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之女,她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獨一無二的女皇帝。十四歲時,李世民聽聞其秀外慧中,召其入宮,連幸三夜,封了才人,賜號武媚,自此一生跌宕起伏,叱咤風云。
削發為尼,蓄發入宮
武則天機敏過人又心機頗深,不甘心做一個才人,在李世民病重的時候,便知曉其時日無多。太子李治來看望李世民時,與侍奉在旁的武則天產生了交集,兩人之間的感情也在這段時間迅速升溫。
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后,太子李治登基為唐高宗,武則天依例同沒有子嗣的妃子們一起出家做了尼姑。一年后在李世民的忌日,李治前往感業寺祭奠之時,與出家為尼的武則天相遇,武則天哭泣著向李治訴說離別相思之苦。王皇后聽聞此事,暗中讓武則天留長發,向李弘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宮中,以解兩人思念之情,這正合了李治心意,當即答應此事。
之后,李治常常來感業寺與武則天相會,入宮前武則天就有了身孕,在李治服孝期滿后,便重回皇宮產下兒子李弘,迅速獲得了李治的寵愛。
心狠手辣,親手扼女
初入宮時武則天盡心侍奉王皇后,令其在李治旁邊時常稱贊。沒多久,武則天就被封為昭儀,王皇后、蕭淑妃與武則天為了鞏固在后宮的地位,三人之間時常互相暗中詆毀,李治不信她們二人,只信武則天。武則天還拉攏侍奉皇后與淑妃的下人,倆人的動靜都逃不出她的耳朵,全都被她告訴了李治。
后來誰也沒能想到,武則天為了上位,不惜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據《資治通鑒》記載,雖然這時李治不怎么寵愛王皇后,但是卻并沒有打算廢后的心思。
在武則天生下女兒安定思公主后,王皇后前來看望剛剛滿月的公主,心生憐愛忍不住逗弄了幾番,武則天看到王皇后離去時,計從心生,趁著四下無人,親手扼殺了自己的親女兒,又蓋上被子遮蔽。
李治來的時候,武則天若無其事強顏歡笑,掀開被子請李治看,發現公主已經死去,這時才驚呼啼哭。李治問周圍下人,左右眾人都說剛剛王皇后來過,李治大怒,武則天此時又一邊哭泣一邊述說著王皇后的罪過。王皇后是百口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由此李治便有了廢后立武的心思。
力排眾議,立武為后
李治雖然有這個想法,只是考慮到武則天曾經服侍過先帝李世民,想要立她為后,朝中大臣們對此喪倫敗德之舉,一定會不遺余力的反對。
于是和武則天攜帶重禮到了長孫無忌的家中,又封無忌三個兒子做了朝散大夫,這才說到王皇后沒有子嗣暗示來意,長孫無忌顧而言他避之不談。武則天又讓其母楊氏多次前往拜訪,無忌始終都不同意。禮部尚書許敬宗也數次相勸,反被嚴厲斥責。
只不過不少揣摩到皇帝心意的臣子伺機而動,聯合上表奏請廢后立武,均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提拔賞賜。在上呼下應中,將頑固不變的褚遂良趕出長安,發往潭州做了都督。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下詔,王皇后和蕭淑妃謀行鴆毒,貶為庶人,倆人母親兄弟等一并除名,全部流放嶺南。百官上表請唐高宗再立中宮,李治順勢下詔立武則天為皇后。
曾經的皇后和淑妃被一并囚禁在別院里,一天李治思念時來到兩人居所,看見房屋封閉,只留了一個小口用來送飯,不經有些傷感。李治大聲呼喚兩人:“皇后,淑妃何在?”,王氏應聲說:“妾等獲罪為宮婢,怎敢得此尊稱。皇上若念往日情份,使妾等重見天日,妾請求將此院改為回心院。”,李治表示會隨即處理此事。武則天聽聞后憤怒至極,派人杖打兩人各一百,削了手足扔在酒甕之中,數日而死,又斬之。蕭淑妃臨死前大罵,兩人死后要變成貓鼠,生生咬斷武則天的喉嚨。從此宮中再也不養貓,武則天多次夢到倆人披發瀝血,換到蓬萊宮依舊如此,因此長在洛陽居住,終身不回長安。
在之后的五年時間里,武則天為了鞏固地位,又設法與高宗達成一致,將反對自己當皇后的眾臣貶離長安。已經被貶為都督的褚遂良郁悶而終,太尉長孫無忌被逼自盡而亡。這種深藏不漏的心機,冷酷無情的手段,讓武則天從前朝才人一步一步,爬到了高宗皇后的位置。這才讓我們這些后人看到一個聚狠戾狡猾、囂張冷靜于一身的后宮女子形象。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筆盡中華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