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開年沒多久,就接連傳來噩耗。先是知名音樂人趙英俊因肝癌逝世,又到昨日爆出吳孟達罹患肝癌的消息。說起吳孟達,00后的朋友們可能不熟悉。但對于80、90后的人來說,可再熟悉不過了,作為周星馳的黃金搭檔,他為我們帶來了超多經典的作品。
圖源自微博
接二連三的信息轟炸無一不在刺激著我們的神經,肝癌的發生率已經如此之高了嗎?肝癌的高危因素不是乙肝病毒嗎?為何癌癥會找上他們呢?
中國肝癌發病率位居第五,形勢迫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 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中國癌癥新發病例 457萬例,排名第一的仍然是肺癌,肝癌以41萬的患者基數位居第五。但在死亡病例上來說,肝癌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形勢嚴峻。針對肝癌患者的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迫在眉睫!
肝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典型。所以早期肝癌的診斷率非常低,往往等癥狀明顯的時候才去醫院就診,經檢查已經是肝癌晚期,由于肝癌的惡性程度比較高,發展比較快,而且對放化療的效果較差,所以患者的預后不太樂觀。根據臨床統計,早期肝癌的預后5年生存率10%左右,中晚期的肝癌5年生存率不到5%。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對于降低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至關重要!
不得乙肝=不得肝癌?
肝癌高危因素不止這一個
眾所周知,我國是乙肝大國,在我國的肝癌患者中,約有65%的患者為乙肝患者。當然,除了乙肝之外,包括酗酒、肥胖在內的多種因素都會影響肝癌的發生。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指出,在我國,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7類: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我國HBV型肝癌患者占全部肝癌的65%以上;
過度飲酒,一般認為過量飲酒常通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等步驟最終導致肝癌。在酒精性肝硬化中有10%~30%發生肝癌;
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肝臟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種肝細胞受損并被瘢痕組織取代的疾病。肝硬化患者患肝癌的風險會增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很少或不飲酒的人患上脂肪肝,在肥胖人群中很常見;
長期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如發霉的大米、花生、玉米、麥子等,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真菌(如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的代謝產物,能強烈破壞人體肝臟組織,導致肝臟癌變;
有肝癌家族史人群。肝癌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和遺傳易感性。與肝癌病例有血緣關系的家族中,出現肝癌的人數遠超過無血緣者,其中近親又高于遠親,一級親屬肝癌的發生率明顯更高。
有以上風險因素,年齡>40歲的男性風險更大。
肝癌為何找上門?作息規律很重要!
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肝臟的解毒功能能保護機體免受損害,使毒物成為比較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除此之外,肝臟以代謝功能為主,有去氧化,儲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等功能,但是如果長期的飲食不規律,煙酒無度,就可能會導致肝臟慢性損害,進而不斷惡化,甚至發展成肝癌。
其次,熬夜是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嚴格來講,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熬夜會直接傷肝。不過,長期睡眠有問題會對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如果全身臟器都狀態不好,肝臟當然也是受害者。所以,長期熬夜對于肝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間接損害。
此外,亂吃藥物,包括吃護肝、保肝產品等,并沒有系統的研究證明這些產品的保肝作用,相反,攝入過多反而會增加肝臟負擔,進而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
那么,想要保護肝臟,到底該怎么做呢?首先,乙肝患者需要按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定時檢查肝臟功能。其次,對于正常人群,應該規律作息,均衡膳食,營養充足但不過量,控制好體重,少喝或不喝酒,不隨便吃保健品,服用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END
聲明:本資料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
本文版權歸國際肝膽資訊所有,任何個人或機構轉載需獲得國際肝膽資訊授權,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標注來源“國際肝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