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據中國人大網最新消息,8月2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作為深耕建設工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法律服務領域的專業律師事務所,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一直關注土地管理新規。在新規出臺之際,建緯律師即第一時間推出專業解讀,以饗讀者。歡迎廣大讀者關注最新行業動態、共同探討新規動向。
2019年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本決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農業是我國民生之根本。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只有保障全國糧食生產供應方能夠維護社會安定,集中全社會力量建設富強的新中國。因此,農業問題一直是我黨重點關注的對象。在新時代背景下,原有的農村土地制度已經不能適應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村土地改革顯得迫在眉睫。
農村土地改革的核心是讓農民受益,促進農村和農業現代化建設。雖然農村土地改革的對象是農村土地,但是農村土地的主人是我國的億萬農民。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當是維護好農村土地的主人的權益,實現他們的財產權。從這一角度出發,國家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完善土地二級市場等試點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政府啟動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修法工作,將試點中的制度創新上升為法律規范。
2018年12月23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受國務院委托,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作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議案的說明。2019年6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二審稿。2019年8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
土地管理法在修法過程中充分體現出對土地集體所有制的維護,對農民基本生產生活權益和財產利益的保障。修正案主要涉及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土地征收的情形和程序、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幾方面的內容。第一,修正案要求建立永久基本農田制度,對永久基本農田位置予以劃定并公示,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最嚴格保護,保障我國糧食生產不受影響。第二,修正案縮小征地范圍,強調只有基于公共利益方可征收集體土地。修正案詳細規定了征地的程序,防止發生隨意、盲目侵占農民的土地利益。第三,修正案推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刪除原法規定新增建設項目利用國有土地的規定。通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結合農村土地承包法中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可以實現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民財產權利的目的。第四,修正案對宅基地制度進行改革,不以退出宅基地作為進城落戶的條件。修正案要求保障農村村民的住房權利,不以退出宅基地作為進城落戶的條件。
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部署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的成果匯總。本次修改補充完善了原先土地管理制度的短板和缺陷,修法過程中更加注重法律邏輯,充分體現了依法治國的成果。通過本次修法,將有助于未來構建城鄉一體化用地市場,促進農業與農村的現代化建設,保障和尊重農民的土地權利。土地管理法的修訂,將為我國農業發展注入全新的動力,保障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為全面深化改革開發提供強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