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椒牛腩
制作:
1.把牛腩切成塊,入沸水鍋里汆去血水后,撈出來沖洗凈再重新入鍋,加適量的清水以及香料、干辣椒節、花椒、鹽、料酒和味精,煨至軟熟便撈出待用。這道菜將雞塊和豬蹄一起燒制,兩者可以優勢互補——把雞塊的鮮香和豬蹄的脂香融合在一起,豬蹄的膠質又能增加湯汁的濃稠度。
制作:
1.把豬蹄剁成塊,投入加有姜蔥水和料酒的沸水鍋,汆一水撈出,再投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硬脆時撈出待用。另把香菇塊和青筍塊汆一水備用。
2.鍋里放少許油燒熱,下老南瓜片、鮮花椒、青椒節和蒜米炒香,摻清水燒開后,改小火熬出味,然后打去料渣,倒入高壓鍋,再放入炸過的豬蹄塊壓至軟糯,倒出備用。按照同樣的方法,把烏骨雞肉壓好備用。
3.出菜時,把雞肉塊、蹄花塊、香菇塊和青筍塊放鍋中,加適量原湯燒開,其間調入鹽、味精和胡椒粉,出鍋倒在煲仔內,即可上桌。
此菜色澤艷紅,魚片細嫩爽口,酸辣適中。
制作:
1.取花鰱魚肉片成大片,沖水漂洗后取出搌干水,納碗加鹽、味精、雞精、雞蛋清、料酒和生粉碼味。
2.另把黃瓜片和煮熟的面筋放沸水鍋里汆水后,撈出放在窩盤里墊底。
3.凈鍋里放菜油燒熱,下入泡椒料炒香,摻入雞湯燒開,加鹽、味精調味后,起鍋舀在窩盤里,最后把碼好味的魚片入沸水鍋里汆熟,撈出放在窩盤里。
4.點綴熗香的泡椒節,并撒熟芝麻和蔥花成菜。
芥辣生魚排
原料:
生魚1條(重約700克),面包糠150克,生菜葉100克,香芹、蘿卜花各5克。
調料:
勁霸青芥辣10克,桂冠沙拉醬75克,鹽、味精各5克,料酒3克,生粉100克,雞蛋液120克,色拉油1千克。
制作:
1.生魚宰殺治凈,去骨后改刀成長6厘米、寬3厘米、厚0.5厘米的片,加鹽、味精、料酒腌漬5分鐘,腌好后拍生粉,裹勻雞蛋液,粘上面包糠后壓實成生坯。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魚片,小火浸炸3分鐘至外皮金黃,撈出控油。
3.沙拉醬加青芥辣調勻,分別抹在一半炸好的魚排上,抹好后先放一張生菜葉,再分別粘上另一半魚排,用香芹、蘿卜花點綴即可。
特點:
清淡爽口,中西結合。
小米窩窩頭
這道菜由小米做主料制作而成,輔以蝦肉和蟹柳又增添了海鮮的鮮香,小米口感較粗,細膩的蝦肉和蟹柳更是增加了成菜的口感。
原料:
蒸熟的小米150克,窩窩頭200克,蝦肉40克,蟹柳丁、菠菜碎、紅胡蘿卜各20克。
調料:
小蔥5克,雞蛋50克,蔥油10克,鹽3克,色拉油25克。
制作:
鍋中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小蔥炒香,放入蝦肉丁、蟹柳丁、菠菜碎、紅胡蘿卜丁、雞蛋翻炒,放入小米,淋蔥油,放鹽調味,出鍋用模具壓成蜂窩狀,用窩窩頭圍邊即可。
窩窩頭:
取細玉米面、白面粉各250克,與雞蛋50克,白糖、泡打粉、酵母各5克,清水200克混合均勻,和成表面光滑的面團,靜置發酵20分鐘。將發酵好的面團稍微揉制,下20克/個的劑子,制成“山丘狀”,入蒸箱蒸熟即可。
甲山苕粉
印江甲山村出產的苕粉,口感細滑柔韌,它可涼拌、熱炒,或是涮火鍋。
先用溫水把干苕粉泡軟,西紅柿切成小丁。
制作:
1、炒鍋里放適量豬油燒熱,下糍粑辣椒炒至油紅時,再下豆瓣醬煵炒出香,放姜片、蒜片、西紅柿丁略炒并摻入筒骨湯,放入苕粉、豬血塊、豆腐塊和白菜節,調入鹽、花椒面、味精和胡椒粉,煮入味便起鍋裝湯碗里,撒上香菜節即成。
制作:
1.把熟雞片、冬筍片、香菇片、火腿片放鮮湯鍋里稍煮后,撈出來待用。
2.凈鍋摻高湯,先下魚皮餃煮2分鐘,放入熟雞片、冬筍片、香菇片和火腿片以后,加鹽和味精調味,勾薄芡并淋雞油,出鍋前撒少許的鮮椒圈、蔥花便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