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11歲溫州男孩失聯的新聞轟動全網,一時間各大媒體乃至全國人民都轉發尋人啟事,牽動了無數人的心。雖然最后證實只是鬧劇一場,先不論此事的性質如何,Professor覺得只要孩子安全就是最好的消息。
近幾年有關學生失蹤遇害的事件頻發,無論是章瑩穎失蹤案、還是江西農大學生善心指路反被搶劫事件、亦或者那個倒在路邊說著“我實在不舒服,你能送我回家嗎”的“柔弱”孕婦,誘騙17歲女孩回家供丈夫取樂并在事后將女孩殘忍殺害的惡劣事件,對大家而言都是心頭一記重擊。
有些人甚至開始恍惚——我們教導孩子相信美好和善良,會不會成為害了孩子的導火索呢?
其實,教孩子善良是沒有錯的,但是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教孩子善良,同時也要讓這份善良帶點鋒芒。善良也是有底線的,必須建立在保護好自己的基礎之上。
壹
Jodie Norton的故事,可以給家長們一些啟示——
Jodie Norton是一位普通的母親,一天在準備送孩子上學時突感身體不舒服,不得不去醫院就診。因為家中沒有其他大人,Jodie便將2個孩子一起帶到醫院,并委托鄰居替她送孩子上學。
鄰居因為有事,晚了一會兒才到醫院。令人后怕的是,就在剛才這段時間里,一場綁架案險些發生……
Jodie的孩子們在等鄰居的時候,3個陌生的大人(一女兩男)靠近了他們,不斷的請求他們幫忙。
女子說:“小朋友,姐姐的男朋友生病了,但是他躲在衛生間里不肯見醫生,你們能不能幫姐姐去叫他出來,告訴他醫生一定會治好他的。”
10歲的CJ立刻拒絕了:“對不起,不行。”
3人不停地懇求兩個孩子,并表示孩子應該“助人為樂”,但兩個孩子卻始終拒絕。40分鐘后,鄰居來到醫院,將兩個孩子帶上了車。
當兩個孩子放學回家和Jodie說起這件事后,Jodie馬上意識到不對,立刻報了警——通過醫院監控,警察發現在鄰居出現后,一個男人立刻從衛生間出來,和那三個人一起上車離開了醫院。而這4個人正是此前一起兒童綁架案的嫌疑犯……
Jodie一陣后怕,但同時也感覺奇怪,為什么一向樂于助人的孩子會拒絕幫忙呢?
CJ道:“我一看就知道他們不是好人。醫院有那么多醫生和護士,為什么偏偏找我們兩個小孩幫忙?”
Jodie聽后,忽然想起了不久前陪孩子們看的一部兒童安全紀錄片,紀錄片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成年人真的想要尋求幫助,他們會找另一個成年人,不會向小孩子求助。
貳
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不僅要教給孩子善良,還要告訴他善良的同時也要記住下面這4件事——
1.孩子,在幫助別人之前,首先要保護自己
孩子在付出善意的同時,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善良需要原則和底限。
當孩子要向他人表達善意時,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幫助別人,會不會帶來危險?我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這件事會不會讓我覺得委屈……舍己為人固然偉大,但更多時候,我們得讓孩子明白——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2.孩子,你的善良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
幫助別人本身是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不能愚昧的去幫助,明明知道自己不會游泳還去救溺水的人,這種行為可能是出自善良的下意識反應,但并不值得推崇。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幫助他人要在自身能力可及的范圍內,用恰當、合適的方法去行善。
3.孩子,你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遇到成年人向自己求助,要清楚成人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要向人求助也會選擇解決能力更強的成年人。
無論什么時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即便你選擇不幫助成年人,他也會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你不是他的唯一選擇。
4.孩子,你要有一顆防備的心。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只身在外,面對陌生人的各種示好、零食引誘千萬不能上當。一定要牢記:外人給的東西不能隨便吃,家長不知道的地方不能隨便去。
Professor說:
我們需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我們不能做一個愚善的人。
人生在世,在看到世界很美好的同時,更要明白,這世界同樣存在著丑陋和險惡。
《奇葩說》里黃執中說過這樣一句話:越善良越需要聰明,越聰明越有能力善良。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兼顧聰明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