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周日 | 《卡爾·拉格斐傳》:時尚大帝“老佛爺”首部中文傳記
今日豆瓣評分7.5分,244人評價
簡介:他一直以低馬尾、黑墨鏡、白襯衣、黑西裝的形象示人;他的生活與他的外表一樣,令人著迷,引發了無數人的好奇心。作為藝術總監,他復活了沉睡中的香奈兒,將芬迪推到了高級時裝的一線地位,被譽為時裝界的“愷撒大帝”,時尚產業當之無愧的教父。而他本人的真實面貌一直掩蓋在無數面具之下。
他自己也坦承:“我只想做一個存在。出現,然后消失。”然而,在標志性的黑色墨鏡之后到底隱藏著什么?這位只活在當下的設計師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去?這個曾將巴黎視作夢想與野心之地的德國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作者采訪了卡爾·拉格斐本人及其身邊的37位親友,查閱了無數文字及影像資料,書寫了這位傳奇設計師精彩絕倫的一生。
洛朗·阿朗·卡龍,記者、紀錄片導演、作家。曾為法國知名的電視節目《一日人生》拍攝十余部人物紀錄片,其中《真實與顯影》的主角便是卡爾·拉格斐。
1.在他看來,每平方米都有自己的功能。要風格一致地填滿表面,讓每片區域帶著各自的目的參與到整個住宅藝術中,而不能單純地淪為附加裝飾。這是卡爾的人生準則。他喜歡反復念叨:‘新房子?在那里體驗什么?’他的答案也始終如一:‘工作,待客,不浪費任何一片地方。’”2.卡爾能在不同宇宙間輕松游走,切換完就把前面的徹底忘了。“為此,我養成了一種健忘癥,很奇怪。如果您在香奈兒的辦公室里問我一件關于KL的事,我就無法回答。在KL,如果您想問我一件關于香奈兒的事,我也不知道。”
3.他說他愛20世紀90年代,這段時期他拓寬了業務,宣傳推廣全開,分身有術,無處不在。“必須與世界同在。在自己家,同時融入全球。這很適合我。哪怕我的夢想不被任何人看見,也必須投身于此。很遺憾,表象都是虛假的。”現實卻略有不同。提起“卡爾·拉格斐”這個名字,大概無人不知吧?或者即便沒聽過這個名字,但也一定知道香奈兒的“老佛爺”。
這個總是身穿黑西裝白襯衣、腳踩短靴、扎一把馬尾、戴著墨鏡和漏指手套的男人,被時尚界奉為永恒的大帝,被世間眾人追捧為一代天才,他就像懸掛在夜空中的一顆星,燦爛耀眼著,卻也孤獨著。人們見慣了他的風光,將他定義為天才,但《卡爾·拉格斐傳》卻讓我們看到,原來,他一切的耀眼與光芒,其實都有跡可循。所有厲害的人,都是五色的,卡爾·拉格斐當然也不例外。小時候是看父母的書:他父親的藏書主要是關于歷史和宗教的,樸實而嚴肅;他母親喜歡關起門閱讀哲學家的著作,藏書內容更為神秘。長大之后有自己的圖書館:書籍是他的生命,閱讀是“病入膏肓的執念”,而且他拒絕治療。他會同時讀二十來本書,他在世界各地有多少個家,就有多少間私人圖書館。雖然他有三十萬本畫冊、影集,三種語言的小說、哲學著作,但只有少數書籍會一直保留在身邊。比如說薩特的《文字生涯》、愛德華·馮·凱澤林的《灼熱之夏》和卡特琳·波茲的詩。卡爾還有隨時留意英國書店的櫥窗、隔三岔五進店逛逛的習慣。穿過滑動玻璃門后,他鉆進各個書架之間,查看店里專門為他預留的抽屜。熟記他喜好的書商們,會把可能令他感興趣的書放在一起。他摘下墨鏡,有時人們還能看到他輕輕翻動書頁。加利納尼信使書店主理人達妮埃爾·希利安-薩巴捷謹慎地透露:“卡爾·拉格斐對一切構成美的事物都感興趣。詩歌、英國古典文學、美國當代小說、政治雜文、歷史、建筑、18世紀藝術裝飾派,還有維也納工坊、攝影、時尚的各種表現形式……他是尼采所謂的‘快樂的知識’的完美化身。在這些領域,他甚至比那些書知道得更多。”他始終保持著一式多份的買書習慣。不得不說,這樣的私人圖書館真的如同天堂,相信那些被翻看的書也很快樂。在卡爾的一生中,曾同時為三個品牌設計,可以說是時裝界的一個奇跡。盡管時尚大帝的地位早已奠定,但他卻仍六十年如一日的執掌著Chanel 8個系列的服裝(包括成衣和高級時裝),以及Fendi的5個系列,同時還有他自己的品牌服裝設計。比起“時尚大帝”,“老佛爺”這些萬丈光芒的稱號以及獨當一面的號召力,讓時尚界所有人對卡爾肅然起敬的,是他的敬業,勤奮,以及奉獻精神。他對生命的熱愛、對時尚的熱情,從未因年齡而倦怠:“我個人從未抱怨過超負荷工作。這就是所有其他設計師都討厭我的原因。他們只對他們該死的 ‘靈感 ’感興趣,讓助手替他們畫草圖。這些都會讓我分心,我是一臺工作機器。”“當我剛開始改造Chanel的時候,我告訴自己,要做的事必須和從前相反,必須進行適當的夸張。并且加上一些夸張的大擺,一些過于夸張的首飾,需要一點點too much,加上一點Chanel的特色。把所有我想要的東西添加進去,讓這個品牌真正變得Chanel起來。”夜晚的巴黎躁動不安,他獨愛且專注于兩項外冷內熱的安靜嗜好:閱讀和畫畫。原本是一個胖子的他,因為要想穿下吸血鬼風格的Dior Homme 男裝,竟13個月減了42公斤。為了減肥,舔一舔自己很愛的巧克力,滿足一下口腹之欲就吐出來淺嘗輒止。他曾說:“我沒看到有厭食癥的女孩,我只有看到痩女孩”。他有靈感和激情,有對18世紀觥籌交錯華麗氛圍的迷戀,有對美的事物的強烈追求,同時也不乏深入思考。他說:奢侈品就是輕松地能把一件T恤也賣到很貴的價格。的確如此,不管是香奈兒還是他執掌50多年的FENDI,或者老佛爺自己品牌都是這句話最好的驗證。他說: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比別人都要努力,因為我要證明他們的工作是多么無聊。誠然如此,老佛爺一生精力旺盛,從不知疲倦,一個人可以做十個人的工作。他的靈感也是源源不斷,才思枯竭似乎永遠沒有發生在他身上。紀錄片《孤獨的時尚大帝》中,83歲的拉格斐說自己唯一在思考的是如何變得不同,使自己更獨特,他認為自己必須從本質上跟別人不一樣。
他特立獨行的個性來源于母親伊麗莎白。老佛爺的父親很溫柔,對他很放縱,而母親很嚴苛,經常“諷刺”他,且一生都在督促他勇往直前。她支持他的獨特,因為這繼承于她,她對同性戀的態度是:“就像一種發色,它什么都不是,不引起任何問題。”良好的家庭氛圍為他的傳奇提供了土壤。
很多年后,父親去世,伊麗莎白在父親辦完葬禮的三周之后才通知他。伊麗莎白告訴他:必須前進,為過去哭泣毫無用處。1978年,伊麗莎白于格朗尚城堡去世幾天后,老佛爺向親友們報喪,訃聞簡短,措辭不喜不悲,無意小題大做。“我母親活到83歲去世,身體不錯,死因要怪她自己。醫生告訴她要走路,她沒有做。就是這樣。好了就這樣吧,散了吧。”另外一個是他的同性密友雅克。雅克的存在,是一個他人無法取代的位置。他對于卡爾的靈感,以及他個人的品味,另一個不同世界的視角,都有很大的價值。這種價值,可以讓卡爾支持他的生活,提供雅克需要的一切。
原來伴隨時代熠熠生輝的大人物所具備的品格除了大膽、自由、破除傳統,還要有絕對的自律、相對的樸素以及對傳統一定程度的遵守。正因為兼具開放的視野和內斂的思維,才確保了他們在新與舊的更替中自如穿梭,既不被新潮取代,又不被傳統排擠,從而獲得藝術與世俗的雙重成功。五色圖書,五彩人生,周日繽紛日快樂!天才設計師,一生都在拒絕平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