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太陽的年代已經太久太久,早在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測定了冬至。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冬至還是元始天尊的誕辰。
這是因為: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最高尊神,位列三清,類似于民間傳說的盤古,是傳說中的創世之祖。冬至這天,道觀會舉行盛大法會,慶賀元始天尊誕辰。
于是呢,就如“混沌分,天地開”一樣,自從冬至這一起,就開始新的一輪了。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的陽氣開始慢慢地轉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了。
從冬至開始,就進入俗話說的“數九”寒天了。也就是說,冬至是“數九”的開始,然后就是“一九”“二九”這么“數九”了,數到九九,就是“出九”。
九都數完了,春天還遠么?“九盡桃花開”,就是春天來了。
古時候有各種填“九九消寒圖”的款式,可以供消遣。現在人哪有空哇?現在人就是關注養生哇,吃哇。
冬至養生
冬至這天應該怎么過呢?
1艾灸激發陽氣上升
冬至是天地間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期,“天人合一”,這個陰陽交接的情況,在人身上,也會自然發生。
所以,此時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段。
在冬至前四天,到冬至這一天,和冬至后四天,一共九天當中,天天都可以艾灸,懸灸神闕穴(肚臍眼兒),用于養生。
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溫熱的感覺就好。每天一次,懸灸20分鐘,覺得自己強壯的,可以承受的,可以灸完一支艾條。
如果不方便懸灸,可以考慮使用溫灸盒,每天溫灸三小時。
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是連接人體先天與后天之要穴。
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
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可以幫助人第二年少生病。
2會吃的女性才美麗
冬至時節天氣寒冷,人體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抵御得了寒冷。羊肉牛肉類有補氣活血,溫中暖下的功效,是進補的佳品。
冬至吃些肉類可抵御寒氣,加快氣血營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來應對嚴寒。
女性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屬性,女屬陰,為涼性。因此,女性更要注意保暖,否則,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等不適癥狀。
女性需要更多的溫暖呵護。
可以買些涮羊肉的羊肉卷片,放些生姜當歸煮成“當歸生姜羊肉片湯”,這樣,比燉煮的好消化得多,煮的速度也快得多,下班了搞這個吃,半小時就煮好了,省事省心。
3冬至就是火鍋節
涮羊肉,是最好消化吸收的吃肉肉方式。
解放前,講究的養生大家庭呢,會涮一天的火鍋。哎呀,這個傳統,在解放后,因為幾次的文化改革,已經消失了啦。我們重新再撿起來吧。
冬至這天,支上火鍋,牛肉,羊肉,其他的肉也行,不拘。當然羊肉為最適宜。切成薄片,從早上八點,支起鍋來開涮。不是全天坐在桌邊啊,這個,吃上一天,太辛苦了。
就是走過路過吃一筷,這樣,一天,流水介的涮吃,吃到晚餐。當然,要上班的人,胃口不行的人,就不用這么吃了哈。
一切以人為本;以自身的體質為本;以適宜度為本。
還有腎氣丸,也是一樣,可以不計量的吃。一天不拘三個的量。悠著點哈,也不可能一天吃上太多個,這個藥藥不太好消化。只有這一天哈,只有冬至這一天哈。
4冬季記得要天天泡腳
冬季里,人體中的寒氣,有很多情況下,是由寒冷的大地,從腳進入人體的。冬季里穿什么鞋子都嫌冷。腳又是人體的遠端末梢,氣血比較難以溫暖地送達。
多多泡腳,可以幫助保暖去寒。
泡腳要堅持,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長命工夫長命做。只有長期堅持,才能防寒保暖,保健養生的效果才會有啊。
5冬天要多穿衣服多保暖
不能為了保持苗條纖細的倩影,露腿短裙,把自己凍個半死,要知道,這全靠自己振奮起腎陽,來跟寒冷PK的啊,吃多少羊肉也補不回來的啊。
這么穿衣,運氣不好,當時就凍傷了,凍成面癱,也是有可能的。
運氣好的,當時沒凍出什么麻煩的后果來。可是,將來,可能會有一個胖胖的屁股,肥肥的大腿,這是因為腎陽耗竭,寒氣淤滯在膽經了。后悔都來不及了啦。
好好養身體,美麗一輩子,才是最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