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Q2總收入為191億元,同比增長48.8%,高于Q1的36.6%同比增幅。
據IPO早知道消息,快手于8月25日港股盤后發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未經審計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快手的總收入為19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8.8%,亦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36.6%的同比增幅;上半年的總收入則從2020年同期的253.2億元增長42.8%至361.6億元。
2021年上半年,快手應用的平均日活用戶數為2.943億,平均月活用戶數為5.13億。其中,第二季度的平均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1.9%至2.932億,平均日活躍用戶與平均月活躍用戶的比率為57.9%,同比增長2.6個百分點,環比增加1.1個百分點。
快手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宿華表示:“在快手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著效率與公平并重的理念,并讓每個人平等地享受到科技進步的成果。一直以來,快手持續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和服務,提升社區的活力和信任感。”
相較于上市首日338港元/股的開盤價,截至8月25日收盤,快手“僅”報于每股77.5港元,相去甚遠。暫不去討論快手究竟是否值1.4萬億港元(上市首日市值),當前股價被低估顯然是個不爭的事實。
一方面,6月末以來,境外上市的中國頭部互聯網企業整體出現了較為震蕩的情形;另一方面,隨著解禁期的到來,這也導致了快手的股價出現了進一步波動。
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審視快手的基本面,而不被市場情緒干擾,或是最為正確的視角。待負面情緒陸續出清后,快手的股價“重回正軌”可以期待。
從收入結構來看,快手的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56.2%至100億元,繼第一季度后再次貢獻超50%的收入。其中,來自品牌廣告的收入增速則再次超越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的同比增幅,品牌廣告商數量較2020年同期增長近四倍。
從驅動因素來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的增長主要源于ARPU的增長和平臺整體用戶使用時長的增長。第二季度,快手應用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首次突破100分鐘,環比及同比分別增長7.7%和25.2%。
當然,這一增長的本質還是在于整體的運營能力。畢竟,當前的短視頻行業已逐漸從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誰能營造更好的社區氛圍、帶動用戶黏性,誰就有著更多商業化的可能。
譬如,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快手推出了CNY、奧運會等營銷活動,打造了一千零一夜、耐撕大會、快手616真心夜等自有IP,并繼續深耕體育、美食、美妝、娛樂、短劇等垂直品類內容。
至于品牌層面,廣告主更加看重的無疑是“效率”,而效率的背后則是基礎設施的搭建和迭代。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各大中、短視頻平臺都在不斷地研發、打磨自己的工具型產品以及營銷解決方案。
具體到快手而言,以效果廣告為例,快手近期上線智能出價系統,這一系統借助快手強大的算法能力,可更好地匹配廣告內容與目標受眾。通過AI智能工具,快手還可以對不同廣告內容的效果進行評估,協助創作者制作創新內容,不僅可以為廣告商帶來更高回報,還可以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增加廣告投放數量。
此外,快手于5月18日正式上線磁力金牛官網,即快手版“阿里媽媽”,完成了投放資源整合與投放通路兩大核心能力升級。
相比過去的電商營銷產品,磁力金牛打通公域流量及私域流量,提供全面的閉環電商營銷解決方案,包括多種定制化選項,以及數據可視化和數據監測功能,以幫助商家實現更加精準的營銷服務。磁力金牛的推出提升了快手的算法效率和流量變現能力,也提高了平臺廣告商的多元化程度及參與度。
甚至絕對一點,在日活約為抖音一半的情況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廣告收入“僅”為后者的約三分之一,必然還有不少的增長空間。
在線上營銷服務板塊的增長中,電商亦貢獻了不小的比例。更為直觀的體現是,由電商業務推動的服務板塊收入在202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212.9%至20億元。
過去,即在1.0的直播電商模型中,電商以平臺為核心,基于流量驅動,GMV與轉化率、客單價高度相關。換言之,用“貨”在公域內“搶人”成為了競爭的核心。
而在快手的體系內,內容驅動成為了關鍵詞。一方面,這與快手長期倡導的“普惠”理念和分發機制相通;另一方面,內容驅動是基于信任,而不是純粹的“叫賣”。鑒于這一點,私域也貢獻了2021年第二季度快手電商絕大多數的GMV。
在公域層面,核心還是需要回到前文提及的“運營”。快手電商負責人笑古在今年7月22日舉行的快手電商服務商大會上曾表示,大搞信任電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務商是2021年快手電商的三個關鍵詞,將通過億級資金、千億級流量,打造100家年GMV達10億的服務商生態伙伴和200家GMV過億的服務商生態伙伴,核心目的是要通過服務商生態建設服務更多品牌。快手投資部也將準備十億級生態基金用于投資此計劃。
到今天為止,成效如何,或難以下定論。但打造、投資更多的魔筷科技、卡美啦,或將是快手未來一段時間可以預期的一個呈現結果。
除服務商之外,品牌商家自播同樣是真正能夠打造信任電商的重要一環——為支持品牌發展,快手電商成立了SKA品牌運營中心及各行業品牌運營小組,成建制的去服務重點品牌,針對SKA品牌,快手電商還將提供年框及自播返點獎勵、品牌自播流量獎勵、商業化流量對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基于這些舉措,服裝品牌雅鹿快手0粉開播,僅一周時間單日GMV突破100萬,開店16天自播GMV超千萬,今年7月單月快手累計GMV超2000萬;今年8月10日,手機品牌OPPO在快手舉辦超級品牌日,單場GMV超過1000萬;國產美妝品牌韓熙貞目前快手自播月GMV也已經破2000萬。
下一步,更高電商化能力的品類、更強的商品品質管控以及更好的消費者權益保障都是快手仍需保持以及升級的地方。對于任何一個電商平臺而言,購物體驗無疑是重中之重,淘寶京東如此,抖音快手也應如此。
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上,宿華、程一笑等核心管理層在回應分析師提問時坦言,DAU仍是快手很關注的業務指標。所以Q2,快手在用戶增長側,采取了很多應對措施,比如將增長部和產品部合并,開發新增渠道。
不過,不僅是快手,對于幾乎所有國內的內容平臺都一樣,都需要在存量競爭市場之外探尋新的增長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走出去”無疑是個好的選擇。
就在快手財報發出前夕,快手關閉了針對美國市場的Zynn產品。一度,這是被寄予厚望作為海外增長引擎的一個。
但從第二季度的財報來看,快手的海外策略似乎還在繼續推進,甚至步伐更快了——第一季度,快手海外市場月活躍用戶數均值超1億,6月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1.8億。
今年,Kwai成為美洲杯的獨家線上合作伙伴,也是首家贊助美洲杯的出海短視頻社交平臺。在一個半月的時間里,Kwai 通過獨家賽場花絮、球星互動、名嘴球星做客直播、體育創作者激勵等多種形式,在輻射更多拉美用戶的同時,也促進了Kwai 上的內容生產。
此外,2021 年上半年,Kwai 在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家的下載量已超過 7600 萬次,而SnackVideo 在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等市場開始吸引用戶。
或許,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快手在對海外市場的敏感不足都讓人不解;但到今天來看,海外短視頻與直播滲透度依然相對較低,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增量市場。
當然,海外市場的持續開拓,自然也將重現了數年前快手在國內一樣的情況——燒錢換規模,這也直接導致了快手的財報看上去還是沒那么漂亮,甚至未來一段時間的財報仍有可能因海外業務而“拖累”。
據悉,快手海外的營銷費用約占總營銷費用的三分之一。正如快手CFO鐘奕祺所介紹的,之所以加大海外市場投入,一是過去幾個月取得了很好的用戶增長,這證明了快手在國內積累的經驗和能力,在海外同樣可以獲得成功。二是基于在國內的經驗,在競爭不充分的時候,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取用戶,可以為將來的商業化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在海外需要加快進度,盡早在更多地區拿到市場份額。
從投資者視角來看,在要長期的發展規模還是要短期的盈利向好之間,或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