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是很多家長對孩子從小的期待。但是,如果孩子過早的懂事,真的好嗎?
上周,第四季《向往的生活》迎來了收官。在倒數第二期節目中,正值青春年華的歐陽娜娜做客蘑菇屋,和大家度過了非常快樂的田園時光。
可是在晚飯過后,大家一起唱歌談心時,歐陽娜娜卻突然情緒低落,靠在閨蜜張子楓的懷里,忍不住掩面而泣。
擁有兩個女兒的黃磊見狀也格外心疼,不禁紅了眼眶。
在觀眾眼中,歐陽娜娜家境優渥,年少成名,過著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可也正因如此,她所承擔的遠比同齡人承擔的更多。
從小就在娛樂圈打拼的她,曾經飽受爭議,不斷被嘲笑、被網暴、被攻擊;如今她又只身一人在國外念書,家人和最好的朋友都不在身邊,這其中的酸楚,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是不管經歷了什么,面對鏡頭,她還是努力保持著開朗活潑的樣子,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也許是平常承受的壓力太多,所以在這個溫暖的蘑菇屋里,面對著懂她憐她的人,壓抑已久的情感才會忍不住噴涌出來吧。
每當出現孩子情緒崩潰、壓力過重的新聞,總有一些人覺得:
孩子能有什么壓力?是不是太矯情了?
但是事實上,孩子的心事和憂愁并非矯情,他們也面臨著成長、學業、社交等問題,在涉世未深與脆弱敏感的年紀,非常容易滋生心理問題。
作為家長,能夠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陪伴他去面對他接觸到的不完美。當孩子被別人否定、被攻擊、被傷害時,支持他、接納他,讓他有所依靠,這樣才能讓他倍感安心,這樣他才能積極成長。
壹
乖孩子的崩潰都是靜悄悄的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們該如何及時的參與孩子的成長呢?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重視孩子的情感。
父母如果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孩子發出的所有情緒信號便會石沉海底,孩子等不到回音,更像一種無形的精神虐待。
和家庭暴力相比,情感忽視的表現雖然隱秘,卻傷孩子最深。
知乎上有人說:“在童年的記憶里,有些父母從來沒有真正的在場過。”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熱播的《隱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陽。
他從小生活在離異家庭,面對父親的疏忽、繼母和同父異母妹妹的冷嘲熱諷,他表現得平靜冷淡。但他的內心,壓抑著強烈的憤怒與崩潰,既不敢流露,也不知該如何表達。
在劇情前半段里,父親朱永平是朱朝陽心中難以抹平的痛。
重組家庭后,他對兒子忽視且冷漠,卻在兒子面前對女兒極盡寵愛和驕縱。
朱永平好不容易帶兒子去逛商場、買新鞋,中途遇到妻女后,就立刻把兒子拋諸腦后。
朱朝陽站在原地,又尷尬又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就調整過來,把失落的情緒深藏在心里,找借口離開,不給爸爸添麻煩。
朱朝陽懂事嗎?當然懂事。可是他的這份“懂事”是被逼的,是被殘酷的現實訓練出來的,他的內心藏著那么強烈的委屈和情感,可是沒有人能注意到。
在外人眼里,他是最厲害的年級第一;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過得很不快樂。
貳
父母的寬慰和接納
是孩子崩潰前的最后一層保護
一位網友曾經分享過兩個發生在初中女生身上的真實案例:
曉陽在初二時,遭遇校園暴力,被同校的男生推搡,胳膊摔到骨折。她忍著疼痛,一路哭著跑回了家,哭哭啼啼向爸媽傾訴。
她的爸爸二話不說就沖了出去,走到門口回頭對她說:“你不要怕!媽媽會陪著你。”
爸爸找到作惡的男孩為女兒出氣。媽媽也花了很長時間,陪她說話談心,緩解她的恐懼。
從此,再也沒人敢欺負她。
父母對曉陽的愛與保護,讓她得到了完整的治愈。
相反,另一個瘦弱的女同學曉敏被一個大個子男生打破了鼻子,回到家后,父母不僅沒安慰,反而訓斥道:“你怎么那么不讓人省心啊,他怎么不打別人就打你啊!”
此后,曉敏無論受到怎樣的委屈,都不會再告訴父母,選擇自己默默承擔,后來她為了保護自己,投身黑暗,和很多小混混混到了一起,從此人生墮入無盡深淵中……
這兩個案例,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受了委屈,若連最親愛的父母都不能給予安慰,那么他還能信任誰?
如果,你的孩子受委屈時,不要急著去責怪,也不要急著講道理,第一步先給予孩子安慰,讓他知道,你是他最強大的后盾。
叁
如何陪伴孩子度過成長的脆弱期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一個人的脆弱,很少是寵出來的,大多是幼時被情感忽視造成的。”
所以,只要是以孩子積極成長需要為核心,父母大可不必吝嗇自己的愛。
那么在孩子成長脆弱期,爸爸媽媽們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呢?下面3點分享給大家:
(1)讓孩子知道你愛他
時刻傳遞信念和認知,無論什么情況,無論家庭貧窮富有,工作忙碌清閑,你都要讓孩子明白:你都永遠愛他,這份愛不會因為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要一直告訴他,讓他深信不疑。
(2)保持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們不僅渴望被愛、被保護,更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
孩子如果經常被父母當眾批評、揭短,那么孩子自尊自愛的心理防線就會被擊潰,一個沒有自尊的孩子,很容易滑進自暴自棄的深淵。
(3)教會孩子接納負面情緒
從小我們都被鼓勵百折不撓、遇挫彌堅,但現代心理學發現,在經受挫折的初級階段,有這種堅定念頭的人,往往是心理恢復更慢的人。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不妨抱住他,輕聲問:“你看上去好難受,難受就哭出來吧。”
如果她略微遲疑地問你:“我總這么脆弱是不是不好?”
你可以告訴她:“難過痛哭是人的天性,我不用你堅強,我只要你健康。”
當孩子邊哭邊向你傾訴各種憤怒、恐懼、不平時,說明他已經打開了心扉。
家長的鼓勵和支持,可以幫助孩子度過脆弱的階段;家長適當的引導,可以幫助他看清生活的本質,能夠更有力量的去面對這個世界。
Professor點評:
父母的情感支持是關注孩子需求的正確連接方式,它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最真實、最可貴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