的非劣效性。 共有1 455名患者接受托法替尼5 mg(每日兩次),1 456名患者接受了托法替尼10 mg(每日兩次),1 451名患者接受TNF抑制劑治療。在中位隨訪4.0年間,托法替尼聯合劑量組的MACE和癌癥發生率(分別為3.4%和4.2%)高于TNF抑制劑治療組(分別為2.5%和2.9%)。MACE的危險比為1.33(95%置信區間為0.91至1.94),癌癥的危險比為1.48(95%置信區間為1.04至2.09);沒有顯示托法替尼的非劣效性。托法替尼組的機會性感染(包括帶狀皰疹和肺結核)、所有帶狀皰疹(非嚴重和嚴重)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生率均高于TNF抑制劑組。三組的療效相似,從第2個月開始改善,一直持續到試驗完成。 這項試驗表明,在心血管風險人群中使用托法替尼的MACE和癌癥風險更高,不符合非劣效性標準。使用托法替尼時,幾種不良事件更常見。 參考文獻:Ytterberg SR, Bhatt DL, Mikuls TR, et al.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risk with tofacitinib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2,386:31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