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寵 上巨小萌
閱讀全文,大概需要3分鐘
大家都知道有攻擊傾向的狗狗是比較危險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它們可能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就放棄它,那可以怎么糾正狗狗的攻擊傾向呢?小萌君會分幾個步驟給大家詳細講解這個問題。
先來看看狗狗的攻擊原因
有些狗狗的攻擊,可能是突然就出現了,如果它并沒有什么特定的經歷引起這種行為,我們可以嘗試撫摸、檢查狗狗的身體,是不是因為有受傷而導致它害怕,進行攻擊。狗狗如果處于一種痛苦之中,它可能會因為要自衛而變得有攻擊性。
而有的狗狗,可能會因為有其它狗狗接近它的飯盆而吠叫(資源保護的表現),如果是一個家庭里有多只狗狗,這個問題就會比較嚴重。
狗狗是否具有攻擊性,其實和它們的生活方式還有訓練技巧也有關。雖然阻止狗狗的攻擊行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依舊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多點時間,多點耐心。
訓練具有攻擊性的狗狗,第一步是確保每個人的安全
1.第一步先確定引起狗狗攻擊行為的觸發物(汽車、自行車、雷暴或陌生人等),不要讓身邊的人處于可能被攻擊的危險之中。通常作為主人,會比較了解狗狗在哪些時候可能會有攻擊性。
2.我們需要盡可能清楚地了解導致狗狗會產生攻擊性的原因。這個需要花點時間觀察和記錄,狗狗在發生攻擊行為前后發生了什么事情。例如是不是狗狗吃飯時,你靠近了它的碗,又或者是它聽到了打雷聲就變得想攻擊。
曾經有一個用戶,他的狗狗只要聞到醋味,就會變得有攻擊性,當時花了很長時間來確定引起攻擊性的原因,誰也沒想到是醋惹的禍。
3.我們需要花點時間了解狗狗的警告標志。大多數狗狗在變得有攻擊傾向前,都會有一些外在的變化。大多數狗在變得好斗之前會表現出一些變化。熟悉平靜信號的概念。
你可能會發現狗狗會向前移動它的身體,豎起耳朵,或者減慢呼吸速度。還有很多狗狗會瞳孔放大,向前噘起嘴巴或胡須,抬起它們的頭,或者用抬高但僵硬的方式搖著尾巴。
所有這些表現,其實都是狗狗的警示標志,它在向外散發“別惹我,惹我我就打你”的信息。
一旦知道是什么引發了狗狗攻擊,就該采取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可能包括用圍欄把狗狗圈起來,以免它跑出去;如果家里有小朋友,還需要把狗狗和寶寶的活動區域分開;在戶外遛狗時,最好是用P繩牽住狗狗;為了保險起見,外出時可以給狗狗戴個口罩。
下一節,我們就要給大家介紹如何糾正狗狗的攻擊性的第二步:盡量讓狗狗從攻擊的情緒中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