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雅虎金融新聞報道,迪士尼重金制作的電影《花木蘭》流媒體收入表現優秀,目前該電影已經成功收回兩億美元的成本,并且給迪士尼帶來了巨大的收入。
雅虎金融統計,《花木蘭》截至9月12日,在全美有900萬用戶以30美元的單價點播了這部電影,并且加入了Disney+的會員,算起來這樣的用戶點播為迪士尼帶來了2.61億美元的收入。
另外這項收入沒有影院分成,除了稅費,全部進入迪士尼荷包,相當于傳統渠道的八億美元票房產生的分成收入,不僅如此迪士尼靠新會員每個月的隱性收入遠遠大于了《花木蘭》電影收入本身。
其實迪士尼對于《花木蘭》在美國的點播人數預測為600萬,但如今驚人的達到了900萬,超出預期百分之五十以上,真正的屬于大爆了。
也因為線上點播超出預期,光靠美國地區的收入,《花木蘭》就已經收回了成本。
而目前全球票房大約在4000萬美元,因為美區點播已經收回成本,所以院線票房除去分成都算是迪士尼的純盈利。
從結果來看,《花木蘭》雖然口碑不算好,但至少在經濟效應上和話題上來說,迪士尼這一波凈賺不賠。
而根據專業的人士分析,如今美國影視圈正在進行一個“去影院化”改革,電影行業內容渠道革命,這個改革指的就是發展網絡點播和流媒體平臺,從而改變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讓電影在網絡上付費點播,或者會員制度點播,增加電影的收入渠道和服務周期,讓一部電影不止在影院上映期間盈利,依靠版權實現一個長線的收入,比如在電影推出十年二十年后,線上依然有用戶點播,版權方就依然有收入分成。
這一陣的行業改革源自于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家庭智能電視的普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人們看電影的便捷性,人們也對點播電影有了更大的需求,甚至在美國有一項調查表示80%的民眾認為去不去電影院都無所謂,哪怕是強調場面、體驗的特效動作大片如果能在家看也愿意在家看。
而近年來,在這個領域取得最大成功的影視集團便是Netflix,十年間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從8美元變成現在的480美元,巔峰時更是達到550美元,翻了近70倍。
Netflix 十年間從一家中型影視公司,發展成市值兩千億美元的大集團,和迪士尼(市值2270億)平起平坐。
而看到對手如此強勁,迪士尼也當然發展起了自己的Disney+ 流媒體平臺,而得益于迪士尼本身的規模,這個平臺的發展也促進了迪士尼集團的股票也在半年內漲了70%,市值在半年內增加一千億美元左右。
很顯然如今電影行業內容渠道革命大勢所趨,站在產業的風口浪尖,《花木蘭》和迪士尼都靠此吃到了福利。
根據外網媒體消息,迪士尼已經在籌備《花木蘭》的續集真人網絡大電影。
講述木蘭回歸官職后和洪輝將軍相愛,但在你儂我儂的時候被指派了一個新的任務,兩人共同執行任務保護家國。
不過這一消息暫時未得到官方的確認,而也沒有確定,也沒有預簽合同表示將以原班人馬出演,演員劉亦菲方面也完全沒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