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圖文無關)
“生八月,死臘月”,其實它原話是“會生之人生八月,會死之人死臘月”,人們為什么會這樣說呢?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乍聽這句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在傳揚封建迷信,其實,只要你了解農村的生活環境,細想想,它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會生之人生八月”,這句話從字面上很簡單,就是說,會生孩子的女人,要在八生產。首先我們來看看八月的農事,八月是農村收獲季節,辛苦勞碌的人們,終于把一年的勞動果實收在名下,農作物豐收了,糧食滿倉,柴成垛。農民的心情不言而喻,高興、開心;而在這時,家里添人進口又增一喜,當然是“豐收糧多不受餓,增人添口全家樂;吃的用的不用愁,母子幸福開心多”!
其實在以前的農村,生活并不是太好,一天三頓能吃上飽飯都是難事,只有在收獲后的這段時間,生活無憂,所以農村人認為,孩子生在八月份,最為幸福,故有了“會生之人生八月”之說。
“會死之人死臘月”,這句話的意思是,假如人要過世,在年內的月份里,臘月最為理想。這是因為臘月,是一年里最寒冷的月份,那真是“滴水成凍速結冰,什么細菌皆難生;腐爛問題不存在,隨時都能見真容”!
假如有人在這樣的寒冷的天氣里死去,遺體不易腐爛,親朋好友前來吊唁,隨時都可看到逝者的尊容。其實,農村人對于葬禮是非常講究,假如家里有老人過世,會將老人的遺體停在家里好多日,然后再風風光光地送老人下葬入土。如果不在其它份去世的,遺體易腐爛茲生細菌,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想看看世者的遺容都是件很難的事。
我個人認為,這句俗語很有道理的,但時代不同了,事事都在改變,這些俗語老話,都是先人們的實際經驗之總結,我們還是要尊重它,尊重歷史,尊重民俗文化。
朋友,你說我說的對嗎?歡迎留言點評!
作者鄉村農夫,本名劉亞,靈璧禪堂鄉人氏,1982年高中畢業,現為靈璧政協十屆二次社情民意代表,靈璧家園義工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