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早知道研究員:Aspirin
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
在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首日,電影《哪吒》便在一小時后票房破億,截止到29日,票房達到7.3億元,貓眼官方給出了未來超過15億票房的預計。
1圖片來源:公開資源
這也給其背后的光線傳媒帶來了提振效果。7月29日,光線傳媒高開高走,早盤一度上漲8.4%,創(chuàng)2018年1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2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然而在《哪吒》的成功之前,市場整體表現疲軟。光線傳媒能否靠動畫IP找到出口,還需商榷。
上半年市場的寒冬
根據藝恩數據發(fā)布的《2019上半年電影市場景氣洞察報告》中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電影票房為311.7億元,同比下滑2.7%,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半年度下滑。內陸電影市場上半年總觀影人次為8.08億,同比減少10.3%。
市場疲軟的表現主要是由于票價提升、內容缺乏以及下沉停滯所導致的。
根據藝恩數據顯示,2019年H1國內票房為311.7億元,同比下降2.7%,剔除服務費后電影票房約288.1億元,同比下降3.9%。上半年觀影人次8.1億,同比下降10.5%。
分月度看,2019上半年單月票房同比增速分別為-32.7%/8.2%/-21.3%/20.5%/-16.2%/12.9%觀影人次同比增速分別為-34.7%/-1.6%/-17.2%/-1.9%/ -20.2%/14.3%。
分城市看,2019H1一至五線城市票房增速分別為1.0%/-2.7%/-3.7%/-4.%/-4.7%,觀影人次增速分別為-7.9%/-11.0%/-10.4%/-11.2%/-11.1%, 票房除一線城市外均有下跌,其中四五線城市跌幅較大。
從影片量級看, 2018H1 與 2019H1 票房1~5 億影片分別為 22、28部, 5~10 億影片分別為 8、8 部, 10~20 億影片分別為 5、3 部, 20~30 億影片分別 2、1部, 30 億元以上影片分別為 2、2 部。2019 年上半年票房超過 5 億元的影片數量占比為40.6%,遠低于 2018H1 的55.3%。
上漲的票價抑制了需求。根據藝恩數據,2019H1全國平均票價(含服務費)38.35元(YoY 7.9%)。票價上漲因素有1)服務費整體上漲0.7元(YoY29.9%),2)爆款影片刺激觀影剛需時,提價更為明顯:2月春節(jié)檔《流浪地球》票房46.4億元,4月《復聯4》票房42.4億元,分列票房總量一二名,當月票價漲幅較大。
渠道集中度,影投集中度整體都在下滑。對比 2018 年 H1,2019 年上半年影投集中度有所下滑, TOP10 影投公司市占率由 2018H1 的 37.59%下降至 36.38%,同比下降 1.21pct。其中, CGV 影城投資公司、金逸影視、香港百老匯、博納影院投資市占率有所提升,星美影院市占率下滑明顯,跌出 TOP10 榜單。
馬太效應加劇,觀眾更為有著好口碑的電影買單。影片集中度來看, TOP5 影片票房占比 45.2%(YOY 8.5%),TOP10 影片票房占比 60.1%(YOY 2.6%),影片馬太效應加劇,與此同時,口碑效應對票房的影響也在加深,我們統(tǒng)計了豆瓣評分 TOP10 的影片票房占比,從2017 占比 7%提升至 2019H1 占比 38%。口碑效應也將倒逼行業(yè)更加注重影片質量,進入“高質量-好口碑-高票房-高投入-高質量“的正向循環(huán)。
3資料來源:藝恩數據
受市場影響,光線傳媒截止到2019上半年的業(yè)績也并不好看。
深陷輿論的光線傳媒2018過得十分難受。2018年4月28日,電影《后來的我們》上映首日,被爆出存在大量集中退票情況。有觀點認為,這種現象背后的邏輯是制造虛假預售成績搶占排片。隨著“退票事件”不斷發(fā)酵,身兼出品方、發(fā)行方、售票方的天津貓眼及其背后的大股東光線傳媒,一時間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久后的5月2日,電影《英雄本色2018》導演丁晟在其官方微博上質問其影片發(fā)行方光線傳媒,2700多萬元宣發(fā)費用和1000萬元票補款的具體去哪了?要求光線傳媒提供2700多萬元宣發(fā)費用明細和1000萬元票補款明細。
多次陷入輿論風波的光線傳媒于2018年迎來首次虧損。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yè)收入14.92億元,同比下降19.09%,主要原因是新麗傳媒的股權產生22億元投資收益,使得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73億元,同比增長68.47%,導致扣非凈利潤虧損2.85億元,同比下降161.83%。這也是光線傳媒自2011年上市以來主營業(yè)務首次虧損。
從財報上看,2019年一季度,光線傳媒實現總營收9.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160.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95.4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42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3824.97%,對于現金流下滑,公司表示主要系報告期電影收入回款減少,支付的電影投資款、電影分賬款較多所致。
據報告顯示,一季度,光線傳媒發(fā)行并計入報告期的票房影片共四部,分別為《瘋狂的外星人》、《四個春天》、《夏目友人帳》、《陽臺上》,總票房為23.31億元,公司董事長王長田在4月份機構調研時表示:2019第一季度收入實現大幅度增長,但是利潤出現下滑,主要由于去年投資收益比較高,今年影片成本比較高導致。
從公司自身業(yè)績表現看,2019年上半年,光線傳媒預計盈利8500萬元至1.05億元,預計同比下降95.02%~95.97%。
預計2019年度公司上映電影總數有望達到21部(2017-18年均為15部),龍頭優(yōu)勢顯著,且較高的出品數量有效平滑影視項目投資波動性。
《哪吒》的成功或許給了光線傳媒出口
事實上,光線傳媒對動漫的布局很早。《哪吒》的出品方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yè)據工商資料顯示成立于2015年,是光線影業(yè)旗下一家主做動漫類的影視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初,彩條屋已投資了20余家動漫產業(yè)鏈上下游公司,儲備了豐富的項目資源。未來,彩條屋將繼續(xù)融合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打造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體系。
在2018年年報中,光線傳媒也透露其提振營業(yè)收入的多項發(fā)展策略,其中就包括要積極推出動漫作品,凸顯前瞻布局的價值優(yōu)勢。光線傳媒方面表示,2019年光線傳媒有多部動漫題材電影上映,其中協助推廣的日本引進片《夏目友人帳》已于2019年3月7日上映,還包括彩條屋影業(yè)首部真人奇幻電影《墨多多謎境冒險》、光線影業(yè)主導的動畫電影神話三部曲中的《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另外,根據《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的原作改編的動畫電影《妙先生》等也有望于年內上映。
在2018年年報中,光線傳媒提到要重視細分廠牌,全面布局各題材和各領域的內容。光線傳媒官網顯示,公司業(yè)務部分分為光線影業(yè),主負責綜合電影品牌;青春光線影業(yè),主負責年輕態(tài)電影、出版品牌;彩條屋影業(yè),主負責動漫電影、真人奇幻電影品牌;小森林影業(yè),主負責以“青春、熱血、職場”的影視劇內容定位的品牌;五光十色影業(yè),主負責以涉獵多類型影視劇內容定位的品牌;英事達,主負責宣傳片、海報、MV、音樂等素材及宣發(fā)物料制作內容。
對于像光線傳媒這樣的公司來說,其核心競爭力便是產品的內容。就國產動畫的市場而言,在《大圣歸來》、《大護法》、《哪吒》等一系列國產動畫電影的成功后,吸引了大量的資本關注,當技術和成本都不是問題額當下,內容產生既是最大的風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