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涌泉,古有平泉。
淺春薄暮之際,正值朔望之月,散步于平泉街道,星微亮、月微升、燈微燃。流連于街頭巷陌,徘徊在燈火闌珊;山朗靜,月朗清,“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一年好時節”,雖然心有千千結,但徜徉于夜晚春色,心情還是隨著暮靄的升起而暢婉了許多。
瀑河一路穿城而過,漫步河邊,聽泉聲鳥語,沁草醉花香,看青山疊翠,望月盈如洗,油然而生的興致悄然滋長。迎春花呼喚著山巒,已為春天擺下盛情的斟盞,將真情對白的臺詞早已演繹得如悠悠流水般輕車熟路。望橋上霓虹閃爍,橋下水何澹澹,涓涓細流無從追問來處,但知大自然將一片冰心化成汩汩瓊漿傾壺而出。立于河畔廊邊,看鶴汀鳧渚,彩徹區明,暮霞煙紫,蟲駐魚歇,清風瀨拂,不禁逸興遄飛,仰嘆地負海涵的博大神奇,山水之戀竟有如此魔力。人寄于穹廬浩渺之下,不得不感懷于澄宇之內萬物有靈的光暉。
水流淙淙,順流而下,且行且盎然,前方彩虹飛架兩岸,水面漸行漸寬,近處波光粼影,遠方青山如黛,天上晴空如靛。時唯人間四月,花好月圓,草長鳶飛,河面水波微瀾,處變不驚,心情越發爽朗潔凈。山襯水,水照山,山水一體,長天一色,山是心,水是鏡,心鏡相鑒,時空交互,此刻的心路歷程在山水的映照下,一幀幀人生的長卷徐徐漫展,歷歷在景。年輕時出走半生,歸來時是否還依然如少年?山一程,水一程,路一程,心一程;心路源自夢想,人生才有續集,亦如水有源泉,方能百轉千回奔流到海,行萬里而不竭,歷萬年而不休。人生雖有起伏蟄落,水流雖有曲折跌宕,畢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似乎只有時空的輪回才能令人生如樂章般高低錯落、悅耳動音。
水波映月,月滿盈期,時光如白駒過隙,倏而荏苒,“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曾經的鮮衣怒馬、纈纓杖劍早已是閣中書簡。“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哲學思想的光芒如斑斑皓月照亮人類走過的歷史長河,用心靈在長河中捧一抔石貝作為文明的圖騰讓自我的精神血脈不斷延續。
水孕育生命,生命創造文明,人生尤如一場旅途,文明尤如旅途中的一盞明燈。燈隨影至,心隨我動,沿河一路,憑欄之側,玉柱圭章,無不閃耀著文明的燦爛;詩詞歌賦將人類文明與歷史鐫刻在了長河之畔。這里有“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壯,這里有“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兒狼”的果敢,這里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溫婉,這里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執著,一篇篇美言美文好似一本本心靈的相冊等待我們去打開。“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是一種祥和,“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心相知”是一種思念,“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陽光布德澤,萬物生光暉”是一種恩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一種激勵,“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是一種精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豁達……人生的正能量滿滿如“長江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命的跋涉是投射在歷史的長廊中的一幅幅寫意的詩篇畫卷,從經典中汲取九萬里風鵬正舉的力量,讓心靈用經歷和蒼桑感知這世界的偉岸。
望三千年歷史長河滾滾,山為本,水為墨,心為筆,在人生激蕩的浪花中探尋屬于自己的命運源泉或許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報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山如是,水如是,月如是,人如是,心亦如是。
平地涌泉,今有平泉。
為民 作于2022年4月1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