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倆,一個是軍中綠花,以昂揚的姿態盡情綻放,一個是挺拔的白楊,永遠保持著向上的力量。曾經,他們是銀幕上最閃亮的星,點亮了無數人的目光,曾經,他們是太多人的偶像,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太多人的心。所以,“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我想,無論何時,我們都難以將他們忘記。而今天,我想以照片的方式,來對這兩位藝術家的銀幕形象,做一個重溫和回顧。
1955年,王曉棠初登銀幕主演了第一部電影《神秘的旅伴》。她在其中扮演潑辣有個性的彝族姑娘小黎英。這個角色使王曉棠一舉成名,并成為萬千人的偶像。王曉棠初登銀幕的模樣是那樣的清秀,那樣的明麗,令人心動。
1956年,王心剛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寂靜的山林》,在其中扮演男主角英俊帥氣的馮廣發,并從此開啟了自己的銀幕生涯。王心剛的形象非常突出,十分適合上鏡頭。也因此,初登銀幕的他便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1958年,王曉棠進入八一廠,成了一名專業電影演員,并因在電影《邊寨烽火》中扮演瑪諾,展示了自己非凡的表演才華,而獲得第11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而在同一年年,她和于洋等演員一起主演電影《英雄虎膽》,并在其中嘗試反派,扮演女特務阿蘭。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王曉棠大膽突破自己,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務。影片中那段倫巴舞,至今令人難忘。
同樣是1958年,王心剛也調入了八一任演員,并同樣在《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嘗試反派,扮演姚葦。這是王心剛演藝生涯中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扮演反面角色。
1959年,王曉棠和王心剛在電影《海鷹》中首次銀幕同框,王心剛扮演男主角張敏,王曉棠扮演女民兵連長吳玉芬。兩人首次合作便大獲成功。“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開始流傳。
1960年,王心剛在電影《勐垅沙》中扮演男主角江洪,這部電影影響力不是特別大,但王心剛那剛毅英武的形象,卻給廣大觀眾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1961年,王心剛應邀出演謝晉執導的電影《紅色娘子軍》,在其中扮演男主角洪常青。這是王心剛的又一經典的銀幕形象。當影片中洪常青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壯烈犧牲時,影院中傳出陣陣哭聲。可見王心剛的表演多么傳打動人心。
1962年,王曉棠在電影《鄂爾多斯風暴》中扮演男主角烏力記的未婚妻烏云花。在王曉棠的演藝生涯中,她曾多次扮演少數民族女性形象,并且都非常成功。這一年,王曉棠榮幸地成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
也是在同樣的1962年,王心剛也被評選為“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大幅明星照懸掛在全國各大影院中。
1963年,王曉棠和王心剛再次銀幕同框,分別在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中扮演男女主角。王曉棠在這部影片中一人分飾兩角,以精湛的演技將姐姐金環的潑辣和妹妹銀環的文靜表現得淋漓盡致。王曉棠因此全票通過當年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選,成為影后。但可惜的是這次評選并未頒獎。而王心剛在影片中扮演楊曉冬,沉穩內斂,又機智勇敢,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記憶。
1964年之后,王曉棠在特殊十年中受到沖擊,曾到北京郊區的林場工作6年,中斷了自己的銀幕生涯。直到1975年才重新回到八一廠工作。
而王心剛在1965年,拍攝了《秘密圖紙》和《烈火中永生》兩部。在《烈火中永生》中,他扮演了一個類似于大群眾的角色。觀眾很難在影片中找到他的身影。
1974年,王心剛參加了電影《偵察兵》的拍攝,在其中扮演男主角郭銳。王心剛這時雖然已不再年輕,但銀幕形象卻同樣器宇軒昂、光彩照人。
1976年,王心剛在電影《南海長城》中扮演男主角區英才。這部電影里,初出茅廬的劉曉慶扮演了甜女這個角色。
1981年,王心剛在電影《傷逝》中扮演涓生。這是他在銀幕上所塑造的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形象。除此之外,王心剛大部分的銀幕形象都是軍人。
1981年,49歲的王心剛在電影《知音》中出演男主角蔡鍔的形象,并憑借此角成為了當年百花獎影帝。
是的,王曉棠從拍完《野火春風斗古城》之后,就很少有銀幕作品出現。直到1982年,她自編自導了一部電影《翔》,并在其中扮演女主角蔡翩翩。
1988年,王心剛被確認為國家一級演員。
而在同一年,王曉棠擔任了八一廠副廠長的職務。1992年擔任八一廠廠長。
2014年,王心剛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2015年,王曉棠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從兩位老藝術家的從影經歷可以看出,他們在銀幕上塑造了太多經典人物形象,在生活中也曾遭遇磨難。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堅強地走了過來,并微笑著,面對明天。如今,兩位老藝術家都不再年輕,王曉棠84歲,王心剛86歲,但是時光帶不走他們的笑容,和他們昂揚向上的生命姿態。在這里,我衷心地祝福這兩位老藝術家:身體健康!永葆藝術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