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壽險中,7家公司年利潤超過10億元,分別有泰康人壽、陽光保險、民生人壽、富德生命人壽、中郵人壽、中信保誠以及招商信諾 出品| 每日財報 作者| 李雪琴 伴隨著的披露完畢,保險公司的2019年整體業績也露出水面。 在經歷了2018年的人身險低估后,過去的一年人身險行業再次起飛。根據2月初,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42645億元,同比增長12.7%。 其中,健康險仍然是保費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7066億元,同比增長29.7%。 與保費收入增長相呼應的是,非上市保險公司在茁壯成長。根據《每日財報》對62家非上市人身險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估算,這67家合計保險業務收入達1.12萬億元,同比平均增長高達207.69%,遠高于同期保險行業整體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12.7%),這說明非上市壽險正在不斷開疆拓土。 根據統計,目前所披露的非上市險企中,保險業務收入超過500億的有6家,分別是華夏人壽(1827.95億元)、泰康人壽(1345.04億元),前海人壽(765.25億元),中郵人壽(675.4億元),工銀安盛(542.09億元),富德生命(513.13億元)。 6家公司中,華夏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居于非上市保險的首位,如果再把上市保險加進來,實力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別是中國人壽(5684億元)、平安人壽(4939億元)、太保壽險(2123億元)。 泰康人壽也是一如以往地穩健。2019年,泰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1345億元,同比增長14.6%;這個收入規模,僅次于排名第五的的新華保險,優于人保壽險。2019年,新華保險壽險保費收入為1381億元,人保壽險規模為981.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中,相比去年,華夏人壽和富德生命人壽保險業務收入還是同比下降了28.46%。 此外,保險業務收入中排名前十的還有陽光人壽(481.18億元),恒大人壽(420.20億元),君康人壽(362.11億元),建信人壽(291.93億元),同比也在兩成的增長。 我們還注意到,排名前列的公司有一個共性就是銀行系保險公司比較占優勢,百億收入的20家公司中,就有中郵人壽、工銀安盛、建信人壽、農銀人壽、中信保誠、招商信諾、交銀康聯、光大永明8家銀行系保險。他們依靠母公司——銀行的支持,獲得了優質的流量渠道。 當然也不少保費收入不足10億元的公司,其中倒數前十的有中法人壽、華匯人壽、瑞華健康、君龍人壽、國富人壽、瑞泰人壽、中韓人壽、愛心人壽、德華安顧以及三峽人壽。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 62家非上市壽險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425.2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15.78%。 第一名:泰康人壽,凈利潤高達210.08億元,相較于2018年同比上漲77.15%,泰康一家的凈利潤就幾乎占到62家非上市險企總計凈利潤的一半,TOP榜單之首非他莫屬。 第二名:陽光人壽,凈利潤達41.3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15.74%,雖然增幅不算是特別大,但依舊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 第三名:民生人壽,凈利潤達26.37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263.22%,雖然民生人壽業務收入增長平平,但卻實現了凈利潤增幅的大幅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是降低了各種成本。 第四名:富德生命,凈利潤達18.74億元,雖然富德生命業務收入較2018年同比下降了28.46%,但是凈利潤較2018年同比增長1200.07%,這在2019年凈利潤榜單上也是可圈可點的。 第五名:中郵人壽,凈利潤達17.78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中郵人壽也是實現了凈利潤的大幅提升,同時保證業務收入的穩健增長。 第六名:中信保誠,凈利潤達17.4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57.79%,受益于保費收入的增長。截至2019年底,該公司總資產突破千億,已在全國設立21家分公司,共在94個城市設立了近240家分支機構。 第七名:招商信諾,凈利潤13.75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32.59%。 第八名:中意人壽,工銀安盛,凈利潤達9.7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分別為73.57%,39.26%。 第九名:恒大人壽,凈利潤9.26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42.01%。 第十名:中宏人壽,凈利潤9.12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31.60%。 此外,中郵人壽,上海人壽,民生人壽,光大永明,中融人壽,陸家嘴國泰都實現了凈利潤的巨大增長,相較于2018年同期,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249.31%,236.36%,263.22%,1800.00%,940.00%,1600.00%,這些公司也在凈利潤榜單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容忽視。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60多家人身險公司中有高達24家公司出現了虧損。 虧損榜第一名是天安人壽,2019年虧損25億。資料顯示,天安人壽成立于2000年11月,目前注冊資本金145億元。天眼查顯示,2002年-2014年,天安人壽始終處于虧損;2015年-2018年,終于扭虧為盈,但不幸的是2019年又重新陷入虧損。天安人壽對外稱,公司目前處于價值轉型期,雖然出現了暫時的經營虧損,但不會對公司未來發展造成影響。目前天安人壽擁有銀保、個險、經代三大主力渠道,各渠道強力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大力發展長期期交型業務,在確保業務品質的同時,加快了價值的累積,形成了滾動發展的穩健之勢。 其次為渤海人壽,去年虧損15.22億元。渤海人壽在接受《每日財報》采訪時表示,2019年受投資業務影響,導致報表虧損嚴重。但是,得益于公司130億元雄厚的資本金實力及持續深化轉型的成果,風險項目減值準備的計提并未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實質影響,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19.88%,繼續保持在高位水平,客戶權益也得到了較好的保障,不影響生產經營。 虧損第三的是招商局仁和,虧損4.9億元。其公司業務收入2019年104.83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406.91%,同時虧損在收窄,可以看出,作為一家新生招商局仁和還是在逐步發展。 虧損榜第四名為德華安顧,虧損3.67億元,虧損也在收窄,其公司業務收入8.82億元,較2018年同比上漲47%。 愛心人壽位居虧損榜第五名,虧損3.22億元,凈利潤較2018年同比上漲72.19%。 虧損第六為橫琴人壽,虧損2.40億,虧損僅微微收窄,這無疑對橫琴人壽是一次考驗,未來發展態勢不容樂觀。 虧損第7的是復星保德信,虧損2.14億元,其凈利潤較2018年同比上漲84.68%,繼續保持這樣的增幅,復星保德信想必很快會擺脫虧損的狀態。 排名第8的是國聯人壽,虧損1.63億元,凈利潤較2018年同比上漲-64.11%,較于小型人壽公司來說,一個億的虧損是足以傷筋動骨的,且國聯人壽還保持著凈利潤的高負增長,如果沒有轉機,國聯人壽繼續虧損很可能導致其公司加速弱化。 排名第9的是中韓人壽,虧損1.45億元,較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1.85%。 虧損第10的則是三峽人壽,虧損1.19億元,較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5.17%。 三峽人壽成立于2017年,對于壽險公司群體來說,三峽人壽是一支新鮮的血液,前期的虧損對于保險公司來說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目前三峽人壽保持凈利潤的高幅增長,日后的扭虧為盈也是指日可待的。 這些未上市壽險公司雖然位居虧損榜單前十位,但是絕大多數虧損在收窄,是有機會在未來發展時期扭虧為盈的。 附:67家壽險公司業績名單詳細如下:
聲明: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