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
1.把蛙肉治凈斬成塊,用鹽、料酒和姜蔥汁腌入味,再下入熱油鍋滑熟,撈出來瀝油待用。
2.凈鍋入熟菜油燒熱,投入干辣椒節、姜片、蒜片、泡辣椒節、野山椒節、青紅小米椒節和花椒炒香出味,下入滑熟的蛙塊并烹入料酒, 調入鹽、味精、雞精、白糖和生抽炒入味,出鍋裝盤后撒些酒鬼花生,即成。
生拆蟹肉扣原只高山娃娃菜
原料:
高山娃娃菜1棵,毛蟹2只,泰國蝦仁150克,野米10克,小米5克,枸杞、豆苗各適量,姜末、淀粉各適量,濃湯100克,鹽10克,雞粉5克,雞汁5克。
制作:
1、將毛蟹治凈,蒸熟,拆蟹粉備用;
2、將野米、小米分別蒸熟,蝦仁打成蝦膠備用;
3、將娃娃菜去根,剝片,洗凈,一層層釀入蝦膠,保持原形,上蒸箱蒸10分鐘,取出,裝盤;
4、將蟹粉加姜末炒香,加濃湯、野米、小米略煮,加鹽、雞汁調味,勾薄芡,淋在娃娃菜上,點綴枸杞、豆苗即可。
陳皮牛肉
原料:
凈牛霖肉350克、陳皮15克、滿天星干辣椒節20克、花椒5克、料酒10毫升、川鹽5克、白糖20克、味精2克、生姜15克、大蔥節20克、紅油辣椒50克、鮮湯500毫升、芝麻油10毫升、色拉油1000毫升(約耗100毫升)
制作:
1.牛霖肉去筋,橫著牛肉筋絡切成厚約1.5 毫米的片, 用料酒、川鹽3克、生姜(拍破)、大蔥節碼勻,腌30分鐘入味。陳皮用溫熱水泡漲,切成片。
2.炒鍋內放入色拉油5毫升小火燒熱,下入白糖20克炒成褐色,即成糖色,盛起待用。
3.炒鍋洗凈、擦干,放入剩余的色拉油大火燒至六成熱,下入牛肉片炸至水分略干,撈出。鍋內留色拉油75毫升,放入干辣椒、花椒、陳皮炒香,摻入鮮湯燒沸,放料酒、川鹽2 克、糖色,下入牛肉片,用小火收至汁干,放味精、紅油辣椒、芝麻油翻勻即成。
側耳根炒脆骨
原料:
月牙骨250克、側耳根150克、蔥花10克、熟芝麻5克、自制辣椒面25克、花椒面15克、孜然20克、雞蛋清、鹽、雞精、味精、白糖、香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作:
1. 將月牙骨切成0.2 厘米厚的片,納盆加雞蛋清、鹽、味精、白糖腌漬1~2小時,待用。
2.凈鍋放油燒熱,分別下月牙骨和側耳根滑熟,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辣椒面、花椒面和孜然炒香,放入月牙骨和側耳根翻炒,其間放入雞精和味精,起鍋時淋入香油、花椒油,裝盤后撒上蔥花和熟芝麻即成。
說明:自制辣椒面是用朝天椒和二荊條辣椒按7∶3的比例混合,炒香后舂制成辣椒面即成。
青椒海螺片
藤椒與鮮青椒搭配的鮮麻鮮辣風味,在川菜里較為流行。下面這道涼菜,制作者大膽將藤椒與香氣特殊的云南大香菜配伍,并用來拌海鮮原料,不僅極富創意,味道也極佳。
原料:
大海螺300克、云南大香菜300克、姜10克、蔥10克、料酒30毫升、干辣椒20克、蒜米20克、辣鮮露5毫升 、醋15毫升、生抽10毫升、藤椒油30毫升、鮮青花椒20克 鹽、味精、雞精、白砂糖各適量
制作:
1.將大海螺洗凈,入沸水鍋中汆水30秒后撈出。
2.取凈海螺肉,切成片納盆,加姜、蔥、料酒、干辣椒拌勻,腌漬30分鐘,待用。野香菜切成節。
3.水鍋置火上,水沸騰后下入腌好的螺片,待鍋中再次沸騰時撈出瀝水。此時的螺片經兩次汆水,口感更脆。
4.盆中加鹽、味精、雞精、白砂糖、蒜米、辣鮮露、醋、生抽、藤椒油和鮮青花椒拌勻,然后加入螺片和大香菜節繼續攪拌均勻,裝盤后稍做點綴即成。
煎和牛配蛋烘糕
原料:
澳洲和牛40克、雞(土從)菌30克、杏鮑菇20克、黃菇30克、肉末20克、面粉200克、海鹽2克、黑胡椒碎1克、醬油5毫升、白糖10克、雞蛋1個、蔥花、酵母、冷鮮湯、黃油、食用油各適量
制作:
1.平底鍋置火上,放入澳洲和牛煎至八分熟,期間加入海鹽和黑胡椒碎,起鍋改成均勻的條狀。
2.雞(土從)菌撕成條,杏鮑菇切成粒,分別加肉末和醬油煨入味,用小碟盛裝,撒上蔥花。黃菇加冷鮮湯泡入底味,撈出瀝干,然后用黃油煎至熟且色金黃,撒入黑胡椒碎,烹入少許醬油翻勻,起鍋備用。
3.面粉納盆,加入白糖、酵母、雞蛋液和適量清水拌勻成面糊,將蛋烘糕小銅鍋刷一層油燒熱,舀入適量面粉糊,烘成蛋烘糕,備用。
4.將煎好的和牛條、黃菇、蛋烘糕、雞菌條和杏鮑菇粒擺方形木板盛器上,稍加點綴即成。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在看"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