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都挺好》時,一直很心疼被母親稱呼為“毒水母”的蘇明玉。
她個性要強,勤奮努力,從小就以大哥為榜樣,想考取清華,而且學習成績遙遙領先,在全校是前十,如果父母稍微支持,實現夢想不是問題。
但她卻不幸遇到了重男輕女的母親。蘇母將家里僅有的資源都給了兩個兒子。
她對兒女們從小的待遇就連早餐都不一樣,兒子們吃火腿加雞蛋女兒吃泡飯,兒子們喝果汁牛奶女兒喝白開水;長大后更是過分,為大兒子出國留學賣房子,為二兒子上學工作結婚賣房子,對唯一的女兒絲毫不肯付出,號稱:你是女孩,我們只負責養你到十八歲。
且對女兒的夢想嗤之以鼻:女孩子,考好學校有什么用?
非要逼著她放棄清華,上免費的師范學院。她卻忘了,自己也是女孩,也曾在娘家遭遇過這樣的剝削和壓迫,甚至到她死后,娘家弟弟還來騷擾蘇家,理直氣壯地要錢。
但現實慘淡,木已成舟,未成年的明玉只好屈服去上師范,但就是寒暑假也不肯回家。
在得知母親為二哥結婚又賣掉了一間房子后,她跟父母大吵一架,一氣之下斷了和蘇家的關系,依靠獎學金和勤工儉學來的錢來養活自己,不再要家里一分錢。
父親只是個透明的存在,當明玉希望他為自己出頭,主持公道時,他不是上廁所,就是看報紙,要么就是躲到一邊,將自己完全置身事外。在老婆的淫威之下,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又如何保護女兒?!
如果說重男輕女是毒瘤,那么這個家早就病入膏肓。于明玉而言,它一直毫無溫情,冰冷絕望,不要也罷。
離家出走,成為明玉性格的分水嶺。這之前,她羽翼未豐,對父母還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期望;但離家出走后,她對蘇家徹底斷了念想,開始自立自強,打磨自己。
02
世界會善待努力奔跑的孩子,雖然明玉在家不被父母善待,在外卻吉星高照。
在勤工儉學時,她遇到了一生的伯樂蒙總。蒙總慧眼識珠,將她當成自家女兒,一路提攜她,幫助她,把畢生的銷售經驗和做人經驗傾囊相授。
她也不負所望,靠著自身的實力和踏實的心態,走得穩穩當當,成為了令業界側目的行業高手“北喬峰,南慕容”里的“南慕容”。
都說越努力,越幸運。靠著自己不懈的努力,她得到了命運的獎賞,用自己的能力買房買車,買得起想要的任何東西。
在家里出事后,她出資40萬,為母親辦葬禮;出資20萬,給父親買房子……這些慷慨,就像是哪吒削肉還母、剔骨還父,將十八歲之前他們不得已為她做的,全部用錢的方式一一還清。
所以,當看到明成在葬禮上對著明玉大吼:蘇明玉,你有錢了不起啊?
我心里禁不住冷笑:對,了不起!尤其是這錢是一無所有的明玉靠本事掙回來的,比你啃老不知道要厲害多少倍。
從明玉身上可以看到,重男輕女不可怕,原生家庭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在其中,自怨自艾,無法自拔。這些負面影響,對弱者,影響一輩子;對強者,不過是一陣子。
就是因為原生家庭有問題,明玉才果敢地跳了出來,逼著自己絕地反擊,完美蛻變。她始終憋著一口氣:你不是說女孩成不了大事嘛?我就成事給你看;你不是說不用我養老送終嗎?送終的是我,養老的還是我。
她贏了!
原生家庭沒有給她一磚一瓦,她赤手空拳打造了自己的王國;原生家庭沒有給她陽光,她就直接做自己的太陽。對于曾受過原生家庭傷害的人,跳出來比沉下去好,經營好自己比仇恨過去高級。
03
能治愈心傷的,只有愛。
成年后的明玉,像變了一個人,殺伐決斷,叱咤職場,剛強冷血,心狠手辣,但心理上還是個受傷的孩子,怕受傷害,不相信愛。
于是,老天為她安排了一段溫暖的愛情。
石天冬是個會烹制美食的美食家,加上既溫柔體貼又勇敢擔當的性格,一點點軟化了明玉堅硬的心。
做飯的男人最性感,因為他會知道如何搭配食材,如何做出讓人饞涎欲滴的美食,如何打動你的味蕾讓你在一湯一飯之間悄然動心。這是一種天然的愛情催化劑。
所以,她沒有選和自己實力相當的柳青,而是與能讓她放松的石天冬走到了一起。
在阿耐的筆下,明玉對愛的知覺慢慢復蘇:最近跟石天冬在一起,被石天冬寶貝著,她想開了。過去的都不是她的錯,完全是她生錯娘胎,到了不該到的地方。她以前還挺不自信的,總覺得自己不正常,或許是冷血動物,可現在看來,連家中兩只貓貓都膩她呢,她好得很。她現在有自信正視過去,一分為二地正視她不喜歡的每個人,她知道自己在痊愈。
阿耐借用明玉的話,忠告所有生活在原生家庭陰影下的人:親情是撿不回來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吧,自己幸福就行了。
04
劇名叫《都挺好》,恰如其分。
很多家庭不都是如此嗎,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都挺好;實際上暗潮涌動,糟透了。
沒辦法,就是父母沒有帶好頭,建設好家。
盡管有些人不配做父母,卻沒有法律禁止他們成為父母。孩子沒有機會挑選父母,都是被迫生下,被迫接受父母。
孩子們所受教育如何,會有什么樣的生活,全靠運氣。而父母的脾氣秉性、人品修養、見識學歷等等因素,決定孩子的運氣如何。
孩子們從來不奢求十全十美的父母,可以有毛病,允許發脾氣,但至少能有父母的操守,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更可怕的是,無論父母怎么作惡虐待,如何人品不端,為人子女都不能有絲毫抱怨和反抗,否則就有人隨時舉起道德的棍棒罵你“不孝”。
遇到通情達理的父母,是孩子們的福氣;遇到蘇大強樣的父母,則是每個孩子的修行。
如何能療愈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是很多成人一生都需要面對的功課,雖然很難,若努力,便一定能行。
每個人,只要有信念,都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