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是一句農村的俏皮話,也算是現代俗語,在不同語境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釋,可謂是“一語多關”。
農村有一些人喜歡說一些看似不著調,其實很值得玩味的俏皮話。“兩口子一樣”可以理解成兩口子同一條心,也可以理解成兩口子一樣的性格,一樣的善良,一樣的懶散,一樣的為人猾滑,一樣的待人真誠,甚至可以說一樣的長相(民間認為夫妻生活在一起久了,相貌長得越來越像),如此等等,你可以放開自己想象的翅膀,想出多種答案來。
(鄉村勞作中的中年夫妻)
“活不到天亮”看來就比前半句要實些,沒有前面那一句空,總算落到了實處,可以按字面找到其中的意思。
但是,越是這樣,就越要小心,你得慢慢想一想,別讓人笑話。農村很多人是俏皮話大師,每句話看似漫不經心,或者邏輯混亂,不符合常理,可總是話里有話,一般是指東打西,“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就屬這類話。
從正常的邏輯關系來說,這句話講得比較絕對化,從字面上來說,怎么講都沒有道理。
民間一些話就是這樣,最喜歡挖坑,一不小心就讓你掉坑里去了。這句話的后半句“活不到天亮”就是給你挖下的一個大坑,就看你是繞過去,還是直接往坑里跳。
如果把“活不到天亮”理解成“生命活不到天亮”,那就恭喜你中獎了,直接跳到這句話的坑里去了。因這句話實際上是這樣理解:“活,不到天亮”,或者“活,不留到天亮”。
“活”是什么呢?這又得要發揮想象力了,但是,這樣分開講,我想讀者應該不會把“活”理解成人活著的“活”了,自然要往“活兒”、“干活”去理解了。
要準確的理解,還得看語境,看是在什么場合下說的,才能確定整句話的意思。不同的場合,說出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山村留守女人的背景)
比如說,用“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來形容兩口子很勤快,家里的活兒當天就干完,不留過夜。
又比如,用“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來形容兩口子很懶散,但有想把家庭搞好的想法,夜里在床上想起有很多條門路可走,有很多的活可干。
可這種夫妻僅僅是空想,“夜里想起千條路,太陽出沒有一條路”,夜里想起要做的事,天亮時,這些商量好要做的事無影無蹤了,只得躺在床上睡懶覺,讓太陽曬屁股。
再比如,用“兩口子一樣,活不過天亮”來形容夫妻感情好,夫妻該做之事,在天亮前做完,按民間習俗,很多地方白天做這種事就很禁忌了。
再說白天要干農活,或其他維持生計的活,生活是第一位的,不可能整天沉迷于愛河之中。不可否認的是,民間這種葷話,平時無事時,說得最多,這才是民間真實的生活。
(豐收中的夫妻)
這句話還有一種說法,也就是前半句是實的,后半句也是實的。前半句可以理解為“兩口子有一樣”,因民間告誡夫妻保護身體,就不再過多解釋了。
民間很多俗語都有多重含義,這也就是俗語能流傳在民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的原因,也是民間俗語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