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哈啊~”
《神秘巨星》余熱未消,又一部印度電影定檔在了3月2號。
片子是2015年的,是一部感動無數人的高分催淚之作,但小十君還是會為它定檔到今年國內上映,感到好奇。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男主角叫薩爾曼·汗,是與米叔阿米爾·汗齊名的印度國民男星。
這次,他的《猴神大叔》在中國的表現會如何,留待市場檢驗。
小十君我倒是迫不及待想為大家介紹一下印度“四汗天王”了。
從最熟悉的開始:
阿米爾·汗
Aamir Khan
觀眾印象:完美先生
昵稱:米叔 生日:1965.3.14
就快過53歲生日的米叔,是三個同齡“汗”中最年長的一位,卻是看上去最年輕的。
因為米叔有一張人畜無害的娃娃臉。
米叔生在演藝世家,父親和叔叔都是印度知名的導演、編劇和制片人,弟弟費薩爾·汗和侄子伊姆蘭·汗也是演員。
他8歲時就在叔叔納亞爾·胡賽音導演的電影《西方的回憶》里出演角色。
1984年,19歲的阿米爾再度回歸電影,為叔叔導演的《人生旅途》擔任副導演。
這之后,他與所有印度男演員一樣,從青春愛情喜劇演起,偶爾接演動作片。
2001年,阿米爾·汗自己的制片公司出品的第一部電影、由他主演的《印度往事》獲得空前成功,提名了第7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阿米爾·汗非常敬業,他是唯一主演一部電影時不接其它工作的演員。
自2007年至今,他每年只主演一部電影,佳作頻出——
《地球上的星星》《未知死亡》《三傻》《孟買日記》《幻影車神3》《我的個神啊》《摔爸》《神秘巨星》……
若要說他跟中國的緣分,則還是那部神片《三傻大鬧寶萊塢》(2009)。
這部影片2011年在中國上映之時,反響并不太好,票房1400萬。
之后,許多高校把它當作教育片在課堂上播放,逐漸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學生群體口耳相傳,時至今日,它早已成為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印度電影。
豆瓣標記人數73萬多,評分9.2,豆瓣Top250里名列第12位。
近來,接連兩部電影的成功,更可見中國觀眾對阿米爾·汗的喜愛。這兩部在中國甚至比在印度更受歡迎。(數據顯示,《巴霍巴利王(下:終結》的本土票房是《摔爸》的2.5倍;《神秘巨星》在印度的表現也不太好。)
大家都叫“汗”,憑啥就你阿米爾獨樹一幟地深受中國歡迎呢?
縱觀《三傻》到《神秘巨星》,不難看出,在中國受歡迎的印度電影,都是易于引起情感共鳴的勵志劇情片。
而像《巴霍巴利王》那種印度民族文化內核過于濃重的大片,則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會水土不服。
阿米爾·汗的電影熱切關注的社會現實問題,離中國并不遙遠。他的影片中反映的多是貧富差距、性別歧視與女性平權,還有兒童成長等話題。
他把這些普遍存在的尖銳的社會矛盾,以家庭為切入點,包裹在溫情勵志的喜劇里邊,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即便是雞湯,也讓人樂于下咽。
豆瓣上,米叔最受好評的5部作品,排前三的不是電影,而是:
《真相訪談》,是米叔主持的紀實類談話節目,揭露的都是印度當下最殘酷的社會弊病。(他甚至因此接到過許多死亡威脅電話)
一個功成名就的大明星,身體力行的為國家奔走呼號,為弱勢群體發聲……在了解這些之后,中國觀眾對他在喜愛之上,更多了一份崇敬。
于大多數人來說,阿米爾·汗早已不僅僅是一個演員了,他是“印度最后的良心”,還是行走的印度名片。
薩爾曼爾·汗
Salman Khan
觀眾印象:肌肉硬漢
昵稱:小薩 生日:1965.12.27
中國影迷送給薩爾曼·汗的昵稱叫小薩,這跟傻大壯如錘哥般的形象好像不太符合。
但是,薩爾曼年輕的時候也是英氣逼人的小鮮肉一枚。
換成長發,還有偶像氣質,你瞧這迷蒙般的眼神:
不過,如今53歲的他,更多的是憨傻可愛的肌肉硬漢形象,偶爾流露出一絲憂郁氣質。
薩爾曼·汗的父親Salim Khan是印度著名電影編劇。1987年,22歲的薩爾曼·汗參演父親編劇的電影《印度先生》出道。
90年代,幾部賣座影片都有他出演。
包括浪漫喜劇《君心復何似》《愛情保衛戰》《何日君能知我心》,動作片《可然和阿俊》,家庭劇《心系一處》。
其中,還包括他與另外兩大汗合作的影片——
1994年,在愛情喜劇《假假真真》里,他和阿米爾·汗飾演愛上同一個女孩的情敵。
1995年和1998年,他先后與沙魯克·汗合作了《可然和阿俊》《怦然心動》。
在后者里的客串,意外讓他獲得了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男配角。
在新千年初期,小薩“寶萊塢壞小子”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私下里放蕩不羈的個性,跟銀幕形象反差較大。
他曾因違法獵殺瀕危動物、酒駕造成一死三傷等惡劣事件多次被捕入獄。
這些都給他造成了負面影響,同時也給他帶來了長盛不衰的人氣。而他與“印度第一美女”艾西瓦婭·雷分分合合的狗血愛情也是印度人民津津樂道的八卦。
2010年,一部熱血動作片《無畏警官》讓他再次回春。
這之后,他以肌肉硬漢的形象,出演了許多動作大片——《代號猛虎行動》《無畏警官2》《刺激》《我是你的英雄》等都在票房上大獲成功。
這些動作片大多充斥著超長超浮夸的MV式片段,和慢鏡頭的逆天開掛動作戲,卻深受印度觀眾喜愛。
2015年,薩爾曼就迎來了從影生涯的里程碑作品《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這部影片獲得了極高的口碑,同時躋身印度影史票房前五。
還未在國內上映,豆瓣上7.5萬多人就給這部影片打上了8.6的高分。
正是基于影片的高口碑,和阿米爾·汗接連兩部影片在中國的大爆,才給了卓然影業將其引進到中國的信心。
但是,說到底,這部影片能夠獲得中國片方的青睞,還是在于它有著與阿米爾·汗電影同樣的主題——家庭+勵志。
一個有著虔誠信仰的印度大叔沖破重重阻攔,不遠千里護送一個巴基斯坦的小女孩,與父母重聚。(小女孩的母親跟《神秘巨星》里的母親還是同一位演員)
光是看簡介,就知道會很感人很勵志很正能量。(16年有看過,確實哭了)
也許薩爾曼·汗原本并沒有進軍中國市場的打算,但是從《摔爸》在中國大爆后,印度各大汗的粉絲掀起的熱烈討論(還有罵戰)來看:
不光中國片方樂于引進,寶萊塢本身也在密切關注中國市場。既然是整個行業的動向,那么演員必然置身其中。
比如,我們能發現寶萊塢電影的制作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
歌舞片段在減少,轉而朝深度挖掘劇情的精良方向上走。隨著歌舞的大幅刪減,影片時長也大大縮短。
較早接觸印度電影的朋友一定了解,早前的印度電影,充斥著多而密集的歌舞,動輒超過3小時都是家常便飯。
這兩點在最近上映的《摔爸》《神秘巨星》以及將要上映的《猴神大叔》上,都有很大改善。
如此說來,各方面都比較符合國人觀影口味的《猴神大叔》應該是蠻有潛力的了?
沙魯克·汗
Shah Rukh Khan
觀眾印象:浪漫之王
昵稱:沙沙 生日:1965.11.02
曾與薩爾曼·汗多次合作的沙魯克·汗,有“寶萊塢之王”的美譽,也是在中國知名度僅次于阿米爾·汗的印度影星。
1991年,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白癡》問世。1993年,他就憑借驚悚犯罪片《愛情騙局》里利用愛情血腥復仇的大反派Ajay一角獲得了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男主角獎。
其后,沙魯克·汗用一部接一部的愛情喜劇開啟了屬于他的寶萊塢時代。
《孽愛》《勇奪芳心》《國王》《真愛永存》等影片接連取得成功,叫好叫座。
到了2001年,戰爭史詩大片《阿育王》雖票房不理想,卻讓他蜚聲國際。次年的《寶萊塢生死戀》則正式將他推向了國際巨星的地位。
這兩部影片在國際上受到好評,讓西方世界認識到了這位魅力十足的亞洲演員。
由于沙魯克·汗的長相非常符合西方國家的審美,所以此后十幾年,他的大牌商業代言接到手軟。
偶像的外形加上影帝的實力,讓他一直都是印度觀眾最喜愛的愛情喜劇的寵兒,因此他還得了一個“浪漫之王”的稱號。
不過,他也喜歡涉獵犯罪和動作片,比如《金奈快車》《梟雄》《腦殘粉》等。
但不管哪種類型,通常都展示了其印度民族身份的主題,與海外僑民社區的聯系,以及對性別、種族、宗教歧視的不滿。
2010年,他主演了一部控訴美國種族歧視的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從人見人煩的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癥的穆斯林,到被美國總統接見,他飾演的可汗用信仰和慈愛解凍了種族歧視的堅冰。
他憑借這個印度阿甘式的角色再奪印度電影觀眾獎最佳男主角獎,至今保持著該獎項8個最佳男主的記錄。
這部影片在全球大范圍上映,紛紛打破歐亞非等將近20個國家的寶萊塢電影票房記錄,卻獨獨在中國大陸(2010.11.30號上映)慘敗,只有區區10萬美元。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在世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寶萊塢之王,為什么沒在中國獲得像阿米爾那樣的聲望。
一方面,沙魯克·汗主打本土和歐美市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沙魯克·汗的影片題材正好戳中了題材跑偏、文化隔閡的痛點。
《我的名字叫可汗》主角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癥,特殊人群本就是小眾題材(參考張靜初《我的影子在奔跑》),講得還是種族歧視、恐怖分子這種敏感話題,雖然故事也是勵志向的,但太過沉重。
《阿育王》和《寶萊塢生死戀》,一個是史詩戰爭片,一個是傳統的印度悲劇愛情故事,都不是中國人喜歡的類型。
再反觀他偏娛樂向的電影,又多是《超世紀戰神》之類的畫風奇特的視覺系“神“片,拉不開與其他寶萊塢明星的差距。
但也許他根本不在乎是否能夠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畢竟在印度本土和整個世界范圍內,他的影響力甚至比米叔更高。
作為統治了寶萊塢20多年的領軍人物,他是不折不扣的“印度夢”代言人:出身平凡,雙親早逝,憑借自身努力成為了第一個走向世界的印度影星。
這樣一位巨星式的人物,會為了中國市場妥協嗎?
如果薩爾曼·汗也在中國取得了成功,他會為了迎合中國市場而接拍勵志雞湯片嗎?
我覺得不會,他曾說:“我知道你們許多人從沒看過我的作品,我為你們感到悲哀(那是你們的損失),我是一個十分自戀的影星”。
赫里尼克·羅斯漢
Hrithik Roshan
觀眾印象:帥氣舞王
昵稱:赫帥 生日:1974.1.10
其實,原本只有“寶萊塢三汗”一說,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羅斯漢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席位。
羅斯漢以陽剛粗狂的男性魅力和強健的體魄聞名,其俊朗立體的帥氣臉龐和健美冠軍般的身材讓他成為萬千印度少女花癡的對象。
但真正讓電影觀眾為之瘋狂的,是他高超出眾的舞技,這在印度簡直是得天獨厚的一大殺器。
他主演的《幻影車神2》大家都會批劇情爛,但是又會為專門看他跳舞而沖向電影院。
還有一部展現他出眾舞技的電影《風箏》。
如果想看他跳舞,先看這兩部,或者網絡上也有很多他跳舞的視頻:
羅斯漢的父親也是大導演,所以他很早就以童星身份出道,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出現在銀幕上。
成年后的他,第一部有影響力的作品是2000年的《愛有天定》,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銀幕上展現歌舞天分。
2008年,羅斯漢主演的華麗史詩大片《阿克巴大帝》上映,進一步奠定了他印度巨星的地位。
2011年,他又帶來了一部勵志喜劇片《人生不再重來》。海報看起來像熱血動作片:
其實是公路旅行片,講得是三位好基友挑戰自我完成夢想的故事,也被稱為印度版《宿醉》。本片流傳較廣,反響比《宿醉》更高。
此外,羅斯漢還有一個形成了IP的系列大片《印度超人》。其畫風是這樣的:
這開掛的神技和特效不亞于BvS啊!豆瓣條目顯示,第四部已經定檔在了今年的圣誕節。
有趣的是,這個系列的導演拉克什·羅斯漢,正是他父親。難怪他能在電影里各種耍帥,原來有老爸撐腰啊!
這就是當下印度最紅火的四汗天王了,他們都是世人認識印度的一個窗口。
不過在個人成就方面,沙魯克·汗和阿米爾·汗要更勝一籌。
沙魯克獲得了歐美主流觀眾的認可,阿米爾則成功打入了亞洲市場。
他們兩人有很多共同點,在演藝圈都以演技精湛、多才多藝、敬業等諸多品質著稱,還都很熱衷公益。
最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擔起了傳播印度文化的重任,向世界輸出了優秀的印度電影。
也許你還注意到一個問題,名聲在外的《巴霍巴利王》的主角怎么沒提到?
《巴霍巴利王》的男主角叫帕拉巴斯,是寶萊塢新生代小生,小哥圓滾滾胖乎乎的長相挺討喜的。
這幾年來,寶萊塢還有一位異軍突起的男演員受到國際關注,而且他來自印度的死對頭巴基斯坦——
法瓦德·汗,2014年因一部愛情喜劇《皇室奇遇記》成功進軍寶萊塢,得到印度觀眾的喜愛。
因為他不僅演技扎實,還特別特別帥。
果然,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個好(帥)演員,可以讓印度人民忘掉仇恨。
寶萊塢還有許許多多這樣優秀的青年演員,四汗之后,就看他們了。
互動話題
你最喜歡的印度演員或影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