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臨親人的生死抉擇: ?是傾家蕩產以未來幾十年的困頓負債做賭注以求奇跡發生? ?還是尊重親人意愿有尊嚴地死去? 近日,一位常州市民發起了一個投票貼: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平時給學生出的選擇題里,四個選項總有一個正確答案。 然而,我現在面臨的選擇,無論怎樣分析,都找不出合適的選項。 今天,我把最近的經歷寫出來,請大家幫我選選。謝謝了。 1月31日,父親騎電動車摔倒,幾乎摔進鬼門關。 2月1日脊椎手術,術后在ICU里肺部感染嚴重,2月12日做氣管切口手術。 經過19天的漫長治療,醫院說可以出ICU了,出院小結顯示傷口甲級愈合。 本以為一切開始好轉,可是因為手術傷口化膿,立刻進了ICU。 不到24小時,就被醫生通知,建議轉到更高級別的醫院治療。 此時,常州的醫院表示沒有病床,2月20日我們只得去了南京。 如今,傷口沒見好轉,又出現了顱內感染、腦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問題。 南京的醫生表示,能活多久看“造化”,“一百萬花下去也不一定有用”。 父親多次用盡全身力氣,跟我說,不治了要回家。 我知道,他是覺得費用太高,后續未知,不想拖累家人。 母親為了省錢,也為了多看看父親,不愿住旅館,一直在醫院的長椅上坐著。 …… 盡早放棄,減少治療帶來的痛苦? 還是借錢賣房,繼續治下去,哪怕人財兩空?
人到中年,最怕在自己能力未及時父母生病。
年輕時期待去找到自己的生活,也期待靠自己的雙手給父母更好的條件。
人到中年卻頓生失落:
我這數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倘若你們不在便沒有意義,倘若能力未及保護你們不得不面對分離,卻也已然失去可以和你們共度人生的機會。
終不知這一生,是否能在你們老去之前,帶你們享受到最美好的人生。
關于父母死亡這件事,一直是大家比較避諱談論的話題。
前段時間的《我家那閨女》節目中,嘉賓們探討兩代人的婚姻觀。
面對父母催婚的不理解,高亞麟說出了一段讓觀眾們忍不住淚奔的話: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
父母在,比如說你今年30歲,你不會琢磨,你60歲你都不會想。因為你老會覺得,有一堵墻,擋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
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
只要父母健在,無論你年紀多大,就還總是個孩子。
你不會去思考死亡意味著什么,也察覺不到生命的短暫,因為父母幫你阻止著死神的殘忍,你還未看清人生的盡頭。
面對父母對我們人生的催促,求學求職也好、結婚生子也罷,甚至是生活瑣碎的嘮叨和人生大事的“干涉”,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可以把控好自己人生的節奏,無需他人哪怕是父母給更多的意見。
可是我們從來不知道,父母之所以一直催促,是因為他們已經開始直面死神,他們擔心自己錯過你人生每一個最重要最美好的時刻。
他們只是想多參與一下你的人生,快樂著你的快樂,幸福著你的幸福。
父母為我們構筑了一堵墻。
這堵墻可以為我們阻擋在外受到的一切煩惱、苦悶、委屈、失落、絕望,
這堵墻可以為我們抵御人生所有不幸與黑暗的堅硬鎧甲
——可你從來沒問過這堵墻是用什么筑起的。
那一磚一瓦是父母用自己的脊梁擔起的穩固,
那墻面的色澤是父母抽調了自己一生的顏色來調和的溫柔。
父母在,你始終是孩子,無關年齡,無關身份;
父母去,你只能是大人,無關年齡,無關身份。
我記得《百年孤獨》里的有段話是這樣說的:
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著什么在看,沒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
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親戚,朋友,鄰居,他們去世對你的壓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簾子,把你擋了一下,你最親密的人會影響你的生死觀。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出。
父母在,家就是你的安魂入夢的地方。無論在外受到什么樣的委屈和磨難,回到家叫一聲“爸”、“媽”,一身的疲憊與傷痕就此痊愈。
父母在,我們最大的困難永遠都是下一個。
無論我們的人生出現什么樣的困難,他們總能竭盡所能把我們拉出生活的泥沼,哪怕為此的代價是自己代替我們跳入沼澤。
父母在,我們從不知什么是人生的絕望。
2018年9月,費玉清發布手寫公開信,正式宣布在完成巡回演唱會之后將會永遠退出演藝圈。
雙親離世,人生動力盡失。
當父母健在,有他們擋在面前,我們看不到生活的種種殘酷;
因為有父母的關注,我們才有人分享我們自認為精彩的人生。
父母用自己的一輩子,為我們筑起了一道隔絕痛苦與不安的墻。
這世上的陽光給你、鮮花給你、掌聲也給你,我只希望你這一生輕松愉快,最好沒有半分痛苦——倘若不能實現,就讓這痛苦都加諸于我。
我不怕死。
但我擔心我死以后,這世上再沒有人比我更愛你。
在《成長的煩惱》中有一集的劇情是這樣的:
麥琪的父親去世后,隨著時間的流逝她開始心生內疚。
問及原因,麥琪認為自己正在逐漸接受父親已然離去的現實,對父親離去的傷感心痛也開始逐漸消失。
“我擔心我就此忘了他”。
杰森說,你看我現在烤蘑菇的方法像誰?
麥琪答,像我父親。
我們原以為死亡是人一生的終結,可實際上我們的父母永遠不會真正離開。
我們的身上依然流著父母的血,我們的生活保留著他們的習慣,我們的思維里存放著他們對我們教育的痕跡。
這些,都是我們延續著自己的父母繼續活下去的證據。
有人認為,愛都是自下往上的。
父母愛孩子是無條件的,而子女對父母總是虧欠。
其實,不是子女不愛父母,而是大多數人都存在一種錯覺:
我還年輕,父母還能陪我很久。
所以很多人在追逐自己想要的人生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一直在背后為我們擔憂不止的父母。
他們用盡全力,把生命中不那么美好的一面悄悄擋起來,把幸福和美好留給了我們。
他們故作堅強,故作輕松地去面對人生的種種艱難,種種危機,讓我們誤以為他們一直很強大......
主宰自己的人生無可厚非,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很正常,但是無論何時,請記得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多給父母一些陪伴和體諒。
因為,歲月無情,從不會為了任何人的父母停留。
小時候,父母這堵墻矗在任何可能給我們帶來危險的地界上,擋著我們的無知、沖動的心;
而現在,這堵墻矗在鬼門關外,它擋著我們看不見的另外一個世界。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