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瘡必割肉,一邊想著我要刻苦學習,一邊還聊微信聽歌曲,你的誓言豈不是扇自己的臉
(一)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其實不是理想的差距,而是自控力之間的差距,換言之,則是意志力的差距。意志堅定了,做事就專心,就會出成效。做一件事,如果做事心猿意馬、朝三暮四,不知不覺,做事的效率就會降低,成功的希望就會渺茫。
這個寒假,面對著厚厚的作業,有的孩子能認真完成,有的孩子則只能是貌似完成。因為缺乏了老師的監督,家長又沒有在身邊守著,有些孩子寫作業,就演變成抄答案的過程。認真做作業與抄作業答案,兩者的學習效果肯定有區別。
很多孩子對所謂的人生哲理,確實很明白,都能夸夸其談地講一套,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又無法抵御眼前的誘惑。最大的誘惑,當然是手機游戲,即使不玩游戲,也想在微信上聊聊天,不知不覺,半天的時光,就被這種有意無意的懈怠而浪費了。
昨天,有人加了我的微信好友。微信好友的名稱是“嘿,該努力了”。微信提示,這個微信號好友比較少,當心該微信號有詐騙行為。
我通過了微信好友之后,對方發了一大段話。他首先告訴我,放假之后,他一直在玩手機,懊悔浪費掉的時光,但確實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接著,他向我提出了5個問題。一是,晨練因不能跑步,而不知道練什么。二是,作業有不會的,不知道問誰。問老師,有可能不能及時解決。三是,怎么才能做到不玩手機,因為手機誘惑太多了,且寫作業必須用手機。四是,父母是醫生,不像別人的父母能保證對他的陪伴。五是,弟弟輸液時,他要照看,這時候不能學習,平時雜事太多了,影響學習。
上述5個問題,很有意思,同時讓我發笑。顯然,對方就是一個學生,想專心致志地學習,又無法克服自己的懶散心理。他向我提出5個問題,實際上,真正的困惑是,他懂得刻苦學習的價值,也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但是,就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懶惰。
我只跟對方聊了幾句,獲悉對方是個高三學生。我不知道怎么勸他,只是告訴他,最大的癥結是你在裝睡,再響的鑼鼓也喊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我希望他不要做裝睡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
他說,那就是要有自制力,對吧。我說,對呀。對方貌似在沉默,我按了幾下手機屏幕,就刪除了他。
(二)
今天上午9點多,我忽然想到了“嘿,該努力了”,這個小子,是不是正在學習呢?是不是手機還在身邊呢?我頓時產生了一點好奇心,干脆在微信通訊錄上找到了他,發出了加好友的申請。
我想的是,如果他在玩手機,肯定會看到我在微信上加他好友;如果他在寫作業,肯定就不會看到手機。哪知道,一兩秒之后,他竟然通過了我的微信好友申請。天啊,他在玩手機,說不定正在聊微信呢。
有一份驚喜,也有一份落寞。唉,果然是,學渣的眼睛里只有手機,對于絕大多數的孩子而言,手機的誘惑,確實太難克服了。我們很多成年人,譬如我老胡,都成為手機控,生活中離不開手機,何況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呢?
我們很快聊了起來,我有些好奇地問,是不是又在玩手機呢?對方回答,他在用手機寫作業,英語老師把作業發到手機微信上,他在手機上,看著英語題,在做。他還透露,家里有打印機,但是電腦壞了。何況,用電腦打印作業,有點浪費。
聊天中,我得知,初六之前,他很快就完成了作業,不過,他完成作業,實際上是在抄答案。如今,因為抗擊疫情,假期延長,老師的作業是通過手機微信布置。
孩子的父母開了一家私人診所,眼下正在忙碌著接診。他有自己的房間,學習環境不錯,但就是心不在焉,應付著老師布置的作業,總是想著作業之外的事情。
我問他,難道老師不每天檢查你的作業嗎?我告訴他,我認識一個學生,在衡二讀高三,早上5:30起床后,必須要把晨練或晨讀的小視頻到小組群里。我家小兒子的晨讀晨練時間是早7點,本組的家庭多數買了跑步機,晨練起來很方便。
這個孩子告訴我,他在衡水某高中就讀,這個寒假,老師沒有要求他們早晨起來發晨讀或晨練的視頻,自己的作業很容易蒙混過關。他的父母忙碌著自己的事情,也沒有過問他的學習情況。不知不覺,他內心沒有繃緊學習這根弦,手里的手機一直沒有放下過。
我不由得發出一聲嘆息,實際上,這個孩子的內心是想學習好的,但是,骨子里缺乏自制力,與此同時,來自老師、家長方面的約束力也不夠,不知不覺,他就荒廢起時間,玩起了手機,放松了作業要求。就這樣,不知不覺、迷迷糊糊地混了大半個寒假。
(三)
實際上,“嘿,該努力了”是個力求上進的好孩子,只不過,他的學習欲望在手機的誘惑面前,因為自制力較差,不知不覺敗下陣來。這時候,如果外界稍微有一點約束力,這個孩子戰勝手機誘惑,并不是一件費勁之舉。
如果老師提出嚴格要求,早晚小視頻打卡,作業定期檢查,這樣,會約束學生,把足夠的時間用在學習上。如果家長做好陪伴,每天監督孩子學習,把孩子的晨讀和學習情況,及時跟老師溝通,至少,孩子不會在家長的眼皮底下玩起手機。
前幾天,我看抖音,有個小視頻談及,衡水中學不僅匯集了河北省最優秀的一群學生,實際上,還匯集了一批河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家長。誠哉斯言,在這個寒假,幾乎所有的衡中學子的家庭,都在圍著孩子轉,家長們都在為孩子的學業絞盡腦汁,做好服務。作業量那么大,孩子們遇到的外界干擾很少。
說一千,道一萬,真正的刻苦學習,是孩子內心覺醒和自控力爆發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我知道,那位就讀于衡水某高中的邯鄲孩子,肯定會讀到我這篇文章。我想告訴他,如果你無法擺脫手機,你提到的所謂“我不信命”,就是一句空話。玩手機,誤大事,一百多天后的高考中,等待你的絕對不是理想的結果。
我想告訴他,挖瘡必割肉,一邊想著我要刻苦學習,一邊還聊微信聽歌曲,你的誓言豈不是扇自己的臉?18歲的孩子,如果連這種最起碼的自制力都沒有,這一生,還能做出什么樣的事業呢?最好的表現就是,關閉手機,放到另一個房間,然后逼著自己潛心學習幾個小時。
特殊時期,你不知道晨練做什么,但是你可以晨讀。你不知道晨讀做什么,那就可以寫作業。你應該戰勝的是自己,坐端正,全神貫注地做兩個小時的作業,不去抄答案,不去應付老師。
父母不在你身邊,其實你可以更安靜。安靜的房間里,正是學習的好時機,但你心里有一個誘惑你玩手機的魔鬼。你自己戰勝不了魔鬼,甚至,你連一跺腳甩開手機的勇氣都沒有。
性格決定命運。在刻苦學習與手機誘惑之間,你的選擇暴露出你有一顆什么樣的心靈。要想讓自己強大起來,唯一的方法就是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你最大的對手,實際上就是自己。
放下手機,立地成佛。放下手機,潛心學習。放下手機,珍惜時光。這是我對邯鄲學生的贈言。我知道,我的話可能成為他的耳旁風,但是,希望有更多的家長看到這篇文章后,管好孩子,免得讓手機,貽誤孩子在寒假里的寶貴時光。
補記:2月1日上午11:43,我剛編輯完這篇文章,邯鄲的孩子在微信上給我發來幾張完成作業的照片。他說,今天上午開始有意義。頓時,我覺得,也許,我真的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孩子。他提出,由我監督他的學習情況,我愉快地答應了。頓時,我仿佛聽到了手機那端的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