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吳茱萸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吳茱萸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于《神農本草經》,也是一個通稱;其學名為Euodia ruticarpa(A.Jussieu)Bentham;別名還有吳萸、氣辣子、伏辣子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蕓香科吳茱萸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2,分布和生長環境
吳茱萸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區,通常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疏林和林緣曠地。多地有人工栽培。
3,外形特點
一是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度3-10米,小枝紫褐色,幼枝、葉軸及花序軸有銹色長柔毛。

二是奇數羽狀復葉有小葉5-9片,小葉片長圓狀或卵形,葉邊全緣或不明顯的鈍齒,表面深綠色,有梳毛,背面淺綠色,密生長柔毛,有粗大油點,葉柄極短。

三是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密生銹色柔毛;花雌雄異株,白色,萼片5個,花瓣5個,4-6月開花;

蓇葖果紫紅色,有粗大油點,頂端無喙,每個果瓣有種子1粒,種子卵球形,黑色,有光澤,8-11月果實成熟。

二,吳茱萸的主要用途
第一,它的干燥近成熟果實藥用,稱為吳萸,是傳統中藥,其味辛、苦,性熱;具有散寒、止痛、解毒、殺蟲功效;主要含有生物堿、苦味素、揮發油、吳茱萸啶酮、吳茱萸精、吳茱萸酸、多種氨基酸、鉀、鈉、鈣、鎂、鐵、錳、銅、鋅、鈷、甾體、脂肪酸類等有效成分。藥用時請遵醫囑。

吳茱萸的葉、根也有藥用價值。
第二,吳茱萸的葉可提取芳香油或做黃色染料;種子榨油工業用。
第三,木材用途,它的木材心材深黃褐色,與邊材區別明顯,邊材黃褐色,木材有光澤,稍有辛辣氣味,年輪明顯,干燥容易,漲縮性小,少開裂,切面光滑,膠粘容易,握釘力弱,不劈裂;材質好,適宜做家具、床板、包裝箱、膠合板、農具等用。