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豆瓣評分8.6分,3905人評價
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國,從倫敦大學畢業后,在劍橋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導師。29歲那年,一次意外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致力于解釋、整合和深化這種變化。埃克哈特·托利不傾向于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在他的教學當中,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心的平和世界。
1.人們總是用一生來等待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很常見的現象。等待是思維的一個狀態,意味著你需要未來,而你不要現在。你不要此時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喪失對當下時刻的意識,會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質量。
2.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里,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擁抱真正的自我。
3.認識到你不是一個思考者,而是觀察思考者的人,這樣一個更高層次的意識就被激活了。即你的思維靜止,感受本體和思維的分離,從你的大腦中解放出來。
一、我為什么要推薦這本書?
這本書其實之前有推薦過。
這周無意中又翻看了這本書。經典的圖書,是常讀常新。并且合適的書總是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眼前。
這本書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發現之旅,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恒焦慮中,從而阻礙你擺脫內心的痛苦。那么事實情況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二、事實情況是怎樣的?
人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痛苦,那么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痛苦來自于對當下的批判: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當下。
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生的,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
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里,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我們能擁抱真正的自我。
你就是你自己,你與你自己合二為一。
你不會批判你自己,你不會為你自己感到遺憾,你不會為你自己感到驕傲,你不會愛你自己,你也不會恨你自己。
你不會再有一種關系:就是你與你自己的關系。一旦你放棄了這種關系,你所有的其他關系都將會是愛的關系。
三、如何能得到喜悅?
愛、喜悅與和平是深刻的本體狀態,或是內心與本體聯接時的三個方面。在這種狀態下,他們沒有對立,這是因為它們都源于思維之外。你如同靜水流深的大海。
歡樂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悅是由內而生的。今天讓你快樂的事情,明天可能會讓你痛苦,或者它將會離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將會感到痛苦。那些都只是生命的表象,如同大海上翻騰的小浪花。
每一次的歡樂或情緒的高漲在其內部都隱含著痛苦的種子:痛苦是這些歡樂的不可分割的對立面,而這個對立面遲早會顯化出來。沒有人能夠完全擺脫痛苦,我們應該學會的是與痛苦共存,而方法是用意識之光照亮前行的路。
感覺比思維更可靠,不妨嘗試一下去深刻地生活。比如當你洗手時,關注與洗手有關的所有感覺:水的聲音和感覺、手的運動、洗手液的香味等等。覺察到那個寧靜且強有力地臨在。
活在當下,已然很好。且行且珍重。
請你務必認識到,當下時刻是你所擁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當下這一刻。在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在學習的時候深度學習,在娛樂的時候盡情娛樂,五色圖書,五彩人生,周二紅色熱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