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人”——青燈黃卷,皓首窮經,堅持每天分享人事檔案知識。
在體制內工作,中途離開現單位,不管是退休了、調到新單位了、還是自己單干,都要注意自己檔案的保管,別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檔案變成死檔案。
(一)退休的干部
體制內的干部退休后,檔案依舊保管在原來的單位,無須轉遞檔案。如原來屬于組織部門保管,退休后依舊保管在組織部門;原來在人社局保管的,退休后還是由人社局保管。退休后個人不能取走自己的檔案,如果要利用的檔案,必須由原工作單位辦理有關事項。
注意:干部死亡5年后,其人事檔案移交本單位檔案部門保存,按同級國家檔案館接收范圍的規定進館。
(二)調到新單位
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干部由一個區域(單位)調到另外一個區域(單位),不管其是否還在體制內,只要檔案管理權限發生了變化,檔案都要隨著個人轉遞到新單位,所謂檔隨人走。
調動手續完成后,檔案轉遞的辦理流程如下:
1.到新工作單位開具調檔函件;
2.帶著調檔函件到原工作單位的組織部門(管檔單位)申請辦理檔案調動;
3.原工作單位根據調檔函件辦理調檔,并通過專門通道寄出檔案。
根據《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權限發生變動的,原管理單位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機構應當對檔案進行認真核對整理,保證檔案內容真實準確、材料齊全完整,并在2個月內完成轉遞;
注意:轉遞干部人事檔案必須通過機要交通或者安排專人送取,轉遞單位和接收單位應當嚴格履行轉遞手續。
(三)離職后無單位接收的
如果干部離職后沒有單位接收,必須及時找相應的7檔案管機構(如人才市場)接收檔案,確保離職后檔案有地方保管。
根據《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干部出現辭職、出國不歸或者被辭退、解除(終止)勞動(聘用)合同、開除公職等情況,在黨委(黨組)或者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對當事人作出結論意見或者處理處分,經保密審查后,原管理單位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機構應當將檔案轉遞至相應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或者本人戶籍所在地的社會保障服務機構。接收單位不得無故拒絕接收人事檔案。
轉遞到公共人才服務機構的,檔案轉遞辦理流程如下:
1. 到公共人才服務機構開具調檔函;
2. 持調檔函到原工作單位組織部門辦理調檔事宜;
3. 原工作單位辦理后,寄出檔案到公共人才服務機構。
特別要提醒注意的是:離職后,檔案千萬不能放在自己手里,或者由沒有檔案保管資質的機構進行保管,因為這樣會讓檔案變成“死檔案”。
總的來說
離職后,干部人事檔案有接收單位的,由原單位將其檔案轉交接收單位。暫無接收單位的,將其檔案轉交當地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機構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