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文網訊】仰光大米市場內,因大米進入量下降,因此,大米出口價格有所上漲。數據顯示,出口到國外的厄瑪塔大米,一袋價格上漲了500緬幣,而國內食用的大米,因交易量較少,因此價格比較平穩。
一名大米商人表示,大米價格如何變化現在還很難預估,但如果有大量庫存的大米商人想要拋售的話,那么大米價格肯定還會發生變化。
據了解,此前,每天約有8萬袋大米進入仰光大米市場,而近期每天只有5萬袋左右。疫情嚴控期的4月份和5月份,因政府管制措施出臺,大米交易量較差,但大米價格則沒有出現變動。目前,國外對緬甸大米的購買力度正常,緬甸大米的出口也比較正常。
一名大米商人稱,今年,全國范圍內,用于出口的大米種類種植面積減少,國內食用量較大的大米種植量增加,因此,未來出口大米的價格預計還會繼續上漲。
目前,用于出口的厄瑪塔5分米,一袋的價格為2.5萬至2.6萬緬幣,15分米一袋的價格則為2.35萬緬幣,25分米一袋的價格為2.15萬至2.2萬緬幣。而主要供給國內食用的瑞保博山大米,一袋的價格為5.5萬緬幣,壁榜、疊德耶博山大米,一袋價格為5萬緬幣。
之前,聯合國農糧組織多次發出警告,受疫情和蝗災影響,全球或出現糧食危機。一些國家宣布禁止糧食出口,目前,這個由疫情引發的糧食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各國的重視。
縱觀全球,世界糧食產況并不樂觀,在全球二百零六個國家與地區中,只有三十三個能夠在糧食上做到自給自足。與此同時,美國,加拿大,阿根廷,這些糧食出口大國的嚴重減產,會對全球農業糧食生產構成了重大威脅;2019年末的澳洲大火嚴重影響了澳洲糧倉的糧食安全,澳洲糧食目前預計減產7%左右,非洲的沙漠蝗災對埃塞俄比亞、埃及、中東、巴基斯坦的糧食生產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壞···
減產、斷供、漲價,一系列的操作都在縮減你的口糧。糧食生產周期長達四個月,一旦糧食出現危機,這個剛需所產生的世界性恐慌將遠遠大于疫情所產生的沖擊。
為了保證緬甸國內的糧食安全,緬甸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要求米商、碾米廠等,向政府上報庫存
(2)嚴格審核下發大米出口新執照
(3)大米出口商、企業在出口大米時,需要向政府上交出口量的10%,作為國家糧食儲備
(4)要求商人上交已經過期的大米和碎米出口許可證
在全球多個大米出口國接連宣布禁止糧食出口后,緬甸并沒有限制大米出口。相反,緬甸政府希望通過此次危機,為大米市場創造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在出口大米減產的情況下,國外需求量又進一步提升,緬甸出口大米價格呈現增長趨勢。
從目前來看,在這場全球性的危機中,主產大米的緬甸,我們的“米袋子”和“錢袋子”暫時是保住了。接下來,緬甸政府會出臺怎樣的大米出口措施?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