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文網訊】撣邦北部消息,8月5日晚12點左右,皎梅鎮茵京山4號區一間民宅內,一男一女食用了蘑菇、腌制茶葉、竹筍后食物中毒,不幸去世。
據了解,皎梅茵京山4號區瑪雅挨征,在家中使用蘑菇、腌制茶葉、竹筍烹飪了菜肴,與來家中做客的吳巴烏,兩人一同使用了菜肴。之后,兩人食物中毒不幸去世。
幫忙將兩人遺體送往醫院的愛心人士稱,我們接到街區管理員求助趕到的時候,兩人已經死亡。
目前,皎梅警局已經以死亡案件立案偵辦。暫不知兩人食用了哪種蘑菇死亡。
在緬北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叢林里,野生菌盡情地吸噬著天地的靈氣、日月的精華,“瘋狂肆意”地生長。
每年的這個季節,很多人都忍不住到山里撿一點菌子來吃。炒菌子、炸菌子、煮菌子、菌子燉雞、菌子燉火腿、菌子炒臘肉、菌子炒飯、菌子燒烤、菌子火鍋……
菌子雖然美味,但有的也很危險。挑食菌子時一定要選擇認識的無毒的,如果吃了菌后看到小人跳舞,感覺到身體莫名浮動飄飄欲仙,想在山崗縱情高歌,腳踏魔鬼的步伐不停地摩擦、摩擦~那么,你吃的就是有毒的菌。
吃菌中毒會看到什么幻覺?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教訓
▼
看見蜘蛛網的
看見美女的
看見“小精靈”的
甚至還有……弄丟內褲的?
還有躺在病床上唱“忐忑”神曲的
每一個都引人發笑,代入感很強
但笑完之后,一定要長記性!
在緬北,每年都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吃菌子中毒。日前,東枝一家四口吃了野生菌,其中的2人不幸去世《野生菌季節到了!緬甸東枝市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2人死亡》。
菌子千萬種,安全第一種!
吃菌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野生菌三不吃:沒有吃過的不要吃、不認識的不要吃、沒有把握的不要吃
一、不要購買和采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類。即使對自己熟悉的,能確定為無毒的,食用時也不要雜,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種野生菌;
二、對購買和采來的能確定為無毒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減低,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
三、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曾吃過的,買來后一定炒熟炒透后再吃,不要吃加熱不充分的菌。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自救?
一、立即打急救電話求救;
二、在等待就醫時,可以進行適當的催吐處理,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其咽部,幫助嘔吐,盡快排出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緩解有毒物質的吸收;
三、讓患者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體液,防止中毒者導致脫水;
四、保留野生菌樣本供救治人員參考。
最后,友情提醒廣大菌子愛好者:
菌子的美味縱然讓人欲罷不能,但品嘗的大前提始終是安全。抱著僥幸心理去吃來路不明的菌類,無疑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表現。希望大家對有毒菌有更加系統的認識,減少中毒狀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