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 下列項目中,不屬于借款費用的是( )。
A.外幣借款發(fā)生的匯兌損失
B.借款過程中發(fā)生的承諾費
C.發(fā)行公司債券發(fā)生的折價
D.發(fā)行公司債券溢價的攤銷
標準答案: c
解 析:發(fā)行公司債券溢、折價的攤銷屬于借款費用。
2、 甲股份有限公司為建造某固定資產于2005年12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3年期一次還本付息公司債券,債券面值12000萬元(不考慮債券發(fā)行費用),票面年利率為3%。該固定資產建造采用出包方式。2006年甲股份有限公司發(fā)生的與該固定資產建造有關的事項如下:1月1日,工程動工并支付工程進度款1117萬元;4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1000萬元;4月19日至8月7日,因進行工程質量和安全檢查停工;8月8日重新開工;9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1599萬元。假定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按年計算,每月按30天計算,未發(fā)生與建造該固定資產有關的其他借款,則2006年度甲股份有限公司應計入該固定資產建造成本的利息費用金額為 ( )萬元。
A.37.16
B.52.95
C.72
D.360
標準答案: d
解 析:應計入該固定資產建造成本的利息費用=12000×3%=360(萬元)。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減去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
3、 甲公司為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1日為新建生產車間而向商業(yè)銀行借入專門借款2000萬元,年利率為4%,款項已存入銀行。至2005年12月31日,因建筑地面上建筑物的拆遷補償問題尚未解決,建筑地面上原建筑物尚未開始拆遷;該項借款存入銀行所獲得的利息收入為19.8萬。甲公司2005年就上述借款應予以資本化的利息為( )萬元。
A.0
B. 0.2
C.20.2
D.40
標準答案: a
解 析: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① 資產支出已經發(fā)生② 借款費用已經發(fā)生③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tài)所必需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4、 A企業(yè)2005年11月借款7500萬元用于固定資產建造,借款利率為12%,5年期,借款時發(fā)生的輔助費用為75萬元(金額較大)。A企業(yè)2006年1月1日開始建造,2006年2月1日支出1500萬元,2006年5月1日支出3000萬元,2006年12月1日支出3000萬元,工程于2007年3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2006年6月1日至9月30日工程發(fā)生非正常中斷。如按年計算借款費用,該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7500
B.8055
C.7980
D.8325
標準答案: d
解 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75+(1500+3000+3000)+7500×12%×11?4/12+7500×12%×3/12=8325(萬元)。
5、 甲公司股東大會于2005年1月14日做出決議,決定建造廠房。為此,甲公司于2月8日向銀行專門借款1000萬元,年利率為8%,款項當日劃入公司銀行存款賬戶。3月5日,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塊建房用土地使用權,價款500萬元,要求在3月底之前支付。3月9日,廠房正式動工興建。3月12日,甲公司購入建造廠房用水泥和鋼材一批,價款200萬元,當日用銀行存款支付。3月31日,支付購買土地使用權,并計提當月專門借款利息。甲公司在3月份沒有發(fā)生其他與廠房購建有關的支出,則甲公司專門借款利息應開始資本化的時間為( )。
A.3月5日
B.3月9日
C.3月12日
D.3月31日
標準答案: c
解 析:甲公司至3月12日才同時滿足,資本化開始的3個條件:資產支出已經發(fā)生;借款費用已經發(fā)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6、 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折價發(fā)行面值為1250萬元公司債券,發(fā)行價格為1000萬元,票面利率為4.72%,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折價。假定甲公司發(fā)行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門用于建造一條生產線,生產線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建設,于2002年年底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則甲公司2002年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為( )萬元。
A.100
B.59
C.104
D.109
標準答案: d
解 析:票面利息=1250×4.72%=59
由于1000=59×(1+r)ˉ1+59×(1+r)ˉ2+59×(1+r)ˉ3+59×(1+r)ˉ4+(59+1250)×(1+r)ˉ5,由此計算得出r=10%。
年份
期初公司債券余
額(a)
實際利息費
用(b)(按10%計算)
每年支付現(xiàn)金
(c)
期末公司債券 攤余成本
(d=a+b?c)
2000年 1000 100 59 1041
2001年 1041 104 59 1086
2002年 1086 109 59 1136
2003年 1136 113 59 1190
2004年 1190 119 1250+59 0
可見,2002年利息費用為109萬元。
7、 在確定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時,與專門借款有關的利息收入應( )。
A.計入營業(yè)外收入
B.沖減當期財務費用
C.沖減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
D.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標準答案: c
解 析: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減去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的金額為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
8、 某公司為建造固定資產發(fā)生的支出超過了專門借款總額的部分共計300萬元占用了一般借款,其中2004年10月1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價款150萬元,2005年4月1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價款150萬元。該一般借款為2005年7月1日從銀行取得的3年期借款800萬元,年利率為6%,到期一次歸還本息,工程于2005年末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則2005年該一般借款資本化金額為( )萬元。
A.2.25
B.15.75
C.10
D.0
標準答案: b
解 析:資本化金額=[150+150×(9÷ 12)]×6%=15.75萬元
二、多選題:
9、 下列利息支出中,可予資本化的有( )。
A.為對外投資而發(fā)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B.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fā)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
C.為開發(fā)房地產發(fā)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
D.清算期間發(fā)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
標準答案: b, c
解 析:企業(yè)發(fā)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主要包括企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開發(fā)的用于對外出售的房地產開發(fā)產品.企業(yè)制造的用于對外出售的大型機械設備等。
10、 下列項目中,屬于借款費用的有( )。
A.借款手續(xù)費用
B.發(fā)行公司債券發(fā)生的利息
C.發(fā)行公司債券發(fā)生的溢價
D.發(fā)行公司債券發(fā)生的溢折價攤銷
標準答案: a, b, d
解 析:借款費用包括借款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以及外幣借款而發(fā)生的匯兌差額等四個組成部分。
11、 企業(yè)為購建固定資產專門借入的款項所發(fā)生的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有( )。
A.所購建固定資產已達到或基本達到設計要求或合同要求時
B.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實質上已經完成時
C.繼續(xù)發(fā)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fā)生時
D.需要試生產的固定資產在試生產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時
標準答案: a, b, c, d
解 析:均滿足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tài)的條件。
12、 固定資產購建活動中,屬于非正常中斷的有( )。
A.與施工方發(fā)生質量糾紛導致的中斷
B.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勞動糾紛導致的中斷
C.資金周轉發(fā)生困難導致的中斷
D.工程用料沒有及時供應導致的中斷
標準答案: a, b, c, d
解 析:以上均屬于非正常中斷。
13、 下列有關借款費用的論述中,正確的有( )。
A.輔助費用不需要結合資產支出的發(fā)生額來確認其資本化額
B.籌建期內借款費用應先計入“長期待攤費用”而后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一次攤完
C.只有在連續(xù)非正常停工長達三個月或以上時,才能暫停資本化
D.如果當期計算的利息費用資本化額超過了本期實際利息費用,應以實際利息費用額作為當期資本化額
標準答案: a, c, d
解 析:籌建期間發(fā)生的借款費用如果是為購建固定資產,可予資本化。
14、 東方公司于2006年動工興建一棟辦公樓自用,在該辦公樓建造過程中發(fā)生的下列支出或者費用中,屬于規(guī)定的資產支出的有( )。
A.用銀行存款購買工程物資
B.支付在建工程人員工資
C.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yè)生產的產品
D.發(fā)生的業(yè)務招待費支出
標準答案: a, b, c
解 析:資產支出包括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以支付現(xiàn)金.轉移非現(xiàn)金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形式發(fā)生的支出。
15、 下列各項借款費用中,屬于借款輔助費用的有( )。
A.借款承諾費
B.發(fā)行債券折價攤銷
C.發(fā)行債券手續(xù)費
D.外幣借款匯兌損失
標準答案: a, c
解 析:借款輔助費用是企業(yè)為了安排借款以供支出而發(fā)生的必要費用,包括借款手續(xù)費、承諾費、傭金等。
16、 企業(yè)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以下借款費用信息( )。
A.當期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
B.當期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
C.當期借款費用總額
D.當期用于確定資本化金額的資本化率
標準答案: a, d
解 析:企業(yè)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借款費用信息為:①當期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②當期用于確定資本化金額的資本化率
三、判斷題:
17、 對于外幣專門借款的匯兌差額,屬于在開始資本化之前發(fā)生的,應將其計入當期損益。( )
對 錯
標準答案: 正確
解 析: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兌差額,應當予以資本化。
18、 企業(yè)建造的固定資產一旦發(fā)生了中斷,而且中斷時間連續(xù)超過3個月,則中斷期間發(fā)生的借款費用應當暫停資本化,直至固定資產的建造工作重新開始。(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①中斷時間連續(xù)超過3個月或以上;②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fā)生了非正常中斷。
19、 按照規(guī)定,用于計算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支出,應包括企業(yè)為購置或者建造固定資產而以支付現(xiàn)金.轉移非現(xiàn)金或者承擔債務形式發(fā)生的支出。(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發(fā)生承擔債務形式的支出,所承擔的必須是帶息債務。
20、 在資產分別建造,分別完工的情況下,如果獨立完工的部分能夠單獨使用,盡管整體工程還沒有完工,但該部分的借款費用應停止資本化。( )
對 錯
標準答案: 正確
解 析:在資產分別建造.分別完工的情況下,其任何一部分在其他部分建造期間可以獨立使用,則對該部分資產應當停止借款費用資本化。
21、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僅限于固定資產。(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銷售狀態(tài)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
22、 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通常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3個月或以上)的建造或者生產過程,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tài)。(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相當長時間是指為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所必需的時間,通常為一年以上(含一年)。
23、 在資本化期間內,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無論金額大小全部予以資本化,不以是否超過當期相關借款實際發(fā)生的利息金額為限。(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在資本化期間內,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不應當超過當期相關借款實際發(fā)生的利息金額。
24、 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其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必須與資產支出相掛鉤。(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為專門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并應當在資本化期間內,將其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成本,不再與資產支出相掛鉤。
四、簡答題:
26、 北方公司于2005年1月1日,為建造一工程項目專門以面值發(fā)行美元公司債券2000萬元,年利率為8%,期限為3年。合同約定,到期一次還本付息。2005年1月1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工程于2005年1月1日開始實體建造,截至6月30日發(fā)生以下支出:
1月1日,支出300萬美元;
3月1日,支出600萬美元;
5月1日,支出400萬美元;
6月1日,支出300萬美元;
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外幣業(yè)務采用發(fā)生時當日的市場匯率核算。公司按季計提債券利息,按季計算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相關匯率如下:
3月31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25元人民幣;
6月30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30元人民幣;
要求:
(1)計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資本化金額;
(2)寫出第二季度會計處理分錄。
標準答案: (1)計算第一季度利息和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
一季度利息資本化金額=2000×8%×3/12×8.25=330(萬元)
一季度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2000×(8.25-8.2)+40×(8.25-8.25)=100(萬元)
一季度資本化金額=330+100=430(萬元)
(2)計算第二季度利息和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
二季度利息資本化金額=2000×8%×3/12×8.3=332(萬元)
二季度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2000×(8.3-8.25)+40×(8.3-8.25)+40×(8.3-8.3)
=102(萬元)
二季度資本化金額=332+102=434(萬元)
(3)二季度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434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美元戶) 100`
――應計利息(美元戶) 40×8.3+2=334
27、 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從建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000萬元用于生產線工程建設,年利率8%,利息按年支付。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工程于2005年1月1日開工,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支付給建筑承包商乙公司300萬元。
2005年1月1日-3月末,該借款閑置的資金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為4萬元。
(2)2005年4月1日工程因糾紛停工,直到7月1日繼續(xù)施工。第二季度取得的該筆借款閑置資金存款利息收入為4萬元。
(3)2005年7月1日又支付工程款400萬元。第三季度,甲公司用該借款的閑置資金300萬元購入交易性證券,獲得投資收益9萬元,已存入銀行。
(4)2005年10月1日,甲公司從工商銀行借入流動資金借款500萬元,借期1年,年利率6%。利息按季度支付。10月1日甲公司支付工程進度款500萬元。
(5)至2005年末該工程尚未完工。
要求:
(1)判斷專門借款在2005年的資本化期間。
(2)按季計算2005年與工程有關的利息.利息資本化金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 (1)判斷專門借款的資本化期間
2005年資本化期間為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但4月1日―6月30日應暫停資本化。
(2)按季計算2005年與工程有關的利息、利息資本化金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①第一季度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
b.利息資本化金額=利息費用-閑置資金取得的利息收入=20―4=16(萬元)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6
銀行存款 4
貸:應付利息 20
②第二度(暫停資本化)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
b.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20―4=16(萬元)
借:財務費用 16
銀行存款 4
貸:應付利息 20
③第三季度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
b.利息資本化金額=20―9=11(萬元)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1
銀行存款 9
貸:應付利息 20
④第四季度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應全部資本化
b.從10月1日開始,該工程累計支出已達1200萬元,超過了專門借款200萬元,應將超過部分占用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資本化。
累計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200×(3/3)=200(萬元)
季度資本化率=6%/4=1.5%
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200×1.5%=3(萬元)
利息資本化金額=20+3=23(萬元)
c.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20
貸:應付利息 20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3
財務費用 4.5
貸:銀行存款(500×6%/4)7.5
一、單選題:
1、甲公司2004年6月10日銷售產品一批,價款500萬元,增值稅率17%,收到半年期的商業(yè)承兌匯票一張,年利息率為6%。該票據(jù)到期時,收到的票據(jù)款為()萬元。?
A.500
B.585?
C.598.65
D.602.55
標準答案:d
解 析:應收票據(jù)利息=應收票據(jù)票面金額×票面利率×期限=585×(6%/12)×6=17.55(萬元)
收到的票據(jù)款=面值+利息=585+17.55=602.55(萬元)。
2、乙企業(yè)賒銷商品一批,標價100萬元,商業(yè)折扣10%,增值稅稅率為17%,現(xiàn)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企業(yè)銷售商品時代墊運費0.5萬元,若企業(yè)按總價法核算,則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為()萬元。
A.90
B.100
C. 105.8
D.117.5
標準答案:c
解 析: 應收賬款入款金額=100×(1-10%)×(1+17%)+0.5=105.8(萬元)。?
3、甲公司采用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應收賬款估計的損失率為10%,2005年年初“壞賬準備”賬戶的貸方余額為15萬元(假定均為應收賬款計提),當年公司核銷的應收賬款壞賬損失8萬元,收回以前年度已作為壞賬核銷的應收賬款5萬元,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400萬元。則2005年年末公司應補提的壞賬準備為() 萬元。?
A.8
B.20?
C.28
D.40
標準答案:c
解 析:2005年末計提壞賬準備前“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15-8+5=12(萬元)?
2005年末應補提壞賬準備=400×10%-12=28(萬元)。
4、丙公司采用賬齡分析法核算壞賬,公司2005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500萬元,賬齡和估計損失率情況如下:1年以內應收賬款為350萬元,估計損失率5%;1~2年應收賬款為80萬元,估計損失率20%; 2~3年應收賬款為50萬元,估計損失率40%; 3年以上應收賬款為20萬元,估計損失率80%。計提壞賬準備前“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為6萬元,則丙公司2005年年末提取的壞賬準備為()萬元。
A.50
B.63.5
C.69.5
D.55.5
標準答案:b
解 析:2005年年末應保留的壞賬準備的余額=350×5%+80×20%+50×40%+20×80%=69.5(萬元)
2005年年末提取的壞賬準備=69.5-6=63.5(萬元)。
5、甲公司將應收賬款500萬元出售給某銀行,出售價格350萬元,出售后,收款風險由銀行承擔,不附追索權。該應收賬款已計提壞賬準備10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則由于此筆業(yè)務,將使甲公司發(fā)生()。?
A. 管理費用50萬元
B. 營業(yè)外支出50萬元?
C. 財務費用50萬元
D. 營業(yè)外收入50萬元
標準答案:b
解 析:甲公司將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不附有追索權的,應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350
壞賬準備100
營業(yè)外支出 50
貸:應收賬款500
故發(fā)生營業(yè)外支出50萬元。
二、多選題:
6、下列項目中,應通過“應收票據(jù)”核算的有( )。
A.銀行匯票
B.銀行承兌匯票
C.商業(yè)承兌匯票
D.銀行本票
標準答案:b, c
解 析:“應收票據(jù)”賬戶核算的內容是商業(yè)匯票,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yè)承兌匯票,銀行匯票和銀行本票屬于貨幣資金核算的內容。
7、按照企業(yè)會計制度,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A.企業(yè)取得應收票據(jù)時按票據(jù)的面值入賬
B.企業(yè)取得應收票據(jù)時按票據(jù)的到期值入賬
C.企業(yè)應于期末對帶息票據(jù)計提利息,增加應收票據(jù)的賬面價值
D.企業(yè)取得帶息應收票據(jù),在到期或貼現(xiàn)之前,其賬面價值應保持不變
標準答案:a, c
解 析:按照企業(yè)會計制度,企業(yè)取得應收票據(jù)時按票據(jù)的面值入賬;企業(yè)應于期末對帶息票據(jù)計提利息,增加應收票據(jù)的賬面價值。
8、下列項目中,影響帶息商業(yè)匯票賬面余額的因素有() 。?
A.票據(jù)的面值?
B.票據(jù)的期限?
C.票據(jù)的票面利率?
D.票據(jù)按承兌人分類
標準答案:a, b, c
解 析:帶息應收票據(jù)應于期末時計提利息,影響應收票據(jù)的賬面余額;票據(jù)按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yè)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對應收票據(jù)賬面余額沒有影響。?
9、在下列項目中,可以作為應收賬款入賬價值的有() 。?
A.銷售商品價款
B.增值稅銷項稅額?
C.商業(yè)折扣
D.代墊運雜費
標準答案:a, b, d
解 析:應收款項指向購買貨物或接受勞務的客戶收取的款項或代墊的運雜費等費用;商業(yè)折扣是在銷售時發(fā)生的,對應收賬款入賬價值沒有實質性影響。
10、下列項目中,其相關款項應轉入“應收賬款”賬戶的有() 。?
A.有確鑿證據(jù)表明企業(yè)所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jù)已無法收回 ?
B.有確鑿證據(jù)表明企業(yè)預付賬款后,其款項及所購貨物已無望收回 ?
C.已到期無法收回的應收票據(jù)?
D.長期無法收回的賠款
標準答案:a, c
解 析:按照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到期無法收回或有證據(jù)表明未到期的應收票據(jù)無法收回時,應將應收票據(jù)轉入應收賬款;B、D為“其他應收款” 核算的內容。?
11、下列項目中,屬于其他應收款核算內容的有()。?
A.應收股利?
B.代購貨單位墊支的運雜費?
C.備用金?
D.應收職工代墊款
標準答案:c, d
解 析:A、B選項分別通過“應收股利”或“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三、判斷題:
12、取得應收票據(jù)時,無論是商業(yè)承兌匯票還是銀行承兌匯票,也無論是帶息商業(yè)匯票還是不帶息商業(yè)匯票,一般應按其到期值入賬。()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 取得應收票據(jù)時,應按其面值入賬。
13、對于帶息應收票據(jù),應于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時計提利息,增加應收票據(jù)賬面價值,并沖減財務費用。()?
對錯
標準答案:正確
解 析:計提利息時,借記“應收票據(jù)”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14、應收賬款采用總價法核算情況下,購貨方享受的現(xiàn)金折扣和采用凈價法核算情況下購貨方享受的現(xiàn)金折扣,均應通過“財務費用”科目核算,所不同的是采用總價法應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而采用凈價法核算應貸記“財務費用”科目。()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采用凈價法核算情況下購貨方享受的現(xiàn)金折扣不應通過財務費用核算,因為采用凈價法核算情況下,是將扣減現(xiàn)金折扣后的凈額作為實際售價。
15、應收票據(jù)到期時,若付款人拒付票款或無力支付票款,應將票據(jù)本金和已記利息一并轉入應收賬款。()?
對錯
標準答案:正確
解 析:超過承兌期或有確鑿證據(jù)證明應收票據(jù)無法收回的情況下,應將應收票據(jù)轉為應收賬款,在轉賬的過程中,應將應收票據(jù)的本金和到轉賬日已經確認的利息一起轉為應收賬款。
16、應收賬款賬戶核算企業(yè)因銷售產品、材料、提供勞務、職工借款等業(yè)務,應向購貨單位或本單位職工個人收取的款項。 () ?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應收賬款是指企業(yè)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原因,應向購貨客戶或接受勞務的客戶收取的款項或代墊的運雜費。 職工借款、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應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
17、因供貨單位破產,企業(yè)預付賬款已不符合其性質,所購貨物也無望收回時,企業(yè)應借記“管理費用”,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企業(yè)應借記“其他應收款”,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四、計算題:
18、甲企業(yè)向乙企業(yè)銷售產品一批,價稅合計100萬元,收到乙企業(yè)開出并承兌的5個月期的帶息商業(yè)匯票一張,票面金額100萬元,年利率6%,出票日2月1日,到期日7月1日。甲企業(yè)在每季末對商業(yè)匯票計息。
要求:
(1)對甲企業(yè)收到的應收票據(jù)進行賬務處理。
(2)對甲企業(yè)應收票據(jù)在1季度末計提利息。
(3)甲企業(yè)票據(jù)到期,分別乙企業(yè)到期支付票據(jù)款和無力支付票據(jù)款兩種情形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1)甲企業(yè)收到票據(jù)時
借:應收票據(jù) 1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85.47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4.53
(2)3月31日計提利息
應計利息=面值×利率×期限=100×(6%/12)×2=1(萬元)
借:應收票據(jù)1
貸:財務費用1
(3)到期時
①乙企業(yè)支付票據(jù)款
應收票據(jù)到期值=面值+利息=100+100×(6%/12)×5=102.5(萬元)
借:銀行存款 102.5
貸:應收票據(jù) 101
財務費用 1.5
(注:結轉應收票據(jù)賬面余額101萬元;將未計提的利息1.5萬元直接計入財務費用)
②乙企業(yè)無力支付票據(jù)款
借:應收賬款 101
貸:應收票據(jù) 101
(注:未計提的利息1.5萬元在備查簿中登記)
19、甲公司采用余額百分比法核算壞賬準備,估計應收賬款的損失率為5%,2004年年末結賬前,應收賬款余額為500萬元,“壞賬準備”賬戶的貸方余額為10萬元,其他應收款余額為零。2005年公司發(fā)生以下相關業(yè)務:? (1)1月20日,收回A公司所欠貨款。A公司所欠貨款為50萬元,于購貨后第5天還款,甲公司按約定的付款條件2/10,1/20,n/30給予現(xiàn)金折扣(現(xiàn)金折扣按含稅計算)。?
(2)7月8日,收回2004年度已核銷的B公司壞賬6萬元。
(3)8月15日,因C公司已破產,甲公司確認應收貨款16萬元已無法收回,作損失處理。
(4)11月25日,向D公司賒銷商品,價款300萬元,增值稅51萬元。付款條件為2/10,1 /20,n/30,此筆貨款直到年末尚未收到。?
(5)假設本年未發(fā)生其他相關業(yè)務,12月31日,計提壞賬準備。?
要求:(1)計算甲公司2004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并編制分錄;?
(2)編制甲公司2005年上述業(yè)務的有關分錄并列示計算過程。
標準答案:(1)計算甲公司2004年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并編制分錄
2004年年末應提壞賬準備=500×5%-10=15(萬元)?
借:管理費用15?
貸:壞賬準備15
(2)編制甲公司2005年上述業(yè)務的有關分錄并列示計算過程
①1月20日,應給予的現(xiàn)金折扣=50×2%=1(萬元)?
借:銀行存款49?
財務費用1
貸:應收賬款――A50?
②7月8日收回已核銷的壞賬:?
借:應收賬款――B公司6
貸:壞賬準備6
借:銀行存款6
貸:應收賬款―― B公司6
③8月15日發(fā)生壞賬:?
借:壞賬準備16
貸:應收賬款――C公司16
④11月25日銷售商品:?
借:應收賬款――D351?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3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⑤2005年年末計提壞賬準備:
2005年年末應收賬款余額=500-16+351=835(萬元)
計提壞賬準備前,“壞賬準備”賬戶年末貸方余額=25+6―16=15(萬元)?
2005年年末應提壞賬準備=835×5%―15=26.75(萬元)?
借:管理費用 26.75?
貸:壞賬準備26.75?
20、乙公司采用賬齡分析法核算壞賬損失,2004年末和2005年末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如下:?
賬齡分析表單位:萬元?
賬齡 應收賬款余額 估計壞賬損失率
2004年年末 2005年年末
1年以內 5000 4000 4%
1~2年 1000 3000 10%
2~3年 200 400 30%
3年以上 100 200 40%
合計 6300 7600
2004年年初,“壞賬準備”賬戶貸方余額為120萬元,2004年該公司發(fā)生壞賬損失70萬元;2005年收回上年已核銷的壞賬20萬元,此外2005年年末應收賬款中,應收B單位賬面余額為300萬元,雖然賬齡在1年以內,但因經濟糾紛,估計壞賬損失率為80%,對B單位應收賬款按個別認定法處理。?
要求:
(1)計算乙公司2004年提取的壞賬準備金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2)計算乙公司2005年提取的壞賬準備金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1)計算乙公司2004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并編制分錄
2004年末應提壞賬準備=5000×4%+1000×10%+200×30%+100×40%―(120-70)
=200+100+60+40-50=400-50=350(萬元)?
借:管理費用350?
貸:壞賬準備350
(2)計算乙公司2005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并編制分錄
2005年末應提壞賬準備=(4000-300)×4%+3000×10%+400×30%+200×40%+300×80%―(400+20)=148+300+120+80+240-420=888-420=468(萬元)?
借:管理費用468?
貸:壞賬準備468
21、2005年1月31日,甲公司銷售一批貨物給乙公司,取得含稅收入2340萬元(其中價款2000萬元,稅款340萬元),收到乙公司簽發(fā)的不帶息商業(yè)承兌匯票一張,面值2340萬元,期限3個月。票據(jù)到期日,因乙公司財務困難,甲公司未收回票據(jù)款。
2005年7月1日,因急需流動資金,甲公司將該筆應收債權出售和融資:
(1)假設經與農業(yè)銀行協(xié)商,以該筆應收債權作質押取得短期借款2000萬元,期限3個月,年利率6%,利息到期一次支付。
(2)假設經與農業(yè)銀行協(xié)商,將該筆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取得出售價款2100萬元。按照協(xié)議規(guī)定,在款項無法收回時,銀行不附追索權,收款風險全部由銀行承擔。
(3)假設經與農業(yè)銀行協(xié)商,將該筆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取得出售價款2100萬元。按照協(xié)議規(guī)定,如果該筆應收債權在2005年末無法收回,企業(yè)應回購該筆應收賬款,回購價為2163萬元。到2005年末,銀行未收回賬款,企業(yè)按規(guī)定回購了這筆應收債權(假設利息在回購時處理)。
要求:
(1)對甲公司收到商業(yè)匯票進行賬務處理。
(2)對甲公司未能收回票據(jù)款進行賬務處理。
(3)對甲公司應收債權融資和出售分別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1)2005年1月31日,對甲公司收到商業(yè)匯票進行賬務處理
借:應收票據(jù)――乙公司234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
(2)2005年4月30日,票據(jù)到期,對甲公司未能收回票據(jù)款進行賬務處理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2340
貸:應收票據(jù)――乙公司2340
(3)對甲公司應收債權融資和出售分別進行賬務處理
①假設將應收債權作質押取得借款,賬務處理如下:
2005年7月1日,取得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2000
貸:短期借款2000
2005年7月31日和8月31日,分別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10
貸:預提費用(2000×6%/12×1)10
2005年9月30日歸還本金和利息
借:短期借款2000
預提費用20
財務費用10
貸:銀行存款2030
(注:應收賬款不結轉,期末應按規(guī)定計提壞賬準備;同時設置備查簿,登記質押的應收債權的賬面余額、質押期限和回款情況)
②假設將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不附追索權,賬務處理如下:
2005年7月1日,出售時可確認損益
借:銀行存款2100
營業(yè)外支出240
貸:應收賬款2340
③假設將應收債權出售給銀行,銀行未能收回款項時,企業(yè)應回購,則賬務處理如下:
2005年7月1日,出售時應視同取得借款
借:銀行存款2100
貸:短期借款2100
2005年末回購時
借:短期借款2100
財務費用63
貸:銀行存款2163
一、單選題:
1、 下列項目中,不屬于借款費用的是( )。
A.外幣借款發(fā)生的匯兌損失
B.借款過程中發(fā)生的承諾費
C.發(fā)行公司債券發(fā)生的折價
D.發(fā)行公司債券溢價的攤銷
標準答案: c
解 析:發(fā)行公司債券溢、折價的攤銷屬于借款費用。
2、 甲股份有限公司為建造某固定資產于2005年12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3年期一次還本付息公司債券,債券面值12000萬元(不考慮債券發(fā)行費用),票面年利率為3%。該固定資產建造采用出包方式。2006年甲股份有限公司發(fā)生的與該固定資產建造有關的事項如下:1月1日,工程動工并支付工程進度款1117萬元;4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1000萬元;4月19日至8月7日,因進行工程質量和安全檢查停工;8月8日重新開工;9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1599萬元。假定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按年計算,每月按30天計算,未發(fā)生與建造該固定資產有關的其他借款,則2006年度甲股份有限公司應計入該固定資產建造成本的利息費用金額為 ( )萬元。
A.37.16
B.52.95
C.72
D.360
標準答案: d
解 析:應計入該固定資產建造成本的利息費用=12000×3%=360(萬元)。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減去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
3、 甲公司為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1日為新建生產車間而向商業(yè)銀行借入專門借款2000萬元,年利率為4%,款項已存入銀行。至2005年12月31日,因建筑地面上建筑物的拆遷補償問題尚未解決,建筑地面上原建筑物尚未開始拆遷;該項借款存入銀行所獲得的利息收入為19.8萬。甲公司2005年就上述借款應予以資本化的利息為( )萬元。
A.0
B. 0.2
C.20.2
D.40
標準答案: a
解 析: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應同時具備三個條件:① 資產支出已經發(fā)生② 借款費用已經發(fā)生③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tài)所必需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4、 A企業(yè)2005年11月借款7500萬元用于固定資產建造,借款利率為12%,5年期,借款時發(fā)生的輔助費用為75萬元(金額較大)。A企業(yè)2006年1月1日開始建造,2006年2月1日支出1500萬元,2006年5月1日支出3000萬元,2006年12月1日支出3000萬元,工程于2007年3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2006年6月1日至9月30日工程發(fā)生非正常中斷。如按年計算借款費用,該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7500
B.8055
C.7980
D.8325
標準答案: d
解 析: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75+(1500+3000+3000)+7500×12%×11?4/12+7500×12%×3/12=8325(萬元)。
5、 甲公司股東大會于2005年1月14日做出決議,決定建造廠房。為此,甲公司于2月8日向銀行專門借款1000萬元,年利率為8%,款項當日劃入公司銀行存款賬戶。3月5日,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塊建房用土地使用權,價款500萬元,要求在3月底之前支付。3月9日,廠房正式動工興建。3月12日,甲公司購入建造廠房用水泥和鋼材一批,價款200萬元,當日用銀行存款支付。3月31日,支付購買土地使用權,并計提當月專門借款利息。甲公司在3月份沒有發(fā)生其他與廠房購建有關的支出,則甲公司專門借款利息應開始資本化的時間為( )。
A.3月5日
B.3月9日
C.3月12日
D.3月31日
標準答案: c
解 析:甲公司至3月12日才同時滿足,資本化開始的3個條件:資產支出已經發(fā)生;借款費用已經發(fā)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6、 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折價發(fā)行面值為1250萬元公司債券,發(fā)行價格為1000萬元,票面利率為4.72%,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還本,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折價。假定甲公司發(fā)行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門用于建造一條生產線,生產線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建設,于2002年年底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則甲公司2002年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為( )萬元。
A.100
B.59
C.104
D.109
標準答案: d
解 析:票面利息=1250×4.72%=59
由于1000=59×(1+r)ˉ1+59×(1+r)ˉ2+59×(1+r)ˉ3+59×(1+r)ˉ4+(59+1250)×(1+r)ˉ5,由此計算得出r=10%。
年份
期初公司債券余
額(a)
實際利息費
用(b)(按10%計算)
每年支付現(xiàn)金
(c)
期末公司債券 攤余成本
(d=a+b?c)
2000年 1000 100 59 1041
2001年 1041 104 59 1086
2002年 1086 109 59 1136
2003年 1136 113 59 1190
2004年 1190 119 1250+59 0
可見,2002年利息費用為109萬元。
7、 在確定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時,與專門借款有關的利息收入應( )。
A.計入營業(yè)外收入
B.沖減當期財務費用
C.沖減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
D.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標準答案: c
解 析: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減去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的金額為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
8、 某公司為建造固定資產發(fā)生的支出超過了專門借款總額的部分共計300萬元占用了一般借款,其中2004年10月1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價款150萬元,2005年4月1日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價款150萬元。該一般借款為2005年7月1日從銀行取得的3年期借款800萬元,年利率為6%,到期一次歸還本息,工程于2005年末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則2005年該一般借款資本化金額為( )萬元。
A.2.25
B.15.75
C.10
D.0
標準答案: b
解 析:資本化金額=[150+150×(9÷ 12)]×6%=15.75萬元
二、多選題:
9、 下列利息支出中,可予資本化的有( )。
A.為對外投資而發(fā)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B.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fā)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
C.為開發(fā)房地產發(fā)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
D.清算期間發(fā)生的長期借款利息支出
標準答案: b, c
解 析:企業(yè)發(fā)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主要包括企業(yè)(房地產開發(fā))開發(fā)的用于對外出售的房地產開發(fā)產品.企業(yè)制造的用于對外出售的大型機械設備等。
10、 手機電影支持在線免費播放,沒有廣告的高清視頻網站包括下哪那幾個( )。
A.小窩電影院
B.羅馬影院
C.苦瓜網
D.八一影院
標準答案: a, b, d
解 析:無。
11、 企業(yè)為購建固定資產專門借入的款項所發(fā)生的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有( )。
A.所購建固定資產已達到或基本達到設計要求或合同要求時
B.固定資產的實體建造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或實質上已經完成時
C.繼續(xù)發(fā)生在所購建固定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fā)生時
D.需要試生產的固定資產在試生產結果表明資產能夠正常生產出合格產品時
標準答案: a, b, c, d
解 析:均滿足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tài)的條件。
12、 固定資產購建活動中,屬于非正常中斷的有( )。
A.與施工方發(fā)生質量糾紛導致的中斷
B.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勞動糾紛導致的中斷
C.資金周轉發(fā)生困難導致的中斷
D.工程用料沒有及時供應導致的中斷
標準答案: a, b, c, d
解 析:以上均屬于非正常中斷。
13、 下列有關借款費用的論述中,正確的有( )。
A.輔助費用不需要結合資產支出的發(fā)生額來確認其資本化額
B.籌建期內借款費用應先計入“長期待攤費用”而后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一次攤完
C.只有在連續(xù)非正常停工長達三個月或以上時,才能暫停資本化
D.如果當期計算的利息費用資本化額超過了本期實際利息費用,應以實際利息費用額作為當期資本化額
標準答案: a, c, d
解 析:籌建期間發(fā)生的借款費用如果是為購建固定資產,可予資本化。
14、 東方公司于2006年動工興建一棟辦公樓自用,在該辦公樓建造過程中發(fā)生的下列支出或者費用中,屬于規(guī)定的資產支出的有( )。
A.用銀行存款購買工程物資
B.支付在建工程人員工資
C.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yè)生產的產品
D.發(fā)生的業(yè)務招待費支出
標準答案: a, b, c
解 析:資產支出包括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以支付現(xiàn)金.轉移非現(xiàn)金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形式發(fā)生的支出。
15、 下列各項借款費用中,屬于借款輔助費用的有( )。
A.借款承諾費
B.發(fā)行債券折價攤銷
C.發(fā)行債券手續(xù)費
D.外幣借款匯兌損失
標準答案: a, c
解 析:借款輔助費用是企業(yè)為了安排借款以供支出而發(fā)生的必要費用,包括借款手續(xù)費、承諾費、傭金等。
16、 企業(yè)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以下借款費用信息( )。
A.當期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
B.當期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
C.當期借款費用總額
D.當期用于確定資本化金額的資本化率
標準答案: a, d
解 析:企業(yè)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借款費用信息為:①當期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②當期用于確定資本化金額的資本化率
三、判斷題:
17、 對于外幣專門借款的匯兌差額,屬于在開始資本化之前發(fā)生的,應將其計入當期損益。( )
對 錯
標準答案: 正確
解 析: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兌差額,應當予以資本化。
18、 企業(yè)建造的固定資產一旦發(fā)生了中斷,而且中斷時間連續(xù)超過3個月,則中斷期間發(fā)生的借款費用應當暫停資本化,直至固定資產的建造工作重新開始。(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①中斷時間連續(xù)超過3個月或以上;②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fā)生了非正常中斷。
19、 按照規(guī)定,用于計算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支出,應包括企業(yè)為購置或者建造固定資產而以支付現(xiàn)金.轉移非現(xiàn)金或者承擔債務形式發(fā)生的支出。(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發(fā)生承擔債務形式的支出,所承擔的必須是帶息債務。
20、 在資產分別建造,分別完工的情況下,如果獨立完工的部分能夠單獨使用,盡管整體工程還沒有完工,但該部分的借款費用應停止資本化。( )
對 錯
標準答案: 正確
解 析:在資產分別建造.分別完工的情況下,其任何一部分在其他部分建造期間可以獨立使用,則對該部分資產應當停止借款費用資本化。
21、 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僅限于固定資產。(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銷售狀態(tài)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
22、 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通常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3個月或以上)的建造或者生產過程,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tài)。(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相當長時間是指為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所必需的時間,通常為一年以上(含一年)。
23、 在資本化期間內,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無論金額大小全部予以資本化,不以是否超過當期相關借款實際發(fā)生的利息金額為限。(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在資本化期間內,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資本化金額,不應當超過當期相關借款實際發(fā)生的利息金額。
24、 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其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算必須與資產支出相掛鉤。( )
對 錯
標準答案: 錯誤
解 析: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為專門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并應當在資本化期間內,將其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成本,不再與資產支出相掛鉤。
四、簡答題:
26、 北方公司于2005年1月1日,為建造一工程項目專門以面值發(fā)行美元公司債券2000萬元,年利率為8%,期限為3年。合同約定,到期一次還本付息。2005年1月1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20元人民幣。工程于2005年1月1日開始實體建造,截至6月30日發(fā)生以下支出:
1月1日,支出300萬美元;
3月1日,支出600萬美元;
5月1日,支出400萬美元;
6月1日,支出300萬美元;
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外幣業(yè)務采用發(fā)生時當日的市場匯率核算。公司按季計提債券利息,按季計算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相關匯率如下:
3月31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25元人民幣;
6月30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8.30元人民幣;
要求:
(1)計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資本化金額;
(2)寫出第二季度會計處理分錄。
標準答案: (1)計算第一季度利息和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
一季度利息資本化金額=2000×8%×3/12×8.25=330(萬元)
一季度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2000×(8.25-8.2)+40×(8.25-8.25)=100(萬元)
一季度資本化金額=330+100=430(萬元)
(2)計算第二季度利息和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
二季度利息資本化金額=2000×8%×3/12×8.3=332(萬元)
二季度匯兌差額資本化金額=2000×(8.3-8.25)+40×(8.3-8.25)+40×(8.3-8.3)
=102(萬元)
二季度資本化金額=332+102=434(萬元)
(3)二季度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434
貸:應付債券――債券面值(美元戶) 100`
――應計利息(美元戶) 40×8.3+2=334
27、 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從建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000萬元用于生產線工程建設,年利率8%,利息按年支付。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1)工程于2005年1月1日開工,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支付給建筑承包商乙公司300萬元。
2005年1月1日-3月末,該借款閑置的資金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為4萬元。
(2)2005年4月1日工程因糾紛停工,直到7月1日繼續(xù)施工。第二季度取得的該筆借款閑置資金存款利息收入為4萬元。
(3)2005年7月1日又支付工程款400萬元。第三季度,甲公司用該借款的閑置資金300萬元購入交易性證券,獲得投資收益9萬元,已存入銀行。
(4)2005年10月1日,甲公司從工商銀行借入流動資金借款500萬元,借期1年,年利率6%。利息按季度支付。10月1日甲公司支付工程進度款500萬元。
(5)至2005年末該工程尚未完工。
要求:
(1)判斷專門借款在2005年的資本化期間。
(2)按季計算2005年與工程有關的利息.利息資本化金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 (1)判斷專門借款的資本化期間
2005年資本化期間為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但4月1日―6月30日應暫停資本化。
(2)按季計算2005年與工程有關的利息、利息資本化金額,并進行賬務處理
①第一季度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
b.利息資本化金額=利息費用-閑置資金取得的利息收入=20―4=16(萬元)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6
銀行存款 4
貸:應付利息 20
②第二度(暫停資本化)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
b.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20―4=16(萬元)
借:財務費用 16
銀行存款 4
貸:應付利息 20
③第三季度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
b.利息資本化金額=20―9=11(萬元)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1
銀行存款 9
貸:應付利息 20
④第四季度
a. 專門借款利息=1000×8%/4=20(萬元),應全部資本化
b.從10月1日開始,該工程累計支出已達1200萬元,超過了專門借款200萬元,應將超過部分占用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資本化。
累計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200×(3/3)=200(萬元)
季度資本化率=6%/4=1.5%
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200×1.5%=3(萬元)
利息資本化金額=20+3=23(萬元)
c.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20
貸:應付利息 20
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3
財務費用 4.5
貸:銀行存款(500×6%/4)7.5
一、單選題:
1、丁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丙材料100噸,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 85萬元;從外地購入發(fā)生運輸費用 4萬元(假定不考慮增值稅抵扣),裝卸費用 1萬元,途中保險費用8萬元。原材料運抵企業(yè)后,驗收入庫原材料為99噸,運輸途中發(fā)生合理損耗1噸。則丙材料的入賬價值為()萬元。
A.500
B.585
C.513
D.508
標準答案:c
解 析:丙材料的入賬價值=500+4+1+8=513(萬元),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可以計入存貨成本。
2、甲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小規(guī)模納稅人,本期外購材料一批,購買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為17萬元,入庫前發(fā)生的挑選整理費用為3萬元,該批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萬元。
A.100
B.117
C.120
D.125
A BCD
標準答案:c
解 析:該批原材料的入賬價值=100+17+3=120(萬元),小規(guī)模納稅人支付的增值稅不得抵扣,應包括在存貨成本中;挑選整理費用也是存貨實際成本的組成內容。
3、乙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小規(guī)模納稅人,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A材料計劃成本每噸為100元。本期購進A材料300噸,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總額為3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5 100元,另發(fā)生運雜費500元(假定不考慮增值稅抵扣),途中保險費用800元。原材料運抵企業(yè)后驗收入庫為290噸,運輸途中合理損耗10噸。則購進A材料發(fā)生的成本差異(超支)為()元。
A.8 500
B.7 400
C.7 997
D.8 450
標準答案:b
解 析:A材料發(fā)生的成本差異(超支)=實際成本-計劃成本=(30 000+5 100+500+800)-100×290=3 6400-29 000=7400(元)(超支)。
4、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賬面余額為100萬元,數(shù)量為10噸。該原材料專門用于生產與乙公司所簽合同約定的20臺Y產品。該合同約定:甲公司為乙公司提供Y產品20臺,每臺售價10萬元(不含增值稅,本題下同)。將該原材料加工成20臺Y產品尚需加工成本總額為95萬元。估計銷售每臺Y產品尚需發(fā)生相關稅費1萬元(不含增值稅,本題下同)。本期期末市場上該原材料每噸售價為9萬元。估計銷售每噸原材料尚需發(fā)生相關稅費0.1萬元。期末該原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萬元。
A.85
B.89
C.100
D.105
標準答案:a
解 析: 原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20×10-95-20×1=85(萬元)。
5、乙公司庫存甲材料50噸,賬面余額60萬元,專用于生產A產品。預計可產A產品100臺,生產加工成本共計132萬元。A產品不含稅市場售價為每臺2.1萬元,估計每售出一臺產品公司將發(fā)生相關費用0.3萬元。則期末甲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萬元。
A.210
B.78
C.60
D.48
標準答案:d
解 析:可變現(xiàn)凈值=2.1×100-132-0.3×100=48(萬元)。
6、甲股份有限公司為商品流通企業(yè),發(fā)出存貨采用加權平均法結轉成本,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在結轉成本時結轉。該公司2004年年初存貨的賬面余額中包含甲產品1200件,其實際成本為360萬元,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30萬元。2004年該公司未發(fā)生任何與甲產品有關的進貨,甲產品當期售出400件。2004年12月31日,該公司對甲產品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庫存甲產品均無不可撤銷合同,其市場銷售價格為每件0.26萬元,預計銷售每件甲產品還將發(fā)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0.005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該公司2004年年末對甲產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萬元。
A.6
B.16
C.26
D.36
標準答案:b
解 析:2004年年末甲產品成本=360-400×(360÷1200)=240(萬元),2004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前,“存貨跌價準備”貸方余額=30-400×(30÷1200)=20(萬元)
2004年年末甲產品可變現(xiàn)凈值=800×0.26-800×0.005=208-4=204(萬元)
2004年年末應保留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240―204=36(萬元)
2004年年末應補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6-20=16(萬元)
二、多選題:
7、下列項目中,應計入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存貨采購成本的有()。
A.購入存貨運輸過程中的運輸費用
B.存貨儲備保管費用
C.采購人員工資
D.入庫前整理挑選費用
標準答案:a, d
解 析:存貨儲備保管費用和采購人員工資計入管理費用。
8、下列稅金中,應計入存貨成本的有( )。
A.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直接用于對外銷售的商品負擔的消費稅
B.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繼續(xù)用于生產應納消費稅的商品負擔的消費稅
C.進口原材料繳納的進口關稅
D.一般納稅企業(yè)進口原材料繳納的增值稅
標準答案:a, c
解 析: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委托加工繼續(xù)用于生產應納消費稅的商品負擔的消費稅和一般納稅企業(yè)進口原材料繳納的增值稅均可以抵扣,不計入存貨成本。
9、下列項目中,不應計入商品流通企業(yè)存貨入賬價值的有()。
A.小規(guī)模納稅人購入存貨時支付的增值稅額
B.購入存貨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
C.購入存貨時支付的包裝費
D.采購存貨過程中支付的倉儲費
標準答案:b, c, d
解 析:對于商品流通企業(yè),所購商品入庫前發(fā)生的費用不計入購貨成本,應計入當期損益。
10、下列項目中,應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貸方核算的有()。
A.入庫材料的成本超支額
B.入庫材料的成本節(jié)約額
C.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節(jié)約差異
D.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標準答案:b, c, d
解 析:在發(fā)生材料成本差異時,“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額,貸方登記節(jié)約額;發(fā)出材料,結轉材料成本差異時,一律從貸方轉出,轉出超支額用藍字,轉出節(jié)約額用紅字。
11、下列各項中,應在“包裝物”科目核算的有()。
A.各種包裝材料
B.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各種包裝容器
C.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各種包裝容器
D.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容器
標準答案:b, c, d
解 析:包裝物不包括包裝材料,包裝材料在“原材料”科目中核算。
12、下列各項對包裝物的會計處理中,說法正確的有( )。
A.隨同商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將其實際成本計入營業(yè)費用
B.隨同商品出售且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將其實際成本計入其他業(yè)務支出
C.在第一次領用出租用的新包裝物時,應將其實際成本計入營業(yè)費用
D.在第一次領用出借用的新包裝物時,應將其實際成本計入營業(yè)費用
標準答案:a, b, d
解 析:出租包裝物在第一次領用時,應將成本計入其他業(yè)務支出。
三、判斷題:
13、委托代銷商品已經存放在受托方,應作為受托方的存貨。()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委托代銷商品的所有權沒有轉移,應屬于委托方的存貨。
14、倉儲費用應一律計入當期管理費用。()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在存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應計入存貨成本。
15、委托加工物資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在委托方收回后直接銷售的,可以抵扣;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的,直接計入成本。()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在委托方收回后直接銷售的,直接計入成本;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的,可以抵扣。
16、會計期末,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原則對材料存貨進行計量時,對用于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只需將材料的成本與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相比即可。()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對用于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在會計期末按以下原則處理:
(1)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預計高于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成本計量。
(2)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
17、采用計劃成本計價核算的企業(yè),“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反映材料的節(jié)約額。()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采用計劃成本法計價核算的企業(yè),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借方反映材料的超支額。
18、存貨減少應同時結轉相應的跌價準備;但由于存貨的使用去向不同,結轉的渠道也不同,如果存貨是因銷售減少,則應將該部分存貨已提跌價準備轉入主營業(yè)務成本。()
對錯
標準答案:錯誤
解 析: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在銷售的同時,應將跌價準備轉入管理費用,不轉入主營業(yè)務成本。
四、計算題:
19、甲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2005年6月1日有關賬戶的期初余額如下:在途物資20萬元;預付賬款――D企業(yè)2萬元;委托加工物資――B企業(yè)4萬元;包裝物3萬元;原材料100萬元(注:“原材料”賬戶期初余額中包括上月末材料已到但發(fā)票賬單未到而暫估入賬的5萬元)。
2005年6月份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事項:
(1)1日,對上月末暫估入賬的原材料進行會計處理。
(2)3日,在途物資全部收到,驗收入庫。
(3)8日,從A企業(yè)購入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貨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為17萬元,另外A企業(yè)還代墊運費1萬元(假定運費不考慮增值稅,本題下同)。全部貨款已用轉賬支票付清,材料驗收入庫。
(4)10日,收到上月委托B企業(yè)加工的包裝物并驗收入庫,入庫成本為4萬元(假定加工費已在上月支付)。
(5)13日,持銀行匯票30萬元從C企業(yè)購入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貨款為20萬元,增值稅為3.4萬元,另支付運費0.8萬元,材料已驗收入庫,甲企業(yè)收回剩余票款并存入銀行。
(6)18日,收到上月末估價入賬的材料發(fā)票賬單,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貨款為5萬元,增值稅為0.85萬元,開出銀行承兌匯票承付。
(7)22日,收到D企業(yè)發(fā)運來的材料并驗收入庫。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貨款為4萬元,增值稅為0.68萬元,對方代墊運費0.4萬元。為購買該批材料上月預付貨款2萬元,收到材料后用銀行存款補付余額。
(8)25日,接受某企業(yè)捐贈的C材料,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價款為10萬元,增值稅1.7萬元。
(9)30日,盤盈C材料,估計市場價格為1萬元(含稅)。
(10)30日,結轉本月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的成本4萬元。
(11)30日,根據(jù)“發(fā)料憑證匯總表”,6月份基本生產車間生產領用材料80萬元,輔助生產車間領用材料12萬元,車間管理部門領用材料2萬元,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領用材料3萬元。
要求:編制甲工業(yè)企業(yè)上述經濟業(yè)務事項的會計分錄(“應交稅金”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單位:萬元)。
標準答案:
(1)6月1日,沖回上月暫估入賬的材料
借:原材料5
貸:應付賬款5
(2)6月3日,收到在途物資
借:原材料20
貸:在途物資20
(3)6月8日,購入材料
借:原材料101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銀行存款118
(4)6月10日,收回委托加工的包裝物
借:包裝物4
貸:委托加工物資4
(5)6月13日,用銀行匯票購入材料
借:原材料20.8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4
貸:其他貨幣資金24.2
借:銀行存款5.8
貸:其他貨幣資金5.8
(6)6月18日,收到原暫估入賬材料的發(fā)票,用商業(yè)匯票結算材料款
借:原材料5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0.85
貸:應付票據(jù)5.85
(7)6月22日,收到預付款購入的材料
借:原材料4.4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0.68
貸:預付賬款5.08
借:預付賬款3.08
貸:銀行存款3.08
(8)6月25日,接受材料捐贈
借:原材料1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待轉資產價值11.7
(9)6月30日,材料盤盈
借:原材料1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1
(10)6月30日,結轉包裝物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支出4
貸:包裝物4
(11)6月30日,結轉原材料成本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80
――輔助生產成本12
制造費用2
管理費用3
貸:原材料97
20、甲工業(yè)企業(yè)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計價核算,材料成本差異逐筆結轉。2005年8月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為50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為借方余額10.69萬元,甲企業(yè)8月份發(fā)生以下經濟業(yè)務:?
(1)5日購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記載的價款為60萬元,增值稅為10.2萬元。企業(yè)開出面額為70.2萬元的商業(yè)承兌匯票,付款期為3個月,材料尚未到達。?
(2)8日上述材料到達,驗收入庫,計劃成本為65萬元。
(3)20日用銀行存款購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記載的價款為100萬元,增值稅為17萬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另外用銀行存款支付運雜費(假設不考慮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抵扣)、保險費5萬元,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4萬元?(4)31日匯總本月領用原材料計劃成本共計150萬元,其中生產領用140萬元,管理部門領用8萬元,車間管理部門領用2萬元。?
要求:對甲企業(yè)上述有關材料業(yè)務進行賬務處理(單位:萬元)。
標準答案:
(1)8月5日用商業(yè)匯票采購材料
借:物資采購6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2
貸:應付票據(jù)70.2
(2)8月8日材料入庫
借:原材料65
貸:物資采購60?
材料成本差異5
(3)8月20日用銀行存款購入材料
借:物資采購105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銀行存款(100+17+5)122?
借:原材料104
材料成本差異1
貸:物資采購105?
(4)8月31日結轉發(fā)出材料成本
①結轉材料的計劃成本
借:生產成本140
管理費用8?
制造費用2?
貸:原材料150?
②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數(shù)量+本月入庫材料的數(shù)量)=(10.69-5+1)÷[500+65+104]×100%=1%??
借:生產成本(140×1%)1.4
管理費用 (8×1%)0.08
制造費用 (2×1%)0.02
貸:材料成本差異1.5
21、前方股份有限公司存貨在年末按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對于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的差額,按單項存貨計提跌價準備。2005年12月31日,經檢查有關存貨情況如下:
(1)甲商品的賬面成本為2 000萬元,估計售價為2 300萬元,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6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甲商品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10萬元。
(2)乙材料的賬面成本為60萬元,因用該材料生產的產品陳舊過時,決定停產;公司擬將乙材料出售。年末估計乙材料的售價為50萬元,估計材料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2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乙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零。
(3)丙材料的賬面成本為400萬元,丙材料的估計售價為390萬元;丙材料用于生產A商品,年末已簽訂供貨合同,該A商品市場緊缺,全部被客戶包銷,合同價格750萬元。據(jù)估計,將丙材料生產成A商品還應發(fā)生其他成本100萬元,生產完成后總成本為500萬元。估計的A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15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丙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零。
(4)丁材料的賬面成本為600萬元,丁材料的估計售價為520萬元;丁材料用于生產B商品。根據(jù)生產計劃,用丁材料600萬元生產成B商品的成本為740萬元,即至完工估計將要發(fā)生其他成本140萬元。B商品因同類商品的沖擊,市價下跌,估計售價為730萬元,估計B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5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丁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5萬元。
要求:計算2005年年末前方股份有限公司應計提的跌價準備,并進行賬務處理。
標準答案:
(1)計算甲商品應提的跌價準備
甲商品可變現(xiàn)凈值=甲商品的估計售價- 甲商品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2 300-60=2 240(萬元)
因甲商品的賬面成本為2 000萬元,低于可變現(xiàn)凈值,存貨跌價準備余額應為零;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甲商品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10萬元,故應沖回跌價準備110萬元。
(2)計算乙材料應提的跌價準備
乙材料可變現(xiàn)凈值=乙材料的估計售價-乙材料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50-2=48(萬元)
因乙材料成本為6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48萬元,應保留存貨跌價準備余額12萬元;計提跌價準備前,乙材料存貨跌價準備的余額為零,故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2萬元。
(3)計算丙材料應提的跌價準備
A商品可變現(xiàn)凈值=A商品的估計售價-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750-15=735(萬元)
因A商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735萬元高于A商品的成本500萬元,丙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計量,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4)計算丁材料應提的跌價準備
B商品可變現(xiàn)凈值=B商品的估計售價-估計的B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730-50=680(萬元)
因B商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680萬元低于B商品的成本740萬元,丁材料應當按照原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計提跌價準備。
丁材料可變現(xiàn)凈值=B商品的估計售價― 將丁材料加工成B商品估計將要發(fā)生的成本― 估計的B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730-140-50=540(萬元)
丁原材料的成本為60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540萬元,應保留存貨跌價準備6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丁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5萬元,故應補提45萬元。
(5)2005年年末前方股份有限公司應計提的跌價準備=12+45-110=-53(萬元),即沖回跌價準備53萬元。前方股份有限公司的賬務處理是:
借:存貨跌價準備53
貸:管理費用53
22、青松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2005年年末庫存乙材料、丁產品的賬面余額分別為1 000萬元和50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庫存乙材料、丁產品計提的跌價準備的賬面余額分別為0萬元和100萬元。
庫存乙材料將全部用于生產丙產品,預計丙產品的市場價格總額為1 100萬元,預計生產丙產品還需發(fā)生除乙材料以外的總成本為300萬元,預計為銷售丙產品發(fā)生的相關稅費總額為55萬元。
丙產品銷售中有固定銷售合同的占80%,合同價格總額為900萬元。丁產品的市場價格總額為350萬元,預計銷售丁產品發(fā)生的相關稅費總額為18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計算青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并進行賬務處理。(單位:萬元)
標準答案:
(1)計算丁產品應提的跌價準備
丁產品可變現(xiàn)凈值=350-18=332(萬元),丁產品的賬面余額為500萬元,需保留跌價準備168萬元,計提前跌價準備余額為100萬元,故需補提68萬元。
(2)計算乙材料應提的跌價準備
①乙材料生產的丙產品有固定合同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900-55×80%=856萬元;丙產品有固定合同部分的成本=(1 000+300)×80%=1 040(萬元),乙材料需計提跌價準備,乙材料此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900-300×80%-55×80%=616(萬元),乙材料此部分的成本=1 000×80%=800(萬元),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84萬元;
②丙產品無合同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1 100×20%-55×20%=209(萬元);丙產品無固定合同部分的成本=(1 000+300)×20%=260(萬元),乙材料需計提跌價準備,乙材料此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1 100×20%-300×20%-55×20%=149(萬元),乙材料此部分的成本=1 000×20%=200(萬元),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1萬元;
(3)青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68+184+51=303(萬元)。賬務處理是:
借:管理費用303
貸:存貨跌價準備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