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個好東西,營養豐富,吃法多樣,做起來還不難。
但卻有健康頭條(微信號:baojiandaifu)的老友留言問到:朋友圈有文章說「吃魚頭、魚皮容易金屬中毒」「魚吃不對如同吃砒霜」,是這樣嗎?
因為環境和水的污染,魚類的重金屬含量問題難免讓人擔心。但這個問題真像某些新聞說得那么嚴重嗎?魚頭什么的以后真的再也不能吃了?
這不,云無心博士又來給大家科普啦!
水中的污染物會被浮游生物或者植物吸收富集,然后被小魚吃掉。隨著食物鏈的傳遞,這些污染物一步步富集。所以越是食物鏈頂端的大魚,含有的重金屬就越多。
而在各種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是汞。
有說法稱:魚頭魚皮中汞含量高。曾經有研究機構拿幾條鯽魚做過實驗,結果發現汞含量:魚頭>魚皮>魚肉>魚籽。
這可能就是這個說法的來源。
首先,不同的魚中汞含量差異巨大,低的只有每公斤幾微克,高的每公斤超過一千微克,魚的種類、生長條件、生長期長短,都會有影響。
這個實驗中只檢測了幾條鯽魚,即使數據準確,也不適用于所有的魚。
更何況,即使是魚頭,在這個實驗中測定的汞含量為 0.36 mg/kg,也低于國家標準 0.5 mg/kg。
根據這個實驗,就說「魚頭不能吃」,站不住腳。
其次,魚頭、魚皮上可以吃的部分,比魚肉少的多。哪怕是其中的單位汞含量真比魚肉多,攝入的汞主要還是來自于魚肉。如果很喜歡魚頭和魚皮,實在沒必要忍痛割愛。
所以,魚頭、魚皮可以吃,關鍵是選擇污染小的魚(下文中,會為大家介紹推薦魚的種類)。
魚籽、魚泡、魚眼,是不少人的心頭好。可是,這些部位,能吃嗎?
從生物學的角度,這些部位沒有什么有毒有害的成分;
從污染的角度,魚籽、魚泡也并不容易富集污染物。
一句話:如果你喜歡吃,就吃。
當然,也別指望吃魚眼能明目之類的。
激素:法律不讓用。
養魚禁用激素,即使用激素,魚們也不一定會長得更好。
抗生素:合理使用,不會危害健康。
養殖中一般會用到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殘留很少,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可以忽略。
不僅「能吃」,而且「要吃」。
WHO 和美國最新版膳食指南中都指出:即使考慮到污染物可能帶來的風險,吃魚仍是利大于弊的。
美國 FDA 推薦成年人每周吃大約 220~340 克低汞的魚。中國膳食指南也建議每周吃魚 2~3 次。
當然,這個量只是一個大致的指導。如果所買的魚污染少,那么多吃一點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如果實在喜歡那些高汞的魚類品種,偶爾嘗嘗鮮也可以接受。
國內的魚會不會污染更嚴重?
其實,根據國內外做報道的調查數據,中國魚中的甲基汞并不比國外要高。所以,別自己嚇自己了,放心吃魚。
綜合安全性和營養,給大家一些吃魚小建議。
1. 每周吃 3 次魚,每次 2~3 兩左右。
建議每周至少吃一次海魚,推薦鲅魚、三文魚、海鱸魚和小黃魚。
2. 少吃大型肉食性魚類。
食物鏈中的層級越高的魚,如金槍魚、鯊魚、旗魚等,就越容易富集汞,少吃為妙。
3. 小魚比大魚更安全。
同種魚中,魚的生長期越長,富集的汞就越多。
4. 不迷信野生的魚。
野生的魚營養不一定更好,而且,養殖的魚因為食物充足,所以生長迅速,生長周期短,累積的重金屬更少。
5. 蝦、蟹、蠔,也不錯。
這些食材的營養不比魚差,而重金屬累積一般也比魚要少。
6. 吃魚推薦清蒸、煮湯。
那些浸在油里的烤魚炸魚, DHA 這類不飽和脂肪酸的損失可大了。
想「養胃」該怎么吃?
剩飯剩菜到底還要不要吃?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