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姐妹問我,才47歲,好像,已經開始更年期了,幾十年相伴的大姨媽不來了。過去么,雖然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可是,也沒這么連續三個月都不來的。
這個么,中醫來看吧,大致,女性要到49歲才會開始絕經的。
當然,還沒有到49之前,就有可能,因為肝虛腎虧,氣血兩虛等等,就提前開始出現一些相關的癥狀了。西醫把從45歲左右開始,到停經后12個月內的時期,稱為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續到最后一次月經后的一年,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時期。絕經過渡期一般經歷2-8年(平均5年),等到月經停止一年以上了,那就正式稱為絕經了。
中醫的觀點是,“七七四十九”腎氣漸衰,天癸枯竭,沖、任二脈虛衰,精血不足,導致了陰陽失衡。
如果,更年期之前的幾十年里面,生活操勞,辛苦煎熬,身體沒有很好的保養,那么,有可能,會因為腎精不足,會引起肝虛、肝郁,導致氣滯血淤。
也有可能因為腎陰虧損,脈失于潤養,臟腑氣血不足,出現悶悶不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夢煩躁,多疑多慮,喜怒無常,等等癥狀,就會越來越明顯。
按統計來看,女性絕經的平均年齡大約為50歲左右,卵巢功能衰退開始于39-51歲,平均46歲。所以啊,38歲是個分水嶺。
38歲前沒有保養好的女性,到了38歲,因為卵巢功能開始衰退,有可能出現一下下就變老的情況。而38歲前保養好的女性呢,38歲后,也還不會怎么蒼老憔悴態。
38歲后,仍然注意保養的女性,也許,更年期也不會太過辛苦,也比較容易就能平穩度過吧。
好吧,一般來說,“肝腎陰虛、肝郁氣滯”是更年期綜合癥的病因。
肝郁的人呢,要盡量保持快樂的心情,多跟家里人溝通,聊天,緩解一下自己不快樂的心理情緒。看看喜劇片啊,出去旅游逛街啊,都是緩解心情的好方法啊。
月經不穩定,不按時,不規則。
有少量的人,原來規律的月經突然停止,直接進入絕經狀態。這樣的情況,大約占10%吧。
但大部份的人,月經會慢慢地減少,間隔的時間也會增加,兩三個月來一次,半年來一次,一年來一次,量也不多,直到絕經。
這兩種情況都是正常的。如果去醫院例行體檢一下,讓自己安心,也是好的。
如果出現月經量大,超出平時月經量的血,或者,淋漓不斷的出血。就是崩漏這種狀態了,那得去找大夫面診。判斷一下原因,以及是否需要對癥下藥。
畢竟,肝腎兩虛,是有可能出現崩漏的情況的,那得對癥用藥調理,以免搞得自己沒有保養好身體,造成血虛嚴重。沒幾個月就顯得臉色蒼白,憔悴不堪的。
這是女性更年期最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很多人會出現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還會有頭暈、心慌。每次潮熱出汗的持續時間,一般為1-2分鐘或10-15分鐘,都有可能。
這個潮紅和出汗,不是太難解決,過去我們有醫案分享過的,看看,參考一下?
請移步點擊:醫案:止汗神丹,十天調養好重癥更年期潮熱(一)。
請移步點擊:醫案:打坐解決更年期潮熱大汗(二)。
請移步點擊:燉些百合藥膳養心又美顏。
這大多是因為身體虧虛,陰液不足。那就滋陰潤養吧。一般找中醫大夫把脈開方,就可以緩解。
比如,因為心血不足導致的,那可以考慮用甘麥大棗湯來養心安神,甘緩和中,按這個治療方向的調理。
如果是陰虛火旺呢,那就滋陰降火,平肝清心啊,這個呢,倒是可以燉些百合藥膳湯來喝喝,除了養心還能養顏。
如果是肝腎不足呢,那就補益肝腎,平調陰陽,這個可以服用的中成藥也很多,找大夫把脈,請大夫面診給建議。
這有可能是痰火上擾,那得清熱滌痰,安神開竅。
咱們過去寫過分享文,服用一陣子的三七粉,找大夫對癥下藥的開方子調理一陣子。
(備注:圖中為三七粉)
中醫認為“腎主骨”、“腎主生長發育”、“腎主生殖”。
對,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還是跟腎虧不足有關的。如果脾胃好,從食物中攝取吸收足夠的營養,交給腎。有了足夠的營養物質,腎就有了保障骨骼正常的基礎了。
如果,脾胃功能下降,不能完成正常的吸收消化工作任務,那么,腎也沒可能做到棒棒噠,把相應的活計做好了。
當然,如果腎本身也虧虛,工作能力下降,那么,略略一思考,就能想明白,這骨骼想要密度正常,也比較有難度啊?
女性從圍絕經期開始,骨質生成的速度,對于身體的消耗來講,就開始放緩一些了。并且,還有可能出現骨質流失的情況,那么,骨質疏松的情況就出現了。
這得補腎啊,養脾胃啊,等等。并且,不是在40多歲了才來做這個功課,而是,提前一點,在30多歲時,就不要太辛勞,要注意保養自己的健康了。
嗯,脾胃是健康的基礎,如果還沒有到絕經期啊,加油把脾胃肝腎養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