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河南省多個地區均出現了極端暴雨天氣,從而給多個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據有關部門介紹,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已經統計到的農作物受災面積已經達到了1450萬畝,成災面積已經達到了940萬畝、絕收面積已經達到了550萬畝。
河南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冬小麥和夏玉米的種植面積都非常大,當這次河南局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后,有許多網友都擔心河南部分農作物的絕收會給我國的整體農業生產帶來重大影響,從而導致糧價出現暴漲現象。那么,河南部分農作物絕收究竟對我國全年糧食生產會產生多大的影響?河南部分農作物絕收真的會導致糧價暴漲嗎?
其實,在6月底前后,河南大部分地區的小麥已經基本收獲完畢。許多農戶已經將收獲后的小麥進行了出售,盡管部分農民家中還存放有一部分小麥,但是,總體存放量都不是太多,因此,這次洪澇災害的發生對河南省的小麥市場影響不是太大。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到的信息表明,7月26日,河南小麥主產區的普通小麥收購均價約為每斤1.25元,與洪澇災害發生前相比,普通小麥的收購均價還下跌了1分錢。
另外,根據有關信息表明,近幾日的小麥市場購銷情況并沒有太大變化,而且,小麥市場價格還出現了穩中偏弱的趨勢。由此可見,河南省局地洪澇災害的發生基本上沒有影響到小麥購銷市場。
農業農村部的負責同志介紹稱,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這次河南發生的洪澇災害對糧食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局部的,不會對我國的糧食生產供給全局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監測到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夏糧產量與去年相比已經增加了59.3億斤,全國糧食庫存總量非常充足,再加上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秋糧長勢總體較好,因此,糧食保供穩價的基礎非常牢固,河南部分農作物的絕收,是不會導致糧價暴漲的。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南全省秋糧的播種面積為7500多萬畝,在這次洪澇災害中受災的秋糧面積僅僅有1450萬畝,還有6000多萬畝秋糧沒有受災,而且,沒有受災的6000多萬畝秋糧的長勢好于常年。同時,從全國來看,今年的秋糧播種面積已經達到了12.9億畝以上,與上年相比有所增加,特別是一些高產的玉米播種面積增加的較多,而且,目前的長勢很好,因此,今年奪取秋糧豐收還是有基礎的。
另據河南省發布的消息稱,河南全省農作物受災區域主要集中在新鄉、周口、安陽等地,目前受災的作物品種主要為玉米、花生和大豆。災情發生后,農技專家已經拿出了在災后土地上改種、補種紅薯、蘿卜、白菜或其它葉菜的方案。待洪水徹底退卻后,這些受災嚴重的地區就可以開展改種、補種工作了。
總之,雖然這次洪澇災害對河南省的農業生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從整體上來說,影響還是有限的,況且,全國其他地區的農業生產態勢基本良好,因此,我國的糧食市場將會保持基本穩定,根本不會出現糧價暴漲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