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詞歌賦里,吟詠“蓮”、“荷”、“菡萏”(三者同屬一物)者,的確不少,單單宋代詩人楊萬里,就有兩首膾炙人口的:
其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其二,《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怎么樣,讀起來相當熟悉吧,尤其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兩句,當然,還有北宋周敦頤《愛蓮說》里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這一段,“出淤泥而不染”已為成語。
可我比較喜歡的還是李商隱的那首《贈荷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尤其是詩中的“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這一聯,葉卷舒,花開合,相配映,天作合,栩栩如生,特別形象。
感此心癢癢,亦試著來一首,以搏一笑,哈哈。
《夏日雨中荷》:“浦夏細雨至,圓文遍水生。跳雨濺琴面,銀珠落翠箏。荷風送涼氣,竹露滴清聲。心閑微香遠,神幽體自輕。”
《夏日雨中荷》2019年夏攝于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