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豆瓣評分9.5分,422人評價
《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是研究魏晉歷史、人物、文學、語言的極好史料。
劉義慶(403年-444年2月26日),字季伯,徐州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宰相、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王劉道憐之子。為人恬淡寡欲,愛好文史,受封為南郡公。過繼叔父劉道規,襲封臨川王。歷任尚書左仆射,出為荊州、江州、南兗州刺史,加位開府儀同三司,在各地清正有績。身患疾病,返回京師。元嘉二十一年(444年),病逝,時年四十一歲,獲贈荊州都督,謚號為康。禮賢下士,匯集門客著有《徐州先賢傳》,編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
1.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2.損有余,補不足,天之道也。
3.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昨天孩子問我什么時候會再下雪,我說這個得看老天爺的心情啊,不過我可以做的是給你講個故事。接著給孩子講了《世說新語》里王子猷在大雪之夜,想到了朋友戴逵,乘興而行,興盡而返的故事。人生許多事,就是這個理,灑脫率性,純真自然。今天是12月的第一個白色周四,又是寒冬,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里跟冬天相關的三則小故事及自己的感想。【原文】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①。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②【注釋】①山陰: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按:王子敬曾住在會稽郡,那里以山水優美著稱。映發:互相映襯,彼此顯現。②為懷:忘懷,忘記。此句意謂猶覺玩賞不盡。
【譯文】王獻之說:“在山陰縣的路上走,一路山光水色互相映照,使人目不暇接。到了秋冬交接之際,更令人難以忘懷。”【感想】先說這個人,王獻之大家不一定知道,但說到他的父親王羲之大家一定都知道了,他和父親并稱“二王”,并有“小圣”之稱,還與張芝、鐘繇、王羲之并稱為“書中四賢”。再說意境,文人墨客揣著一顆詩心遍游天下,開拓視野,意興橫飛,有發現美的眼睛,一般說冬天凋零,但在作者看來抓住合適的時間,其景更令人難忘。最后是定格美,山川映發,云蒸霞蔚,境界闊大而又深邃,帶給人美的享受。【原文】晉孝武①年十二,時冬天,晝日不著復衣,但著單練衫五六重,夜則累茵褥②。謝公諫曰:“圣體宜令有常。陛下晝過冷,夜過熱,恐非攝養之術。”帝曰:“晝動夜靜③。”謝公出,嘆曰:“上理不減先帝④。”【注釋】①晉孝武:孝武帝司馬曜,簡文帝的兒子。
②茵褥:褥子。
③晝動夜靜:《老子》第四十五章“躁勝寒,靜勝熱”。
④先帝:這里指簡文帝司馬昱,晉元帝司馬睿的幼子,東晉第八位皇帝。【譯文】晉孝武帝司馬曜十二歲的冬天,他白天不穿夾衣,只穿五六件白絹做的單衣,夜里睡覺的時候卻要鋪上好幾層被褥。謝安勸說:“皇上保養身體要有規律。陛下白天穿得太少,夜里蓋得太多,這恐怕不是養生的辦法。”孝武帝說:“白天在動,會熱;夜晚很靜,心靜自然涼。”謝安告辭出來后,贊嘆道:“皇上說玄理的能力不比先帝差啊。”【感想】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養生方法;晝夜也有不同的養生方法;靠自己驅動和靠外在驅動,是兩種來源。【原文】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后少時亦卒,以是獲譏于世。奉倩曰:“婦人德不足稱,當以色為主。”裴令①聞之,曰:“此乃是興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語。”【注釋】①裴令:裴楷。
【譯文】荀粲跟妻子的感情特別深厚。冬天他妻子發高燒,他就親自去院子里受凍,再回到內室用身體為妻子降溫。妻子死了,荀粲不久就也死了,因此被世人所嘲笑。荀粲曾經說:“婦人的德行沒什么好贊揚的,還是以姿色為主。”中書令裴楷聽說了,說:“這只是荀粲一時興起說的玩笑話,不是道德高尚的話,希望后人不要被這句話搞糊涂了。”【感想】舉案齊眉之外,原來還有取冷熨妻的傳說,之前以為是電視劇編出來的,現在才知道是歷史真有這樣的人;如果一個人去世了,對于另外那個人來說要好好活下去真的很難,依賴一個人,手握了一把快樂的鑰匙,可能打開的是一扇悲傷之門。世間事,難得的是恰恰好。洞穿時光的風骨,感受燦然的文采。五色圖書,五彩人生,周四白色思考日快樂!白色周四 | 《世說新語》:歷史上有那么多有趣的靈魂
值得讀 |《世說新語》的10句書摘:句句經典,值得銘記
南渡百年出新語,新亭楚囚夢長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