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上古時期,
有一種名叫饕餮的兇獸。《神異經》中說它,“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這兇獸,不僅貌丑、食人,還極為貪吃,連自己的身體也不放過,最后只得成為有頭無身的怪物。
饕餮,貪得無厭,自食其果,每每在書中看到,總讓人想起那些為欲望所困的人。他們拼命地追逐著,掙扎著,卻往往深陷人生泥潭,無處逃遁。
王陽明有一言,
“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其實,生活的大多數痛苦,都源于欲望的難以滿足。我們要做的,并非貪婪攫取,而是有所取舍,省察克治。
節制,是一種智慧
節制,并非如理學家朱熹所言,“存天理,滅人欲”,而是將訴求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防止心為形役,為外物所累。正所謂“弓滿則折,月滿則缺”,中國人自古就講究適度的智慧。 還記得劉邦贊頌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當年,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張良來到了他的身邊。從泗水亭長到統霸天下的君王,張良一直都是劉邦最得力的謀士。
出謀劃策,助劉邦率先入關;進入咸陽后,又勸諫劉邦安撫百姓,與他們約法三章,終是贏得了民心。此后又有,鴻門宴上助劉邦脫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重用韓信,直至定都長安。若沒有張良的輔佐,想必也不會有劉邦的勝利。 然而,西漢建立之初,正到了劉邦論功行賞的時候,張良卻開始急流勇退。先是拒絕了劉邦“三萬戶”的封賞,之后又借口調養身體,閉門不出,淡出朝堂。 所以當韓信身死,蕭何自污,眾多異姓王被劉邦鏟除之時,一身功績的張良卻仍能安然無恙。
正如曾國藩所說:“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欲,不因感極而求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真正有智慧的人,都知道節制欲望,適時而止。
越節制,越坦蕩
明智之人,不為利動,
坦蕩之心,則不為愁惑。那時,林清玄的朋友喬遷新居,就買來筆墨紙硯,請求林清玄提幾個字掛在客廳。林清玄思索再三,最后寫下“常想一二”四個字。
朋友問他什么意思,他說,“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生命里不如意的事情占了絕大部分。但是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后來,朋友在單位受了氣,只覺“常想一二”四字太小,又來向他多求些字。他就又寫了“不思八九”作為下聯,還附贈了一個“如意”的橫批。
言下之意,若想如意生活,不僅要常想一二,還要不思八九。若總是盯著那八九分的痛苦不放,只會落得思慮過重,憂憤成疾。
就像林清玄說的,“'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決定于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于思想的瞬間”。那些無論何時總能云淡風輕的人,并非生活無難事,而是他們懂得節制情緒。
常想一二點歡樂,不思八九分苦楚。在眾多的不如意中,提煉出一種“寵辱不驚”的本事,心胸才越來越坦蕩,日子也越過越有滋味。
越節制,越自由 “明天一定早睡”“以后一定運動”在深夜還放不下手機的時候,在感到身體虛弱的時候,多少人都曾這樣告訴過自己。可時至今日,夜還在熬,運動計劃仍在擱置。其實,無法做到的原因,往往是少了一些節制。立刻放下手機的果斷,放棄再躺一會的安逸,正是這些不斷取舍的瞬間,才決定了我們如今的樣子。
就像剛剛在東京奧運會上,挺進男子百米決賽的蘇炳添,雖然決賽只取得了第6名的成績,卻在半決賽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了全亞洲的歷史紀錄。
以往,由于身體基因的差異,亞洲人在百米賽跑中往往處于劣勢。而自男子百米賽開賽125年以來,蘇炳添更是首位跑進決賽的黃種人。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隊友張培萌說,他的生活三點一線,最有節制。蘇炳添的教練說,他是自己帶過“最自覺的運動員”,其他人還在睡覺,他就已站上了跑道;其他運動員一放假,常常控制不住嘴,他卻能嚴格按照要求,煙酒不沾。
蘇炳添自己也說,“我那段時間天天做,太累了,睡覺還在跑步”。原來,7年前,為了突破自己的極限,他將右腳起跑換成了左腳,還給自己設下了跑進10秒的目標。其實,目標在第二年就已達成,而如今32歲的他,又完成了新的目標。
王陽明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蘇炳添是如何做到的?正是舍棄了一次次的安逸,而每天只求得一點點進步。
活到極致的人,都懂得節制一提起節制,人們往往會默默搖頭,總覺得省察克治就是像苦行僧一般。其實,節制之道,正與中庸相似,凡事講求過猶不及,適時當止。
常聽到身邊人抱怨減肥的失敗,其實,減肥,并不應完全不吃。古語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每一餐七八分飽,講究營養的搭配,自然而然,就會形成健康的習慣。再加以適當的運動,身材即使不會太纖細,也會勻稱和諧而不失美感。
作為演藝界的一股清流,陳道明曾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越唾手可得的歡樂,往往越是淺層次的,短暫而易消逝,過眼即成云煙;而在對淺層次欲望的克制之下,在生活長久的打磨之中,仍然能留存的一點歡欣,才是人生最高級的享受。
歲月安然,生發于心;
自在之意,始于節制。愿你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安守一方凈土,知止而后定,往后余生,極致生活,極致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