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南軍隊公然違背國際公約,卑劣地使用了大量化學武器對付中國軍隊。這徹底激怒了我們,在總指揮許世友將軍的領導下,我國部隊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經歷二十多日的戰斗,一舉拿下越南人心里固若金湯的諒山。
我軍直逼越南首都河內,這讓原本不可一世的越南軍隊惶恐不安,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在這樣的情境下,只需要總指揮一聲令下發動再次進攻,越南首都河內就如同囊中之物一樣唾手可得。
可是就在這個關鍵性的節點,上級卻下達了最新指示,不但沒有下令一鼓作氣進攻越南首都河內,反而要求中國軍隊立刻全部撤回中國境內,結束這場自衛反擊戰。可是面對上級的最新作戰命令,許世友將軍知道這個決定一定是經過了多番考慮思量后下達的,自己是軍人,只需要服從命令。
于是許世友將軍下令全線撤軍,井然有序地撤回境內。可在撤軍時許世友還下了三道命令,就是這三道命令讓越南的經濟倒退了十幾年。
俗話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當時只要再進行一輪進攻,拿下越南首都不在話下,為什么黨中央會在這個時候下令撤軍呢?而許世友的那三道命令又分別是什么?為何有這么大的威力?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故事,了解那段艱難的歲月。
中越歷史淵源頗深,惺惺相惜鐵桿兄弟
提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就不得不提及我國和越南的歷史淵源。歷史上的越南曾經是我國的藩屬國,越南和中國的愛恨情仇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越南在它所隸屬的百越之地被秦始皇占領之后,就成為了秦國的附屬國。
雖然后來偶有動蕩被分裂出去,成為獨立的王國,可是始終都受到中原王朝的管轄。越南經歷了吳朝、丁朝、阮朝,直到嘉慶年間依然隸屬我國管轄。只不過由于清王朝的腐朽,在十九世紀越南受到法國侵略的時候,我們自身難保更別談出兵幫助我們的藩屬國了,所以在中法戰爭之后,我國作為戰敗國被迫簽訂條約,無奈承認越南不再歸我國管轄,我國對越南的宗主國身份也就此終止。
再后來,我國和越南都一樣經歷了水深火熱的被列強侵略欺侮的遭遇,可以說我們和越南是患難兄弟,有著相同經歷的兩個國家在困難中互相扶持著,建國不久后我國就和越南建交。不僅如此,我們還在越南困難的時刻舉全國之力援助了上千億的資金和無數資源,幫助越南興建基礎設施、重振國家。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越南戰爭爆發后,我國又花費巨資相助北越政權,最終我國幫越南打敗了美國侵略者,實現了南北統一。
利益使然越南背信棄義,擴張侵略戰火波及中華
可就是這樣一個我們舉全國之力無償援助的國家,最后卻成為了白眼狼,在中美關系破冰建交之后,越南就心有不忿,在我國和蘇聯關系微妙的時候,蘇聯開始拉攏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站在相同的陣營,隨著越南政黨中的親華派陸續倒臺,越南和我國的摩擦不斷,最后越南選擇背棄曾經的兄弟,選擇站在了蘇聯那一方。
越南本身太過自以為是,對于越南戰爭的勝利它完全歸功于自己軍隊的強大,認為打贏越南戰爭靠的是他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越南軍隊,和中方沒有太大關系,再加上蘇聯的攛掇和支持,越南開始走上了擴張來尋求發展的不歸路。
擁有蘇聯提供的先進武器設備的越南,甚至曾自詡是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開始自負到不可一世的越南發兵柬埔寨,在占領柬埔寨后還控制了鄰國老撾和泰國,試圖稱霸東南亞。
在蘇聯居心叵測地攛掇下,越南的狼子野心日益膨脹,越南不僅想稱霸東南亞,還轉而將矛頭對準中國。從1978年開始,越南就不斷地騷擾邊境上的華人和駐地的華僑,故意挑釁邊境的居民,推倒界碑,投擲氫氣彈,制造各種流血事件,不斷試探中方的底線。
同時,越南更是直接撕破臉,公然撕毀越南政府1958年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等歸屬中國的聲明,將屬于中國的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據為己有。我們對此一再進行抗議譴責,本著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原則始終未曾進行過反擊,沒想到我們的寬宏大量反而助長了越南的氣勢。
越南開始飄飄然,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世界第三強國了,以為我們害怕了,且無力對抗。因此越軍狂妄地叫囂著要打到友誼關,攻占南寧。
越南一再挑戰我國底線,對越自衛反擊戰拉開序幕
對于越南屢次挑戰我方的底線,且有日漸加劇的趨勢,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邊境人民的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和平,我們秉承著“你若犯我,禮讓三分,你再犯我,絕不姑息”的原則,于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下達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爭的決定。
楊得志
當時中央軍委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這場戰斗要雙線并行推進,西線由云南出發,時任昆明軍區的總司令楊得志非常熟悉當地地形地貌,擅長在叢林中作戰,并且由于他多年駐守邊關,所以對于越南軍隊的作戰手法非常了解,由他來擔任西線總指揮再合適不過了。
西線的將領挑選好了,負責東線的總指揮卻讓中央犯了難。東線是從廣西出發,相較于云南的戰略位置和地形特征,廣西作為反擊戰的東線任務更為艱巨,所以東線總指揮的人選至關重要。可是當時多位為建國立下赫赫戰功的開國元勛已英雄遲暮,出于對他們身體條件的考慮,總指揮這個艱難的擔子無法落在他們頭上。
最終,經過中央軍委和領導人反復推敲,決定東線總指揮由馳騁疆場多年的許世友將軍擔任。許世友將軍雖然年事已高,可是他早年是游擊隊隊員,對于游擊戰和越南軍隊慣用的山地作戰手法也非常熟悉,他的叢林作戰經驗可謂十分豐富。
越方狼狽逃竄,中方逼向諒山
很快戰爭打響,在東線指揮官許世友將軍的英明帶領下,東線部隊把越南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短短不過十天的時間,我方就成功占領了越南大片區域,并贏得了重大勝利,將越南的王牌部隊中的第三師和第三百四十六師全軍殲滅。
在這之后我方軍隊逼近諒山,諒山對于越南來說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如果諒山被攻破,那么就相當于越南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也失守,我軍只要再度發動進攻就可以占領越南首都河內。所以此時此刻,越南使出渾身解數死守諒山,他們裝備了各式各樣美式和蘇式的先進裝備,準備利用優良的裝備來碾壓我們。
可是我國英勇的戰士一向所向披靡,無論對手是日本還是美國,每一次我們都在武器裝備嚴重落后于敵方的情況下打了勝仗,這不僅因為我方是正義之師,還因為我們的軍隊十分靈活、應變能力強、信仰堅定、紀律嚴明,這樣的軍隊必然是舉世無雙的。
越方使用無恥手段,我軍一舉拿下諒山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初衷只是想教訓一下不知好歹的越南,讓越南不敢再肆意妄為,侵擾我國邊境。可是越南為了守住諒山這個重要軍事要塞,居然卑鄙無恥地使用了國際上禁止的生化武器,這讓我軍措手不及。在這場戰役中,我方不少戰士因為受到毒氣的侵害死傷慘重。這讓許世友將軍非常生氣,本以為滅一滅越南囂張的氣焰會讓越方稍微收斂一些,沒想到越南反而變本加厲、欺人太甚。
因此許世友將軍下令調集三百多門大炮正對諒山,并發令不把諒山打得片瓦無存,誓不罷休!轟炸持續了將近半個小時,三百多門火炮發射的炮彈準確地落在了越軍所在地,半個小時后諒山上的敵軍陣營化作一片灰燼。
宜將剩勇追窮寇,卻接令緊急撤軍
在這個節點上,只要我們再發起一輪新的進攻,越南的首都是志在必得的囊中之物。就在大家壯志勃勃、摩拳擦掌等待上級下達指示的時候,卻沒等到再次進攻的命令,反而等來了撤軍的指示。這讓許世友和全體戰士們都感到詫異,可是出于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許世友下令立馬整裝待發有序撤回境內。
那么中央軍委為何在這臨門一腳的重要時刻宣布撤軍呢?中央的這個指示背后蘊含著許多良苦用心,還有政治上的運籌帷幄,更有高瞻遠矚后思量。當時我國舉國上下百廢待興,此次自衛反擊戰實屬觸及底線的無奈之舉。
越南屢次騷擾邊境人民,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但是以越方和中方的軍事經濟實力作比較的話,越方完全不會對我國造成威脅,所以自衛反擊戰的目的在于給越方一個教訓,讓越南再也不敢輕視中國這條東方巨龍。當我們的預期目的達到以后,我們就無謂有進一步行動了,此時撤軍是最明智的選擇。
因為在我們進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蘇聯對中國也是虎視眈眈,自從蘇聯開始走上擴張的霸權之路,與最初的共產主義思想背道而馳之后,我國就和蘇聯漸行漸遠,關系逐漸微妙。此次越南屢次對中國挑釁,背后也是蘇聯的攛掇和撐腰。
同一時間,蘇聯和我國的邊境情況緊急,雙方在邊境集結了大量的軍隊,戰爭隨時可能觸發。如果我們沒有盡早結束南面的戰爭,一旦北面戰爭爆發,那我國就會面臨腹背受敵兩線作戰的局面,這個情況是我們一直以來都非常擔憂的。
所以在震懾了越南以后,我國當機立斷決定撤軍,既在國際輿論上不會陷于侵略戰爭的質疑,又極好地保存了我們的實力。最后,中國還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北面邊境的守衛以及國內的經濟建設當中,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才是目前國家重中之重。
撤軍之前再下達三道命令,徹底讓越南永無翻身之地
但是在撤軍前,許世友將軍看著傷員心中十分難過,就這么輕易地撤軍未免輕饒了越南,所以許世友命令部下在撤軍之前再繼續往前拱一拱,佯裝進攻河內,嚇唬他們。就這樣,部隊又往河內方向行軍10多里地,一副要再次發動進攻拿下河內的架勢,這讓河內的越南人惶恐不安,甚至無數越南高官拋下城池倉皇逃亡。
除了嚇唬越南人以外,許世友將軍在撤軍前夕還下達了三道軍令,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三道讓越南經濟發展倒退十幾年的致命命令。第一道命令是我軍在有序撤退的時候沿路埋下地雷,這也是為了防止狡猾狡詐的越南人在我方撤離回境內的時候沿路設下埋伏,事實也如同預料到的那樣。在我軍撤軍的途中,仍舊被迫和越方交火。這第一道命令是為了防患于未然,是我軍撤回境內必要的防護措施。
第二道命令就是將中國之前無償援助越南的物資盡數拿回,我國在和越南交好的時候,無償捐贈了許多物資和資金,高達兩百億的援助是中華兒女們勒緊褲腰帶一口一口省出來的,本是為了幫助越南重建家園,沒想到我國傾囊相助的結果不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而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讓人心寒的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我們繳獲敵軍的物資中還有中國援助的標識,越南人這是用恩人援助的物資恩將仇報啊!所以許世友將軍要求所有部隊必須拿回我國之前馳援越南的物資。
第三道軍令和第二道異曲同工,也是收回我國對越南的物資援助,只不過和拿回經濟物資不同,第三道軍令是拆除破壞越南北部城市的各類交通設施還有基礎設備,因為這些基礎設施是工業的基礎,而這些也是在我方的援助下建設起來的。將這些設施全部破壞,至少能讓越南的經濟倒退十幾年,而沒有了這些賴以發展的工業基礎,越南再也無力騷擾我國邊境了。
結語
此次對越自衛反擊戰取得了圓滿勝利,它的意義不僅是軍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不僅保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的完整,還破除了越南對于東南亞國家的威脅,并且也極大鼓舞了世界其他深受霸權主義侵擾的國家的反霸斗爭,同時也提升了我國的軍事政治地位。對越反擊戰不僅是對越南的教訓,也是對其他覬覦中國、企圖侵占中國主權領土的國家的震懾。
畢竟在此之前,美國曾經出兵越南。美國是世界上裝備最先進、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可是由于越南地形非常特殊,越南軍隊靈活運用當地的地理特征采取了山林作戰,所以美國打了20年都沒能打下來。可是中國卻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越南打得片甲不留,甚至拿下了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諒山,這讓世界各國對中國刮目相看。
但是在這一作戰過程中,我國軍事方面很多弱點也都暴露無遺,尤其在多年未作戰的前提條件下,我軍的戰斗力確實不如從前。所以在對越作戰后,我國總結了此次作戰的經驗教訓,為我國后來加強現代化軍隊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為后來的改革開放營造了一個良好穩定的環境。
越南和中國的恩怨情仇也充分體現了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越南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時,就可以毫不猶豫地背棄了曾經多次出手相助的兄弟國家。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蘇聯解體之后,越南和中國的關系才恢復正常。
所以在任何時候發展經濟實力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必須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到別國的欺侮和霸凌。國之疆土不容他人侵犯,若有來敵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