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的Yun-Gi Kim等人發現,一種腸道細菌——梭狀芽胞桿菌可能在新生兒感染中起到了保護作用。
科學家曾猜測,新生兒易發生感染是由免疫系統的不成熟所導致的。研究人員將新生小鼠和成年小鼠的盲腸內容物定植至成年無菌小鼠,結果發現,新生小鼠的微生物群未能防止兩種致病菌的定植。在新生小鼠微生物群中缺少梭狀芽胞桿菌時,未發生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有正常微生物的宿主排斥致病菌定植的能力)。給予梭狀芽胞桿菌可保護新生小鼠免于致病菌感染,但給予擬桿菌未顯示出保護作用。缺乏梭狀芽胞桿菌可破壞成年小鼠的定植抗力。此外,新生小鼠的微生物群增強了梭狀芽胞桿菌定植于腸道的能力。
盲腸內容物來自4天、12天和16天大的新生小鼠以及7周大的成年小鼠,定植16天大和成年小鼠盲腸內容物的無菌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群顯示出更大的多樣性。約一半的定植4天大小鼠盲腸內容物的無菌小鼠死于沙門氏菌感染,而定植成年小鼠盲腸內容物的無菌小鼠未出現死亡。研究人員還讓定植后的無菌小鼠感染枸櫞酸桿菌,顯示出了與沙門氏菌類似的結果。
新生小鼠腸道微生物群的多樣性不如成年小鼠,主要是缺少梭狀芽胞桿菌和擬桿菌。為確定梭狀芽胞桿菌和擬桿菌是否介導了定植抗力,定植4天大小鼠微生物群的無菌小鼠用灌胃法給予梭狀芽胞桿菌或擬桿菌,或不給予處理,結果顯示,僅給予梭狀芽胞桿菌的小鼠恢復了定植抗力。研究人員還在無菌小鼠的飲用水中添加琥珀酸鹽,結果增強了梭狀芽胞桿菌的定植。這可能是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消耗了遠端小腸的氧氣,從而促進了專性厭氧菌的定植。給予琥珀酸鹽確實降低了無菌小鼠腸道的氧濃度。
該研究表明,新生兒腸道微生物群缺少保護性細菌可能是新生兒易發生感染的原因。
參考文獻:Science 2017;356:315-319
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