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又稱地沖、地衢、厥心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處,腳底板彎曲時的凹陷處。選擇適當(dāng)?shù)乃幬铮N在足心,藥性通過涌泉穴,滲入腎經(jīng),進(jìn)而傳至其他臟腑,并發(fā)揮效能,可治療各種臟器之疾病。貼足心所用方,簡便易行,茲舉例說明如下。
1、神經(jīng)衰弱 酸棗仁、柏子仁各9克,高度糧食酒適量。將二味中藥研成末,用酒調(diào)拌成泥狀,分別涂于手表大小的兩塊紗布上,然后貼敷于雙足心涌泉穴,用膠布或繃帶固定,每晚睡前貼上,翌日晨起取掉,連續(xù)7-10次,對神經(jīng)衰弱引起的失眠、頭痛、頭昏有良效。
2、咯血 鮮大蒜12克(去皮、搗成泥狀),硫磺末6克、肉桂末、冰片各3克,研勻后,分別涂于兩塊紗布上(手表大的面積),然后貼敷于雙腳心涌泉穴,用膠布或繃帶固定,隔日調(diào)換1次。為避免局部皮膚發(fā)紅起泡,可先在涌泉穴皮膚上涂一層薄石蠟油或凡士林等,一般貼敷3-4次,咯血應(yīng)好轉(zhuǎn)。
3、高血壓 吳茱萸18克,研細(xì)末,用醋調(diào)勻,分別涂于兩塊紗布上,然后貼敷于涌泉穴,用膠布固定,每晚睡前貼,次日起床取下。連續(xù)貼敷7-10次,可使血壓下降或正常。
4、口舌生瘡 天南星10克,研為細(xì)末,醋調(diào)勻后貼足心。每天1次,睡前貼,清晨起床即去,以愈為度。
5、寒氣上逆引起的嘔吐 吳茱萸15克,鮮姜30克,搗爛貼足心。
6、小便不通,少腹急脹 水仙頭2個,蓖麻子30粒,搗爛貼足心。一夜一換,連貼2-3次。
7、腎虛腰痛、夜尿頻多 肉桂15克,附子9克,搗為細(xì)末,酒調(diào)貼足心。一夜一換,連貼3-5天。
8、喘咳 明礬30克,面粉、醋各適量,和勻做成小餅,貼兩足心,布包一晝夜。
9、鼻衄 大黃30克,生地黃15克,均研末,加少量面粉和醋調(diào)勻,貼雙足心,布包一晝夜。
10、口眼斜 半夏、天南星、附子各9克,研細(xì),加蔥頭20個,共同搗爛,于睡前貼兩足心。
11、久瀉、寒瀉 大蒜頭2個,搗如泥狀,分貼雙足心。每次貼1-2個小時,隔日1次,宜貼3-4次。祝建材獻(xiàn)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