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情,專注行業20年
三輪車行業的比較的獨立,相對電動車來講,三輪車又比較復雜,正是因為復雜的產品分類導致三輪車行業孤獨。
當電動車行業的常規渠道已經被行業的玩遍的時候,小牛依靠互聯網大數據的眾籌,異軍突起,從一張白紙成為目前行業的眾所周知的品牌,這一點已經可以讓小牛吹好幾年了,但是呢,渠道的拓展僅僅是讓一個品牌插隊來到這個行業,最終還是需要回歸終端的服務上來。
馬云也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說白了就是一條線上與線下的完美契合,聰明的小牛也在迅速落地,這一點小牛的反應非常迅速。傳統的電商不是電動車行業的甚至是國民經濟的救命稻草,最終,老百姓要的是一種消費后“被服務”的感覺,這樣才是物超所值!
但是,對于三輪車行業而言,電商的路途漫漫,沒有閃光點。
去年在筆者市場調查的過程中,山東有很多四輪車、三輪企業在淘寶上的網店接過不少訂單,好的時候一天也有10輛左右,看上去的雖然很誘人,但是這僅僅是短暫的。
三輪車也不適合用小牛這樣的非常規渠道來插隊行業的中來,三輪車在它的本質上,仍然擺脫不了它的質樸、它的實用、它的消費人群。說得直白,它還是“土”。
所以說,經銷商一定要認識到:
經銷商作為終端的掌控者,一言一行都是在塑造品牌的形象,也就是聲譽。廠家也應該認識到:如果單純的發放活動經費,廠商仍然各自行動,品牌的影響力仍然原地踏步。
明智的企業,既要接受三輪車“土”的這個事實,也要想方設法融入進去,從而提升產品的影響力。我們看不管是淮??毓?/span>還是金彭,不僅僅將產品做的上乘,產品的文化、產品的附加值更是下足功夫,多年來已經形成了行業眾所周知的品牌力。
而明智的經銷商呢?
筆者認為,在當前的經銷商終端競爭中,最關鍵的是服務。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變相的在服務客戶,從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經銷商面對市場,必須要讓自己的客戶有“被服務”的感覺。大多數的三輪車專賣店都是有維修的這一服務,車賣出去,還要讓消費者依賴店面。
服務消費一定會是接下來的消費主流,很多經銷商仍然認為價格還是消費者最看重的因素,其實是這樣的:消費者貨比三家,所得到的信息并不一定都是真的,導購員所說的事實未必是事實,經銷商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再加上至上的服務,在同樣的價格區間里,消費者看中的不僅僅是價格,更多的還是售后。
現在告訴經銷商,將來三輪車行業逐漸走的是服務行業的路子,看上去十分的遙遠。按照進程來看,電動車的進程要比三輪車的進程要快,但是反觀電動車的發展仍然處處受限制,行業的很多不一樣的聲音仍然再繼續努力,小牛店鋪的落地,還有一堆電摩企業針對人群的“城市包圍農村”的玩法,這些看似是與眾不同的新穎運營模式,其實就是變向的服務消費者,與消費者更好的銜接與互動!
對于三輪車而言,與消費者的銜接與互動是需要雙方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就目前而言,很難實現。但是服務終端的思路是正確的,在三輪車經銷商的潛意識里,必須要形成一種服務的共識。
產品質量的好壞與企業品牌的塑造是行業整體洗牌甚至是國家政策標準介入的影響,這些對于經銷商來講,僅僅是一些資源,至于操作,應該注重服務上來。
本期編輯:子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