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參加一個家庭聚會。我到場一看,烏烏泱泱坐了二十口人。主人是個好客爽快的主兒,把幾乎所以一米之內社交距離的好朋友全請到了。
由于年底,酒桌上的各位免不了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中國人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每到逢年過節,酒就是助興的。只有暢飲,才是對酒最大的尊重。
兩個小時過去,桌上白酒瓶啤酒瓶紅酒瓶已經空下不少,賓主盡歡,酒桌上的氣氛更是濃釅,交談聲,喝酒聲,笑聲,不絕于耳。
突然,一聲玻璃杯摔在地上的聲音,驚得各位停止交談,包間立刻安靜下來。
原來是主人的朋友甲因朋友乙因喝酒生氣了,甲說自己最近身體不太好,今天已經喝高了堅決不能再喝了,乙說咱倆這么好的朋友年底你跟我喝杯酒怎么了,當場摔杯子以泄憤怒。據我所知,那兩位是死黨,平時好得恨不得穿一條褲子;再而且,平時的兩人一個溫文爾雅,另一個內向寡言,若不是因為喝酒過量,絕對不會在此刻逞臉罵架。
在場的諸位來不及反應,兩位已經斗氣一樣把旁邊幾位的茶杯、酒杯、碗、勺子等器皿一聲比一聲高地摔在了地上,服務員和老板都聞聲跑了進來,等大家在兩人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中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時,那兩位已經互相攙扶著約好門口打架了。
等我們回過神來,趕緊隨著出去勸架,甲已然倒在一輛車旁邊醉了過去,另一個對著外面的灌木林狂吐不止......
我立刻意興闌珊。喝酒不是助興的嗎?何苦,何必呢?
《菜根譚》里有句話,”花看半開,酒至微醺",這也是我常說的話,意思就是花在半開時最美,酒在微醉時狀態最好,過猶不及;梁實秋在《飲酒》一文中也說,菜根譚所謂“花看半開,酒飲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
過去,我對酒精過敏,但凡喝過幾杯啤酒,過敏反應就不請自來。如果停止,過敏也就過去了,一直不敢貪杯。2016年的春夏,一直堅持鍛煉,沒成想,困擾多年的過敏竟然不治而愈。
我這一高興,酒便喝了起來,反正也不過敏了,喝唄。沒過多久,過敏反應卷土重來,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吃藥無數,未果,但斷酒即好,喝酒即發。無奈,我只有乖乖地放下酒杯,若非重要場合,不敢端杯,偶爾為之,絕對不敢多飲。
但此時無一盞,何以迎春歸?春節將至,親友走動,酒場次第上場,在此,有幾句話與各位共勉。
第一,喝酒不是拼酒,適可而止。一旦爛醉,場面很容易失控,樂極便會生悲。看好自己的酒杯,莫喝過了頭,丟了面子失了身份,就不好了。
第二,吃特定的藥后絕對不能沾酒。但凡吃了頭孢類類的藥,千萬不要逞強飲酒,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輕則嘔吐惡心,重則傷及性命。麥子親歷,曾因為牙疼吃了甲硝銼,事過兩天后,稍飲啤酒,回去后難受萬分。
第三,千萬不能硬強勸酒。春節是喜慶的日子,千萬不要因勸酒而釀成大禍。近兩年來,因勸酒致死事件屢發。勸酒喝酒害人害己,不僅致死的那個人不值當,而勸人者難辭其咎,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飯桌上,若有人有病不宜飲酒,或者酒已經喝好,千萬要記住,你再勸酒就是犯罪。
第四,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莫要以身試法。雖然咱們放假了,但是抓酒駕的警察同志們還在崗位上艱苦奮斗,一心想著抓到你,好回家過節。咱們絕對不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麥子一直以為,酒是知己的故人,不能斷絕關系,但絕對不能用情過深。否則,輕則重責夫妻反目,重則家庭失和,傷害身體,那就成你的仇人了。人這一輩子,凡事都有定數。少喝可以天天喝,但一旦今天酒喝多了,以后就是想喝估計你也沒有福氣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